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1.0(区块链发展史:从1.0到3,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区块链1。0(区块链发展史:从1。0到3。0,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小编:记得关注哦!

  

本文来源: 鹰眼区块链

  

原文标题:看区块链发展史——从1。0到3。0,我们还要等待多久?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价值交换,会形成一个多设备的无缝对接的价值互联世界,这也是我们对区块链3。0时代的憧憬。

  

区块链的出现,源于中本聪创造了比特币而随之诞生,由于其自身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分布式存储等特性,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区块链技术已经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地的认可,并被很多人视为——世界的第九大奇迹。

  


  

在长达10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块链已经完成了对比特币的“脱离”,对加密货币的“脱离”,人们发现区块链技术不仅可用于数字货币,还更应该被运用到更大的范围、更多的行业中去,也就致使了现在的“区块链+各行各业”的出现。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将其划分成了三个阶段,即区块链1。0、区块链2。0、区块链3。0。

  


  


  

区块链1。0:区块链1。0时代,指的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时代。此时数字货币的买入卖出是人们参与区块链的最主要形式,该阶段很少有人关注数字货币的应用价值与区块链技术,更多的关注点是在于数字货币的投资回报率。

  


  

区块链2。0:区块链2。0时代,在之前的基础上加入了智能合约等一系列的见证协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编程化区块链,我们熟知的以太坊,便是2。0时代的标志性、代表性产物,此阶段支持图灵完备的脚本语言,为开发者在其设置的“操作系统”之上开发任意应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实现了虚拟世界的应用实际落地化。

  


  

区块链3。0:如果说区块链1。0、2。0时代是人们已经发生或者正在经历的,那么3。0时代便可以称得上是人们对未来区块链技术的一种理想化愿景。在区块链3。0里,人们真正能实现资产上链,在一个大的底层框架内构筑各式各样的应用,为各行各业提出去中心化解决方法,力图实现“可编程的商业经济模式”,即通过区块链对每一个互联网中心代表价值的信息和字节进行产权确认、计量和存储,从而实现资产在区块链上可被追踪、控制和交易。

  

简单的说,区块链3。0就是价值互联网的内核。区块链平台那么区块链3。0,是否就等于公链3。0 ?

  

回顾区块链发展史,1。0时代是由公链比特币开启,2。0时代是由公链以太坊打开,公链作为区块链世界的“操作系统”,是为区块链生态提供数据储存、网络传输、交易计算、共识机制等底层协议。因此,很多人仍然认为,底层公链仍将是现阶段区块链行业的攻关重点,是打开区块链3。0时代的最佳途径。

  

众所周知的是,当下很多公链项目都是以“区块链3。0”自居、以“干掉ETH”为目标,但真正符合3。0时代需要实现大规模商用的公链,迄今为止还没有出现一条。就目前比较有竞争力的公链项目来说,如AE、NEO、BTM等都还处于早期阶段,即使连EOS,也只能勉强算得上是个2。5。

  

  


  


  

目前,从各公链项目的技术参数来看,都还存在着诸多性能上的不足,更无法有效的实现商业运作。如何提高交易处理速度、如何完善现有的共识机制、如何与现实世界的体系兼容等一系列问题,是现在所有区块链项目需要攻克的难题,同时也是进入公链3。0时代的必经之路。

  

未来,区块链技术将主要会在物联网、金融服务、Al、数据存储等多个领域大显身手,显著改进这些领域的服务流程,甚至颠覆这些领域内的传统商业模式。

  

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无处不在的价值交换,会形成一个多设备的无缝对接的价值互联世界,这也是我们对区块链3。0时代的憧憬,同时更加希望,公链3。0等于区块链3。0 。

  
","content_hash"!"f6807fe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