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与虚拟货币(消费积分,会是虚拟货币一个好的包装吗?)
曾经风光无限的虚拟货币,无论你说是泡沫也好,骗局也罢,但他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话题,给区块链技术带来了足够多的“眼球”,可是随着虚拟货币们的风头渐渐逝去,虚拟货币也被人淡忘。就像人会不甘心平庸一样,去年开始,我们看到了国外,很多平台在用消费积分去包装虚拟货币,那这会是一个好的包装吗?
消费积分,我想所有人都不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东西几乎随处可见。你办一张会员卡,每次购物满一定金额后,就会有对应的积分,然后你可以用积分兑换一些礼品。可是,就如端出消费积分平台的那群人指出的那样,现实的消费积分存在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
1/区域性局限。除了像航空公司、酒店集团等少数商户的积分外,目前大部分商户推出的积分,仅仅限于本地消费者,这多少会让消费者的服务优惠受限。
2/适用范围极窄。相信对于商户推出积分可兑换商品并不感兴趣,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
3/积分实效性。积分/消费积分按照企业分类存在失效时间,如果不使用将会失效。
4/成本问题。简历一套积分系统,需要相应的人员配备,作为增加消费者粘性的手段之一,企业往往很难去界定,由积分效应带来的二次消费收益,和积分系统投入所带来的成本之间的收益比。
所以,一些聪明人开始用虚拟货币去重新包装这个东西。简单来说,他们就是将积分作为一种个人资产去看待,并用平台自身所创设的虚拟货币,对这种资产进行价格量化,从而使得这种资产可以达到,在平台中流通、交易的目地。这样的构想是不是很吸引人。
从表面上来看,它却是解决了很多消费积分和虚拟货币过去存在的很多问题。
1/虚拟货币稳定性和价值背书的问题。虽然在虚拟货币问世之初,有过一些商户引入过数字货币。但是因为虚拟货币的波动太大,使得它本身用于商业的构想几乎荡然无存。以比特币为例,试想如果今天比特币价格是10美元,咖啡馆老板标价1杯咖啡为0。5个比特币,但是到了第二天,比特币价格变为6美元时,那咖啡馆老板昨天用0。5比特币卖出的那杯咖啡,就成了亏本的买卖。
而现在国外的消费积分平台公司,一般往往最先引入的是一些大型企业,比如酒店集团和航空公司等。从表面来看,正是这些企业的引入,让消费积分平台所创设的数字货币的价值,有了定锚,其本身价值的稳定性得以体现。
2/消费积分时效性问题。如果将消费积分视为资产,在参与全流通人数足够多时,消费积分实效性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3/消费积分本地化问题。毕竟现实生活中,人员是流动的,所以理论上也存在消费积分跨地域需求的可能性。
4/消费积分安全性问题。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化,就是安全性问题最好的背书。
5/企业引入消费积分项目的成本问题。
6/消费积分适用范围极窄的问题。因为如果将积分作为平台中的资产,那理论上这个资产就可以购买、交换平台中的任意其他资产。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积分可使用范围也会出现大幅增加。
那虚拟货币包装下消费积分市场,会不会是一片“蓝海”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或许无法回答,但是除了“蓝海”,我认为它也有可能成为“蓝洞”,一个覆盖了蓝色表明的黑洞。理由很简单,因为这个漂亮外衣下的坑,有很多。
1/消费积分本身就是一种被创造出来的需求。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被创造出来的需求,它的普及度,被接受度有多少。最好的例子就是牙膏,虽然牙膏是广告商创造需求的最典型案例,但是因为它的受众面足够大,所以也就渐渐被很多人认为是基本需求了。
2/商业模型主体到底是平台的虚拟货币还是积分消费。这种到底是买羊肉,区块链平台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本身就会让消费者对这种商业本身产生疑问。
3/虽然貌似这个市场可发展空间很大,但是对于参与者来说,有没有足够的资金,让自己活到消费积分完全市场化的那天,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4/虽然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解决消费积分本地化的问题。但是消费积分跨地域的需求量真的很大吗?现实中,除了很多大型企业外,中小型企业的消费者,根本就不存在消费积分跨地域需求的可能。
5/企业引入消费积分项目的成本问题。对于小型企业来说,这有吸引力,但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为什么要舍弃或者部分舍弃自己原来的系统,来接入到消费积分平台呢?
6/因为每家企业消费积分的规则不确定性很大,企业会随时随地,更改自己的积分规则和对应的使用规则。所以在平台自身规模化出现之前,平台对于约束企业消费积分规则制定方面,几乎为零。
虚拟货币包装下消费积分市场,这个梦很美,也可能会梦想成真。只是就我个人而言,我更愿意将它视为是一个蓝洞,而不是一片蓝海。
我的论述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是我希望可以让你对于事情有多一个方面的了解,希望借此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事情的本身。
作者:星宸湖
本文由星宸湖作者原创,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ntent_hash"!"1cb68f7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