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今年夏天平均3天自燃一辆新能源车,多为充电中起火,长城欧拉、特斯拉上榜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今年夏天平均3天自燃一辆新能源车,多为充电中起火,长城欧拉、特斯拉上榜”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夏天平均3天自燃一辆新能源车,多为充电中起火,长城欧拉、特斯拉上榜
作者|冬鑫
编辑|谢婉
炎热的夏天,让汽车变成了“火”车,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都没能“逃过”。
据腾讯汽车不完全统计,今年6-8月,我国共发生66起乘用车着火事故,平均下来不到2天就“着了”一辆。其中,已经确定为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故有29起。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之前发布的数据,2021年1-5月国内共发生电动汽车事故34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发生起火事故27起。
对比下来,这个夏天两个多月来的汽车自燃事故数和新能源汽车的自燃事故数都超过了以往五个月的自燃事故之和。
根据特来电和《电动汽车观察家》联合发布的“2020年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分析”,2020年夏季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58起,反观今年,自燃事故总数有所减少。
初步统计数据显示,6-8月平均3天自燃一辆新能源车,长城欧拉品牌起火次数最多,最终召回处理。
充电环节自燃占比大 企业应对“无进步”
整体上来看,自燃的66起乘用车着火事故中既涉及燃油车,也包括新能源汽车。
分品牌来看,长城欧拉、广汽、日产这个夏天都着了3辆,平均一个月“火”一辆;特斯拉、上汽、北汽、东风、海马、吉利、奔腾和奇瑞两次上榜,奇瑞上榜间隔不到半个月。
新能源车型中,6-8月长城欧拉起火3辆,特斯拉、广汽埃安、北汽、上汽荣威分别有2辆车起火。
(注:上表根据公开报道资整理,蓝色部分为新能源汽车,白色部分未确认动力类型)
从每月自燃事故数来看,我国2021年6月、7月、8月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数分别为8起、15起和6起(8月统计数据截止至2021年8月23日)。对比特来电和《电动汽车观察家》联合发布的“2020年电动汽车起火事故分析”,2020年夏季我国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分别为14起、17起和27起, 同期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总数和每个月的自燃事故数都有所减少。
具体来看,如果按照新能源车自燃事故发生时车辆所处状态进行分类,可以发现车辆在充电中起火13起,占比45%,排在电动汽车起火事故的第一位;其次是静置状态,共发生9起占比31%;最后是使用状态中起火5起,占比1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从电动汽车的充电、使用到静置等多个环节均有起火事故发生,安全问题已存在于电动汽车的各个环节。
我国2021年入夏以来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中,华南地区发生最多,发生10起,占比34%;紧随其后的为占比31%的华东地区,发生了9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华北地区以5起占比17%的数目位居我国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最多地区第三名。
初步数据表明,今年6-7月燃油车和新能源车自燃数量相差不大,但从后果来看,电动车自燃后带来的危险程度远超燃油车。
近期有两起事故受到了舆论关注。8月22日下午,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地下车库发生自燃,还殃及了隔壁车位的宝马车;在之前,7月30日,一辆蔚来EC6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高速撞击石墩后自燃,事故导致车主当场死亡。
然而,在业内人士和车主看来,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燃事故,车企的态度显得有些“不负责任”。
7月30日蔚来EC6自燃事件后,蔚来汽车上海区域总经理庆华在蔚来社区内相关公告的评论中称:“根据受损车辆初步判断,电池包基本完好。”同时他表示,目前正在配合有关部门分析事故原因。
“电池包基本完好”给这个事件蒙上了又一层迷雾,但具体的原因还是需要等待官方或者权威机构给出的鉴定结果。有车友在该评论下回复“这条留言删了吧,很冰冷。”至今,很多车主还在在上述公告下“继续蹲结果”。
另一个引起众多车友们关注的事件就是欧拉被各个充电站“拉入黑名单”。据媒体报道,有些地方虽然没有明令禁止欧拉车主进入充电,但仍明确表示欧拉需要在车主在场的时候才能充电,并且在充电过程中欧拉发生的问题由车主承担。
更有甚者,山西太原部分充电站对欧拉品牌直接贴出暂停或禁止长城欧拉各车型的汽车进入充电站充电,理由是,鉴于近日太原市发生数起欧拉车型自燃事故。
对此,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决定自2021年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
据腾讯汽车初步统计发现,针对今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涉事企业中只有3家公开回应,去年同期有5家做出公开回应。但我们也发现,上述车企除了不约而同纷纷套用了一个“事件陈述+初步分析原因”的通用模板以外,几乎没有提及具体整改措施。用户最期待的调查结果,更是不见踪影。
如此看来,大多数车企应对起火事故的表现们似乎仍在“原地踏步”。面对夏天自燃的车辆,仅有长城针对今年夏天涉事自燃车辆进行了召回,而其他车企依旧在“抄去年的作业”。
自燃多与电池相关 三元锂电池或是元凶
据腾讯汽车统计,今年入夏以来,因为自燃隐患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备案召回的汽车召回案例多达8例,涉及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共12个车型总计256391辆车。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数据 (2021年8月25日)
其中,丰田召回227984辆混动车。长城紧随其后共计召回16,216辆汽车,成功、猎豹位居第三、第四,召回数量均在1万辆以下。通过召回公告发现,这些汽车召回原因大多是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车辆动力电池热失控,产生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上述召回中,由于自燃原因召回的新能源汽车仅有长城汽车的欧拉IQ一款,占召回总量的不到7%。
