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精神分裂症——拖延治疗,毁掉的是整个人生!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拖延治疗,毁掉的是整个人生!”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神分裂症——拖延治疗,毁掉的是整个人生!
精神分裂症
一种慢性且严重的精神疾患
患者主要表现为感知觉、情感和行为的异常
如果不能及早治疗
会给患者及家属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也会让治疗难度和治疗成本大幅增加
01、被延误治疗的留守儿童
18岁,如花一般的年纪,本应该享受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小希却因为精神分裂症的延误治疗而走向了痛苦的深渊。
图片|网络
小希生长在贵州地区的一个偏远山村,爸爸妈妈为了多赚一点钱,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懂事的她从小就学会了烧饭做家务,难能可贵的是,她的成绩一直不错,奖状贴满了一整面墙。
可是就在她15岁,即将要升入高一的那年暑假,突然出现了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
那时的她经常胡言乱语、无故哭闹。据家人回忆,当时的小希就像被什么东西控制住一样,精神极度不正常,明明是冬天,却喊着自己热,说要脱掉棉衣去河边游泳;嘴里总是念叨着陌生人的名字,说要去另一个世界;总是怀疑有人要陷害她,还把邻居家小孩的脸抓花了......
年迈的爷爷奶奶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所措,村子里有人给小希的爷爷奶奶支招,让他们请“大神”来给小希看看。
所谓的“大神”其实是一个装神弄鬼的骗子,给小希吃了一些所谓的“神药”,收了200块钱后就不见了踪影。
无奈之下,爷爷奶奶又带着小希去了镇上和县里的医院,可是都说不出小希的具体病因,只是初步怀疑是精神分裂症,并建议去更大的医院看看。
由于父母远在他乡工作忙碌,爷爷奶奶又身体不便,病情就这样被耽误下来。
后来小希的病情时好时坏,没有医学常识的一家人竟然以为即使不去医院,也能慢慢恢复,所幸就不管了。直到有人劝说,精神疾病不能耽误,赶紧带孩子去看病,小希父母才幡然醒悟。
只是,延误了两年的病情,即使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也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医治。
医生的一句“你们要是早点来,孩子估计还能恢复正常,但现在,可太难了”,让小希的父母在医院抱头痛哭。
在医生的建议下,小希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入院治疗,只是病情虽然好转,但幻觉情况依然存在,至今家里人都不敢让小希独自外出,小希的学业也因此中断,家里人一筹莫展,只好不停的换医院,期待能够遇见一位“神医”彻底治好小希的病。
02、及早治疗是治愈的希望
而另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小艾,就幸运的多。
图片|网络
小艾是一个思维灵敏极其聪明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学习天赋,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
但上高一以来,小艾的成绩却出现了直线式下滑,父母几次找她谈话,但小艾总是顾左右而言他,前言不搭后语的小艾让父母内心有了不安的预感。
于是,小艾父母开始密切关注起小艾的情况,父母注意到,小艾的脾气越来越差,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偶尔还有摔东西、砸门的行为。
同时在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口中了解到,小艾有时候会在课堂上突然放声大笑或自言自语,让周围的人感到莫名其妙。
小艾的异常行为让父母既惊恐又难过,考虑到孩子可能是出现了某些精神方面的问题,小艾父母带着小艾走进了医院。
诊断结果显示为精神分裂症的时候,小艾父母在医院放声大哭。但擦干眼泪后,两人重新梳理了情绪,和医生开始了详细的医治方案沟通。
所幸,小艾的发病期较短,做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医院接受1个月的治疗后,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的改善,2个月后她出院了。
为了避免同学的异样目光,小艾父母帮她转了校。现在,她在新学校适应得很好,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那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又回来了。
03、早期干预极为重要
同样是在15岁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状,早治疗和晚治疗的差别让两位患者的人生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口。
对精神分裂症而言,想要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早期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医学分册》(JAMA)的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常规治疗相比,早期干预服务可为首发精神病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结局。
在2176名纳入研究分析的患者的10项随机临床试验中,在所有13项分析结果中,全因治疗中断,至少1次精神病住院,参与学校或工作,总症状严重程度,阳性症状严重程度,阴性症状严重程度等等多个方面。
接受精神分裂症早期治疗干预患者的表现,均要明显优于没有进行早期治疗干预的患者。
(所谓阳性症状,主要是指一些异常的观念、感觉体验和行为,主要包括幻觉、妄想和怪异的行为。与之相反,阴性症状主要包括一些衰退的行为,如情感平淡、情感淡漠、情感缺失、注意缺陷、语言贫乏、动机缺乏等。)
顶尖出版集团“自然”旗下《精神分裂症》发表的文章也表示,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开始得太晚。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约为1%的常见疾病,相对一部分患者存在日常生活、社交活动、学习或工作方面的障碍,部分患者甚至不能独自生活。
此外,此病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经济、精神压力是持续的。如果及时治疗,大部分患者的阳性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而拖延治疗则会让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早期干预还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使患者正确看待自己,从而提高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保证和强化治疗的效果。
基础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生活能力锻炼能够让患者尽快掌握生存技能,帮助其回归社会,从而降低因精神疾病发生的自杀率,同时也能够减轻患者病情以及社会的负担。
04、早期症状有哪些?
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多为隐匿,发病早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图片|网络
大量早期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发病前患者已经出现注意力、空间记忆力、执行功能等认知方面的障碍,出现学习或者工作能力下降,感情表达障碍等。
近些年对精神分裂症发病高风险人群的神经认知、社会认知、神经影像、电生理等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种现象,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即存在神经发育和认知的缺陷。
因此,对一些精神分裂症高危发病群体,更早期的干预不仅会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全面发病,还会改善疾病的功能预后。
曾经听一位医生朋友说起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30岁的男士,在遭受创业失败的打击后,情绪出现易怒易躁,敏感多疑的变化,还经常出现幻觉。这位患者在察觉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出现不良变化后,第一时间告诉了家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前往医院做了精神问题的相关检查。
由于他的表现已经有多种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症状,在医生的建议下对他开展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至今日,这位患者的病一直没有发作,始终正常的工作,正常的生活,坚持服药,也会定期去医院检查。
医生朋友说,正是这位患者的高警觉性,让他提前一步迈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大门。
最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而早期干预能够让患者极大程度上减轻这种风险。
如果精神分裂症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开展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那么患者的整个病程将会表现出良性变化,不仅会提高治疗效率,还会缩短治疗时间和成本。甚至不会反复发作,不会对原本的生活造成明显的影响。
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接受治疗是走向治愈的第一步,而及早治疗则是关键。
精神分裂症不是人生的分割线,早治疗才是。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精神分裂症——拖延治疗,毁掉的是整个人生!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