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血浆出来了!”出生5天的“小黄人”血浆置换成功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血浆出来了!”出生5天的“小黄人”血浆置换成功”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浆出来了!”出生5天的“小黄人”血浆置换成功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倩 程守勤 记者 安莹)刚出生4小时,小西(化名)的皮肤出现黏膜黄染,像个“小黄人”,怎么回事?原来,孩子被诊断为重症顽固性新生儿溶血性黄疸,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肾内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诊疗团队通力合作,克服重重困难,为出生仅5天的新生儿进行了血浆置换治疗。
中大医院儿科主任乔立兴介绍,小西在当地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因病情复杂从当地医院转诊到中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初步考虑为新生儿ABO溶血病。在进行相关治疗后,效果依旧不理想,胆红素的指标很高。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于是,儿科紧急联系肾内科进行会诊,建议进行血浆置换降低胆红素治疗。短短几分钟,多学科团队“新生儿黄疸救治”微信群组建,紧急开展线上会议。
小西刚出生4天,给这么小的新生儿做血浆置换治疗目前从硬件到软件都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血管通路的建立面临挑战、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与血浆置换耗材以及机器的匹配问题、新生儿行血浆置换的治疗参数问题、耗材与导管等难题,一个个摆在医护团队面前。
肾内科主任张晓良分析,小西的情况十分紧急,目前正处在关键节点。积极抢救应该是主要原则,各部门分工合作,分头行动,克服困难,一定要尽早开展血浆置换。
当日凌晨1点,大家通过网上商讨,最后确定了患儿的中心静脉置管和血浆置换治疗等方案以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预案。
18:20,在新生儿监护室里,医生为出生日龄5天,体重只有3.6千克的新生儿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由于小患者的特殊性,颈内静脉置管一度遇到了困难,但是在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新生儿建立了治疗通路。
血浆置换的通路成功后,连续性血液净化小组进行新生儿单重血浆置换机器准备和管路及血浆分离器的预充,根据预定方案,血浆置换开始。大家密切观察小患儿的生命体征及机器运转等情况,每个人的心都是悬着的,所有的眼睛都在盯着血浆分离机。
“血浆出来了!”22:20,当看到小西墨绿色的血浆被分离出来并且心电监护上各项生命体征也平稳的那一刻,整个医护团队都激动万分。次日凌晨01:05,经过中大医院肾内科团队和新生儿团队的通力合作,经过2小时45分钟的治疗,成功置换230毫升的血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治疗结束后,1小时复查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近一半,重要溶血指标显著改善,已脱离危险范围,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抢救时间。
此次中大医院肾脏内科、儿科、麻醉科等多科合作,首次成功将血浆置换技术应用于出生仅5天的新生儿。目前新生儿血浆置换技术在国内开展不多,该病例的成功救治,不仅提高了区域性新生儿血浆置换技术水平,也为该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医院供图)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血浆出来了!”出生5天的“小黄人”血浆置换成功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