其实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存在着自燃的风险,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过充、过热、内短路、外短路、机械触发等因素下容易诱发起火,而且扑救难度大,复燃风险高。在多数业内专家看来,排除因线路老化或私自改装等造成汽车自燃的原因,由自身产品缺陷引起的汽车自燃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2019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也显示,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
同时,北京理工大学相关实验室披露的数据显示,按照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原因对事故进行分类,动力电池故障所引起的起火事故占到了1/3 左右。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也认为:“动力电池作为电芯热失控最大的占比,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容易发生火灾的重要原因。”
从今年自燃事故报道的事件描述来看,这个夏天自燃的新能源汽车,很多都与电池有关。其中,新能源车大多装载了三元锂电池。
公开资料显示,三元锂电池的自燃温度为200℃,磷酸锂电池的自燃温度为500-800℃,三元锂电池的自燃温度明显低于磷酸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是指使用镍钴锰酸锂作为正极材料,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在同等质量下能量密度更大,功率更大,可以实现更长的续航与更强的性能输出。而且由于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它所占用的空间也更小。
此外,在低温下三元锂电池的表现更好,尤其是在零下20摄氏度时,三元锂电池相对磷酸铁锂电池有着明显优势。因此,三元锂电池凭借其超高的能量密度、强悍的输出功率、超强的低温表现获得无数车企的青睐,占据汽车电池的主流市场。
据中国汽车报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市场分析》,今年上半年,三元电池累计装车30.2GWh,同比增长139%,占比为57.5%
值得关注的是,在部分专注纯电动车的企业看来,电动车比燃油车安全。据特斯拉2020年度影响力报告(2020 Impact Report),特斯拉表示特斯拉汽车的火灾事故比美国平均车辆火灾事故低约11倍,且特斯拉的起火概率不到普通燃油车的十分之一。
早在2019年,马斯克就连发四条推文,质疑媒体在电动汽车起火问题上采用双重标准,称燃油车起火概率要高于电动汽车。
蔚来董事长李斌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蔚来起火是一个概率事件,可以看到电动车的起火概率并不比燃油车的高。”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曾不止一次提及,电动和氢能源会不断提高安全性,汽油是最不安全的,只是大家习以为常。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电驱动的汽车起火率低于燃油车,但当火灾爆发时,它们燃烧的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也表示:“从单个零部件导致火灾的角度来看,新能源车要超过传统汽车。”
监管趋严 商业保险为新能源车自燃“兜底 ”
新能源车市场在爆发式增长,但消费者的隐忧不应随之扩大,企业们激流勇进的同时,也更不应该忘了消费者。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6%。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7.4万辆,增长234.9%;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加47.3万辆,增长74.9%,创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7.8%。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目前判断今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3%,2022-2025年的四年的时间,总体2025年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目前判断应该超过25%。由此2030年的突破50%的潜力很大。
然而,长期以来,与如此大量的新能源汽车对应的却还是传统的车险条款和费率。目前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保险条款与汽柴油车是一致的,并没有对新能源车主权益进行特定的保护。
不过,据最新消息显示,数百万新能源车主期盼已久的专属车险即将到来。这意味着,业内最担心的电动车热失控问题起码会有一个东西“兜底”——商业保险。
8月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示范条款》)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示范条款(2021版行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与传统车险条款相比,《示范条款》更适应新能源车的特点,条款中就包含了频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除主险保障范围扩容外,新能源车保险还增加了6个新能源车特有的附加险。这6款附加险就包括了附加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示范条款》第六条,“起火燃烧”造成的新能源汽车设备直接损失也在保障范围内。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保险公司也必须赔偿。
“随着新能源汽车量越来越大,承保新能源汽车有望跳出传统汽车的承保逻辑和市场环境。”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基于专业的风险管理和精算力量,对风险特性做更好的分析、预判及定价,并在新能源电池、充电桩以及无人驾驶技术等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新能源汽车有望为车险市场带来改变。”
毋庸置疑,新能源车险的到来将给为众多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广阔的选择余地,也将为众多新能源车企带来新的突破口。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新能源汽车专属车险征求意见稿的出现,我们也可以预见,关于新能源车的安全监管将会不断趋严。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今年夏天平均3天自燃一辆新能源车,多为充电中起火,长城欧拉、特斯拉上榜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