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中子币(厉害了!东莞这所高校3名学生被破格招入散裂中子源项目)
“把体验店开在自己生活过的校园里,有一种服务母校的满足感。”东莞理工学院2017届毕业生李锐填坐在桌前,比特币走势向记者展示着印有“DGUT”字样的环保袋、钢笔等,这都是他创办的匠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东莞理工学院设计的文创产品。
目前,匠子文化已为东莞团市委、东城街道办等数十家单位提供了从创意设计、产品生产到品牌运营与活动策划的全流程服务。
东莞理工学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东莞创办的第一所公办高校。自1992年建校以来,东莞理工学院聚焦培养实干型人才,主动服务产业升级,有力地支撑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让本科生走进大科学装置
“同意办这个班。相信你们一定能办好!”今年5月,听说东莞理工学院计划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该校名誉校长杨振宁愉快地答应了。
根据规划,“杨振宁创新班”将重点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要求的拔尖创新人才。
求贤若渴是东莞的传统。1991年9月,东莞理工学院在正式建校之前就获批提前招生150人,委托中山大学等学校代为培养。他们也光荣地成为了东莞的首批本土大学生。
1992年4月,东莞理工学院获批建校,实现东莞普通高等学校零的突破;2002年3月变更为本科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到目前为止壮大到48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
今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东莞理工学院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从2019年起开展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学校首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也已正式启动,首批招录5名博士生。
这意味着更多高层次人才将落户东莞,服务广东。
“学校帮我们解决了创业路上的场地、资源、指导等问题,让我们得以专注走进目标企业,寻找客户。”智物互联项目负责人、东莞理工学院2016届毕业生罗志威正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调试数据采集器。这个基地由学生活动中心改造而成,在今年10月投入使用。
“学生创业团队申请入驻基地后,可以获得一笔约1万元的‘创业币’,创业币可以兑换与人民币等值的孵化服务,包括支付场地租金和水电费用、咨询辅导、推广宣传等,但不能兑换成现金。”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劳丹说,创业币的设置有助于学生了解创业成本、合理安排经费。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说:“我们的学生有80%选择留在本地,主要服务于制造业、软件信息和金融行业;松山湖创新企业的本科员工大部分来自东莞理工,企业对他们的评价是上手快、素质高、热情洋溢……”
2011年,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在东莞松山湖启动建设,于今年通过国家验收。它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是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
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成为该工程的重大贡献参建单位。累计有400多名本科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联合实验室,参与项目工作;3名本科毕业生汤弘、郑海彪、刘宇被中科院高能所破格录用,留在散裂中子源项目工作。
2014届毕业生刘宇目前供职于散裂中子源项目中子科学部,主要参与靶站水冷系统维护、水冷系统500KW升级改造等。他说:“我在大二时就有机会接触散裂中子源项目,从前期的项目预研、方案设计到后期的建设维护,我都参与其中,还曾经自己动手焊接设备,得到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为企业做诊断开处方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东莞在上世纪80年代以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企业为突破口,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迅速崛起为“广东四小虎”之一,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迎来了智能化的挑战。作为地方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最明白本土企业的需求,果断把高精尖的3D打印技术和设备送到了企业的车间里。
曾在横沥镇挂职的机械工程学院博士郭建文说:“机械工程学院与横沥镇合作共建了3D打印公共服务中心和模具检测技术中心,学院负责为企业研制设备、加工产品;学生可以到企业实习,甚至对口就业。”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绩斐然。横沥镇模具行业总产值连续5年保持20%以上增长,2017年达到136亿元,GDP增速连年保持在10%以上,多项指标增速位居东莞市32个镇街前列。
截至目前,东莞理工学院累计安排工作经费900万元,派出51支科技产业创新服务小分队,深入东莞市18个专业镇、400多家企业,启动50多项科技研发合作,联合申报70余项发明专利。
“大学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引领和人才支撑,但归根结底得先弄明白,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东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负责人胡耀华站在一堵档案墙旁,随手抽出一本册子,那是东莞某企业的智能制造诊断报告。
胡耀华说:“学院就像医生,给企业做诊断、开处方,帮助中小企业走向智能制造。”在他身后,一张张画着流水线和生产工序的“处方”在墙上罗列,企业主可以选择与行业相适应的改造方案,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的帮助下,东莞市2185家企业完成“机器换人”验收,累计投资达386亿元,减员约25万人,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2。5倍,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6%提升至91%。
成洪波说:“东莞理工学院地处大湾区,毗邻大平台,服务大产业,这是他人不可复制的优势条件。未来,我们要将东莞理工学院建设为人才培育中心、产业策源基地以及城市文化提升平台,”
日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2019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东莞理工学院在应用型大学中排名全国第一。这所诞生于改革开放浪潮中的年轻高校,正凭借建设国内一流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契机,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高层次的贡献。
【记者】钟哲
【通讯员】 邹琼 叶妙娴
【统筹】辛均庆
【校对】居伟强
【作者】 钟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教育~广东教育头条
","content_hash"!"c2760aa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