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币虚拟货币(当心!不要落入蹭“虚拟货币”热度的非集陷阱)
据金融风险气象站监测显示,近期,以比特币、狗狗币等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成功破圈,赚足了眼球与流量,吸引大批投资者入局。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等虚拟货币于数年内实现了单位价格和体量数千倍乃至万倍的扩张。虚拟货币本身无法创造财富,戏剧化的涨跌成就了少数财富自由的幸运儿,也葬送了广大散户的血汗钱。“冒烟指数”在这里提醒您,虚拟货币没有被各国承认的法定地位,保护币圈投资者的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传销经营、庞氏骗局和衍生非法金融活动层出不穷,也还请各位投资者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警惕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的风险隐患,警惕传销犯罪活动,不要被高利诱惑,上当受骗。
以“贝蓝币”为例:
通过蹭虚拟货币的热度,以虚拟币的高回报许诺吸引防风险意识薄弱的投资者,通过购买公司商品换积分,积分再兑换虚拟货币“贝蓝币”为核心,贝兴公司完成了一条以低质高价商品和“深蓝积分”为双中介的非法集资经营路线。
2021年1月25日,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发布一审形式判决书,被告楼俊强集资诈骗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10年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被告对此不服,提出上诉。2021年5月7日,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二审刑事裁定书,认为本案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宣判维持原判,终结审理。在这起案件中,楼俊强团伙假借虚拟货币的名义,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发展会员2000余名,注册账号近万户,非法集资5000余万元,数额特别巨大,手段却非常荒唐。
让我们对企业的运营模式进行分析。楼俊强等人事先通过合谋,在2017年5月成立义乌市贝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兴公司)。公司的核心——“贝蓝币”能够在交易平台买卖、提现,类似于近段大热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贝蓝币可以由“深蓝积分”兑换,“深蓝积分”则通过消费贝兴公司的铁皮枫斗、红酒等高档奢侈品获得,这些商品无一例外都是劣质低价品包装而成,售价每瓶2000元的红酒采购价仅为105元;20000元套装的铁皮枫斗,成本更是只有8%;至于被受害者寄予厚望的贝蓝币,由操盘手进行背后控制,价格涨跌完全处于公司的计划之中。就这样,通过蹭虚拟货币的热度,以高回报许诺吸引防风险意识薄弱的投资者,以贝蓝币为核心,贝兴公司完成了一条以高价低质商品和“深蓝积分”为双中介的非法集资经营路线。幸而由于股东之间的猜忌导致矛盾爆发,事情提前败露,否则贝兴公司骗局不断发展,带来的破坏还将难以估量。
围绕虚拟货币展开的诸多业务,可能存在着以下风险:
1、违法汇兑及流通风险
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三方联合发布公告,重申“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虚拟货币间的兑换业务”、“作为中央对手买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定价服务”和“代币发行融资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活动”等均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除了虚拟货币的汇兑、流通等业务及相关服务可能构成违法活动外,虚拟货币本身不具有被国家认可的法定货币甚至是资产地位,因此当我们陷入虚拟货币投资交易纠纷时,交易的合同将不受到法律保护,造成的后果和引发的损失由相关方自行承担。
2、非法经营
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业务在我国被明令禁止。为了吸引投资用户、发展客户,任何开展相关业务的公司都属于违法经营。在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要求,“任何所谓的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不得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
3、非法集资
此类机构通过许诺交易或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通过攀附热点话题或词汇,如“区块链”、“比特币”等吸引流量,通过话术编造、伪造证明、布置排场等表面工程骗取信任,骗取投资人资金,实质上已经构成了非法集资行为。
4、传销诈骗
为了更快速地扩大规模,不法分子往往一方面通过玩弄概念游戏虚假宣传吸引投资,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发展人员指标门槛或者“拉人返现”制度,扩充资金池,为前期许诺的高利率补充资金,但实质上背负了更大的债务,项目本身也完全是一个空壳。
一些公司为吸引投资者,会自行推出虚拟货币并许诺较高收益。但事实上,这些虚拟货币的交易价格往往会受到公司的幕后操纵,投资者预期的高收益永远不可能实现。
5、投资炒作风险
虚拟货币交易投机炒作之风盛行,市场整体狂热。国内散户一方面金融知识储备不足,对虚拟货币了解有限,存在一定的信息差,另一方面投资决策比较盲目,容易受到舆论或者市场氛围的影响,被别有用心之人“割韭菜”。数月来,币圈动荡,价格起伏波动剧烈,虚拟货币本身不具备被官方认可,也不能创造实体价值,进行虚拟货币交易投资炒作风险大,须警惕个人财产受损。
关于金融风险气象站及冒烟指数:
金融风险气象站是监测、预警和发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的专业性发布平台。气象站依托金信网银公司旗下“火眼金睛”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云平台,实时监测全国1000万家金融风险高发领域的企业风险,针对行业和个案企业发出风险预报。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提供数据支持,为社会公众警示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气象站的每期内容将通过“金融安全卫士”公众号对外发布和查询。
冒烟指数是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其最初构想来源于“森林着火要冒烟警示”,通过烟与火的形象比拟来推断冒烟指数与类金融企业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程度的关系,创新性地把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预警同大数据技术结合,冒烟指数是“火眼金睛”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云平台中的核心技术指标。“冒烟指数”最初设想是由原北京金融局在2013年提出,由金信网银公司设计和技术实现,并对其进行持续优化,经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论证,目前已应用到银保监会、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北京市金融局等近200个政府、企业及社会组织,成功预警了e租宝等大案,区块链平台在实践中得到了各政府部门的认可。
","content_hash"!"c76110f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