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高管“过河拆桥”?万隆特别助理回应:个人债务纠纷公司无法介入
财联社(上海,记者 李哲)讯,日前,双汇职工向财联社记者递交投诉材料,称其在双汇MBO过程中作为隐名股东为显名管理层提供资金杠杆,MBO完成后被过河拆桥(详见财联社文章《双汇“宫斗”续集:双汇发展职工集资助力MBO 成功后被卸磨杀驴》)。
对此,双汇发展董事长万隆的特别助理杨冠华受万隆口头委托联系财联社,他表示,双汇发展(000895,SZ)MBO改制时,确有部分管理层向职工募集资金,但签订协议与收益兑现属于个人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双汇发展无法介入个人纠纷,双汇发展从道义上已经为隐名股东提供了维权的时间和空间。
某法务相关人士表示:“隐名股东可以存在,但必须由合法的‘持股协议’或者‘代持协议’来支撑隐名股东的主体资格。”
对此,有双汇职工称,MBO时部分职工存在与上线沟通的情况,仅有少部分职工在通过管理层投资时签署有“代持协议”。
对于上述事项,26日,杨冠华向财联社表示,不排除有个别管理层侵占下线权益,但也不排除有个别员工隐瞒真相,虚构隐名股东主体身份,双汇发展不认可也无法确认隐名股东的主体身份。隐名股东与上线的法律关系属个人纠纷,双汇发展无法识别,也无权介入个人债务关系。
杨冠华认为:“双汇发展也在尽力保障股东权益,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之前,公司会冻结相关人员的受益权利,为真实的隐名股东提供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上述措施也在隐名股东那里得到证实,他们向记者表示,兴泰公司股东退出时,双汇发展法务部会让上线和下线签订无纠纷确认函,双汇发展才会回收显名股东手中股份。
关于双汇改制股权转让过程,杨冠华认为,大企业违法成本很高,双汇在改制时的手续和程序,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进行的,同时也经历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财务审计和税务稽查。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双汇高管“过河拆桥”?万隆特别助理回应:个人债务纠纷公司无法介入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