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通虚拟货币(井通SWTC公链创始人针对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问题进行发声)

  井通虚拟货币(井通SWTC公链创始人针对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相关问题进行发声)

  

据福布斯发布的最新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推出数字货币,初期将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阿里巴巴腾讯以及银联七家机构发行。

  


  


  

知情人还透露,在央行数字货币正式发布后,上述几家机构将负责开展将央行数字货币进一步铺向大众的业务,最终这一新发行的数字货币受众仍然是13亿中国公民,而并非局限于几大机构本身。同时消息人士补充指出,中国央行还希望通过与西方国家的银行达成合作,以便能够把这一数字货币推向全球消费者。不过这一计划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筹备,短期内较难落地。

  

随后,据多家媒体报道(新浪、腾讯),接近央行消息人士表示,“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正式推出数字货币”的消息为不准确猜测。

  


  


  

8月以来,央行针对数字货币发展多次发声

  


8月2日,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中强调加快推进中国法定数字货币(DC/EP)研发步伐,跟踪研究国内外虚拟货币发展趋势。

  


  


  

8月10日,中国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直言央行数字货币即将推出,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

  

8月20日,比特币走势据《中国日报》英文版消息,官员和专家表示,中国正在测试推出中国首款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多种方式,他们预计私人机构将更多地参与创造政府支持的货币。基于一些领域正在进行的试验,引入CBDC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与中国央行关系密切的专家周一表示,Facebook公布其数字货币Libra可能会促使中国监管机构重新考虑CBDC的可能模式。专家们预测,如果一切顺利,中国政府支持的数字货币可能会比Libra的官方发布时间更早。

  

8月21日,央行微信公众号发布两篇有关数字货币的文章,一是发表于2018年1月的范一飞副行长谈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二是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8月10日在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

  

8月23日,央行又在《中国人民银行年报2018》中表示,将有序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防范虚拟代币风险。央行表示,密切跟踪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国际动态,积极参加国际交流。稳妥有序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具备数字货币特征的电子支付工具(DC/EP)研发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此外,央行已建立法定数字货币、绿色金融、金融IT基础设施等专项工作组,推进相关领域金融标准的编制。

  

  

不过,截止到发文时间,中国央行以及上述七大被提名的机构都还没有就该事件作出回应。

  

对于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在未来会如何开户、计息?如何与现有的一套金融、支付体系进行融合?井通SWTC公链创始人周沙在采访中表述了自己的看法。

  


  


  

“目前看来是采取DC/EP的双层架构。在这架构里面,央行发行代替纸币和硬币的M0货币给有资质参与的商业银行。这样的做法,就是维系目前的央行-商业银行双层金融架构。因此能够开户的,就是有资质的商业银行,而且这些商业银行必须按照100%的储备要求,获取对应的数字货币额度,来保证数字货币不超发。这里没有看到有计息的功能,也不会让终端企业和个人用户参与,算是维系了现在的基本架构,减少对现存架构的冲击。当然从商业银行这里,如何分散数字货币到终端企业和个人用户,目前央行的想法是不粘锅也不背锅,技术中立,让大家百花齐放。这里就要求和现有一套金融和支付体系融合,是在商业银行这个应用层实现的。其实中国各大银行,基本上是以IBM的Fabric技术路线为主,而美国这里,JP摩根选择了以太坊上面的Quaram,脸书选择了基本上类似于我们井通区块链的技术路线,IBM自己的金融部门选择了Stellar的技术路线。因此央行关于技术中立,不预设和不依赖单一技术路线,其实是希望商业银行里面,应该有一些来选用我们这种技术路线,不然全部都是Fabric的话,恐怕就变成了对单一技术路线的依赖了。

  

那么在商业银行这个层次,肯定是需要用个人或者企业钱包,把法定数字货币分散下去的。如果你要是把它作为一个资产,加入现在的电子支付钱包里面,你就违背了匿名和隐私原则了。这里估计就是要出现一个单独的、和现有钱包不挂钩的、类似于区块链这种,匿名的钱包,来保持匿名和隐私。但是你又如何保证对可能违反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的大宗和可疑交易的举报和监控?估计一种做法,就是设定限额,你小钱包匿名,超过一定数额的大钱包实名?这样看起来不是很好。

  

我提出的一个办法,就是推出和公安部同步的CTID和EID的电子隐密身份来保持钱包的匿名和隐私。但是在有三反嫌疑的举报里面,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又可以通过公安部的接口去获取实名信息。我们近期会推出这样的产品。”

  
","content_hash"!"f7031c5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