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硕士发《自然》一作却当公务员很可惜?博士为你解读其中的奥秘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硕士发《自然》一作却当公务员很可惜?博士为你解读其中的奥秘”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硕士发《自然》一作却当公务员很可惜?博士为你解读其中的奥秘
近日发生的一件事,震动学术界。8 月 18 日,双非院校——浙江理工大学以第一作者单位/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该校硕士研究生 Zhiwei Hao 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
在很多人眼中,发 Nature 意味着博士保底、直升副教授甚至教授了。所以可见该硕士发 Nature 可以说是前途无量。然而,正当人们这颗学术新星时,却得知该硕士已经成为了一名公务员,远离了学术界,不禁开始叹息。
但是,这位硕士真的做错了决定了吗?他如何继续读博、做博后,一定在未来就会成为学术大牛的吗?
在这里,我们必须介绍一下一篇学术文章是怎样出来的,一般必须经过如下的几个步骤:
1) 提出想法 (Conceive the idea) —— 一般为导师完成
2)设计实验 (Design the experiment) —— 一般为导师完成
3)申请基金 (Apply for funding) —— 一般为导师完成
4)进行实验 (Perform the experiment) —— 一般为学生完成,导师指导
5)分析数据 (Analyze the data) —— 一般为学生完成,导师指导
6)撰写论文 (Write the manuscipt) —— 一般为学生完成,导师指导
一般来说,步骤 4-6 是由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而 1-3 则是由导师所完成的。也有部分优秀的研究生会参与到 1-3 中的部分步骤当中——这些研究生就具有成为未来好导师的潜质。
也就是说,研究生导师所需要的能力为
提出原创性的想法
申请项目,拿钱
指导学生实验
而研究生所需要的能力为:执行导师的想法。
只要导师有好的想法,而学生有强的执行能力,再加上一些运气,就有可能可以发出顶级期刊,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位学生就已经具有成为好导师的能力了。据我所知,有不少人在研究生时发了极好的文章,但是当自己成为教授后就发不出文章了,因为缺少了自己提出想法的能力。而一个未来能够成为优秀导师的研究生,必定在 1-3 方面也会体现自己的能力。比如我的导师就希望学生在毕业前,都能自己独自提出原创性的想法。
下面我们可以具体来看看这位硕士生的贡献。《自然》杂志上所有发表的文章都必须要有Author Contribution(作者贡献)这一部分,来详细地介绍每一位参与者的贡献的。而该文章的如下(加粗的Z.H. 为该硕士生)
Author contributions B.Z. and R.D.P. conceived and supervised the experiments.Z.H., N.Z. and K.R. performed experiments. D.S.S. and A.G. conceived and analysed all simulations and theories. A.G. performed all simulations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D.S.S. D.K. and K.T. provided neutron reflectivity data. All authors discussed the results and wrote the manuscript.
(作者贡献: B.Z.和 R.D.P. 构思并监督实验。 Z.H., N.Z. 和 K.R. 进行了实验。 D.S.S.和 A.G. 构思并分析了所有模拟和理论。 A.G. 在 D.S.S. 的监督下进行了所有模拟。 D.K. 和 K.T.提供中子反射率数据。所有作者讨论了结果并撰写了论文手稿。)
由此可见,该硕士生仅仅是完成了导师布置的实验,尚未涉足 1-3;该《自然》的发表主要是因为他的导师提出了绝佳的想法。所以他如果要成为一名好的导师,未来依然需要不少的培训。这大概也是为何他选择了放弃学术界,而改为去考公务员了吧。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硕士发《自然》一作却当公务员很可惜?博士为你解读其中的奥秘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