区块链加(未来“链爱”-“区块链 +”为什么先要加教育?)

  区块链加(未来“链爱”“区块链 +”为什么先要加教育?)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相信大家一定很清楚,这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记录在《论语》中的 一句经典之语。意思是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 做什么。这就如同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当代中国,如果说第一要务是发展,第一动力是创新,那么,第一资源就是以诚立信之人。而区块链就是当前治愈“诚信缺失病”之良药。虽然“区块链+”,可以“链”一切,可以“加”天下,但是离开了人这个根本,任何技术都是没有用的,一切都是空的。而人是离不开教育的。因此,“区块链+教育”才是最基础的区块链应用。近日,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编写的一本区块链专业科普读物《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对“区块链 +”为什么先要加教育有着更为独到和深刻的见解。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区块链+教育”要想成功落地,同样离不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兄弟姐妹们”的加持与帮衬。科学技术从未像当前这样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命运,也从未像今天这 样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福祉紧密相连。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印证了 这一观点。目前,中央政治局已开展了18次集体学习。其中有关新一代前沿 信息技术的主题学习共有三次,分别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同时,这三项技术及其应用均已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的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区块链+”概念。他指出,在民生领域积极推动区块 链技术在教育、就业、比特币期货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在此,我们注意到,“区块链+” 在民生领域的运用中,总书记是把教育放在了优先和第一的位置,可见中央 和总书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此前的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举 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主题。总书记谈到“人工智能 + 民生”时,同样把教育放在了第一和优先的位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早在2016年10月,国家工信部就在颁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系统的透明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征,完全适用于学生征信管理、升学就业、学术、资质证明、产学合作等方面,对教育就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几年前也曾发布过一项名为《教育行业中的区块链》报告。报告探讨了区块链技术在学校和大学应用的可行性、挑战、收益和风险,并认为教育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着重关注区块链所带来的巨大潜力,即对个人性和学术性学习进行数字认证,从而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促成数字资产财富交易和转移的潜力。

  

同时,报告还提出了区块链可以应对教育行业中的八项挑战,包括数字认证、多步骤认证、识别和转让学分,以 及学生支付交易等。2020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教育部正在支持区块链研究工作。同时,美国教育?员会还确认说已从教育部获得资金以开展一个旨在探索数字分类账本技术应用以帮助学生,无论他们在哪里受培训和教育。而且该项目将改善教育机构和雇主间的数据流,以及使个人能够将教育成果转化为经济机会。

  

  

一份白皮书,一份报告,一个项目,都涉及到了征信与认证,学信,师信,校信和教育可信完全可期,诚信之生,诚信之师,诚信之校与诚信教育将来,未来的教育新生态开始萌芽。“区块链 + 教育”已是全球教育发展与变 革之大趋势。

  

同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的“区块链+大学”行动已经开始启动。2002年3月,“区块链工程”专业正式走进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的课堂。这也是中国首个获批设置的本科专业。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 央财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此前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另外,区块链行业也有专业类的大学如火币大学开展了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2020年又见庚子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一年的日历竟被一场无情的 疫情撕开。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紧急按下了暂停键。不过,事物的逻辑则 是,当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时,同时也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在线”“非接触”一时成了网上热词和行业“热用”行为。包括在线直播课堂、在线 辅导、在线家校互动在内的在线教育内容以及在线(家)办公、在线游 戏、在线医疗、在线咨询、不见面协作、无接触贷款等数字化商业模式风靡全国。在有着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的资本市场上,以金山办公、用友软 件、三七互娱、在线教育等为代表的公司股票价格更是逆势飘红,屡创新高。

  

其实,在线教育也好,在家办公也罢,正好凸显的是由区块链属性衍生出的数字经济时代下应有的“去中心、分布式”商业模式。虽然区块链教育相比起进展很大的区块链金融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高兴地看到,教育以及在线教育的区块链化已如小荷一样,露了自己的尖尖角。

  

自2019年10月中央将区块链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块链在教育上的应用迅速“上新”。2019年12月底,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平沙培英学 校、京溪小学等九所学校的2万多名师生喜获首批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教 育卡)。

  

2019年年底,教育部发布了《未来教育链白皮书》,并指出未来教育链是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为中心,由社会群体共同参与建设,实现终身学习、数据保全、信息共 享、价值流转的开放式教育服务平台。

  

总之,尽管“区块链+教育”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教育行业和社 会各界齐心协力,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国性的教学、课程、学籍、学分等 内容的上链共享和可信协同,并从根本上终结“一考定终身”的教育评价体 系,构建起新时代开放教育的新生态,是完全可期的。

  

《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马方业张志伟徐天晓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

  

“本文摘自《与未来“链”爱——走进区块链王国》,更多具体内容请关注此书。该书由《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马方业领衔编著,证券日报社金融机构中心部张志伟、徐天晓、邢萌、李冰、王宁、吕东、苏向杲、彭妍、余俊毅等参与编写,近日已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编辑:王思文 值班主编:黄晓琴

  

终审:马方业/张志伟

  
","content_hash"!"7085eedf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