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跨链技术(区块链中的“跨链”)
什么是跨链技术?
区块链跨链通信技术通常也简称为跨链技术,它作为一种实现区块链互操作性的技术方式,主要关注链内与链外的信息交换,用于在区块链间实现原子性的数据交换与传输,帮助区块链实现跨链资产流转、信息互通、应用协同等互操作功能。对于主动兼容类的跨链通信技术而言,它通常由跨链基础设施、跨链通信机制共同组成,跨链基础设施着眼于共享性,在区块链间构建可进行信息交换与验证的通信通道,跨链通信机制着眼于安全性,在区块链间规定了可用于通信的协议规范,并采用相关的安全机制保障跨链通信的安全。
跨链交易指的是在区块链间基于约定完整的执行的一次价值流转,它是区块链互操作性的目标,也是跨链通信技术的最终目的。它通常会由多个跨链子交易共同组成。跨链子交易指的是由跨链用户或跨链设施在某一区块链上发起的、并在该区块链上存储的、与跨链交易相关的一次具体的合约调用操作,因此跨链子交易是跨链交易执行的最小单位,其分别对应了跨链交易不同的阶段,是跨链交易实现价值流转的具体过程。
此外,由于跨链基础设施的形态、组织方式各异,既可以采用单节点锚定的方式实现数据互通,也可以采用多节点组成区块链的方式提供跨链服务。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具有跨链需求的区块链均可以视为跨链基础设施的“客户”。因此,本文为了描述方便,将所有具有跨链需求的区块链服务统称为客户链,而针对某一次跨链交易而言,将首先发起跨链子交易的客户链称为请求链,而与请求链进行跨链通信的客户链称为响应链。
总结:链太多了,但链与链之间互不关联,又造成了资源孤岛。通过跨链技术,让区块链实现跨链资产流转、信息互通、应用协同等互操作功能。
跨链技术有哪些分类?
1、公证人机制(Notaryschemes)
代表项目:Interledger,Corda
简单讲解就是A和B俩链互相无法信任,那么就找个守信公证人C来声明,向A声明,B上发生了啥,从而让A链也可以把这个信息纳入进来。
优点:这个机制的确非常简单合理,可以说是跨链里面最简单有效的形式。
缺点:引入这个公证人C,对于本身去中心化的理念就是矛盾的,等于增加了一个中心化中介机构。
2、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
代表项目:Cosmos,Polkadot,BTC Relays以及类似AERGO,BUMO等公链应用此技术简单理解侧链:我和你,我拥有你全部的能力,我守护在你身边,你不知道我的存在,但我知道你的存在,那么我就是你的侧链,你是我的主链。
比如支付宝,最开始你在银行上面才能取款,但是有了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功能,比特币汇率你也可以通过这些来直接操作银行里的账户。这就相当于一个侧链的功能。
简单理解中继:我在中国(链1),你在美国(链2),我们之间通过大洋与天空相连,如果这个大洋与天空本身就是一条链,那么它就叫做中继链。中继和侧链目前是使用最多的两种跨链的方式。
优点:可以完成资产跨链转移、交换、cross合约、抵押等应用。
缺点:技术上来说还是非常有难度系数的。
3、哈希锁定(Hash-locking)
Hash-locking起源于比特币的那个闪电网络Lightingnetwork,最开始闪电网络的初衷是可以让BTC达到小额快速支付的效果。后来呢,发现这个哈希锁定技术可以用于跨链。
这个哈希锁定的逻辑呢就是:
1)智能合约规则
2)冻结钱
3)生成Hash值
4)匹配达到标准后放款
优点:彼此不信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此技术达到跨链资产的交换,无需公证人机制。
缺点:没有实现资产的跨链转移,仅仅实现了跨链交换,也没有所谓的跨链的合约。
4、分布式私钥控制(Distributedprivate key control)
代表项目:Wanchain,Fusion
这个技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就是把私钥分成多处保管,去中心化的机构或网络保管用户的私钥,同时用户自己也有资产的私钥,所以用户并没有像传统中心化交易所那样失去对自己资产的掌控权。(中心化交易所一般是完全托管私钥,用户得祈祷交易所不崩就好)
5、混合技术(公证人+sidechain)
这种技术就是1和2的结合,利用了侧链的灵活性,同时也利用了公证人的可信任性,达到了二者同时互补互助的效果。只需要侧链之间的互通就可以了,Ehterunivese是一个代表性的项目,但是这种机制的繁琐程度相对高一些,去中心化性和单独的公证人机制一样有些受诟病。
链和链之间有哪些拓扑结构?
无论区块链间采用何种方式建立通信通道,均需要通过媒介充当连接者和隔离者。而根据媒介形态和功能的不同,可将区块链间的拓扑结构分为三种:侧链结构、网状结构、星形结构。
1、侧链结构
依据BlockStream在白皮书中的定义,侧链指的是能通过其他区块链来验证数据的区块链。因此,将侧链定义为一种链间关系的表述,其与主链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为主链提供支持或服务的区块链网络,它可以读取和验证主链上的信息。在该结构下,主链与侧链建立了1对1的通信通道,其结构的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从网络拓扑的角度而言,建立单向锚定的区块链即为被建立链的侧链,而建立双向锚定的区块链之间互为对方的侧链。
用户在自己资产生成的智能合约信息,使得跨链后的节点可以确认这部分资产,从而发放相应等值的资产,完成资产的转移。
2、网状结构
在区块链间采用网状拓扑结构具有通信灵活、可靠性高等特点,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对于被动兼容类的跨链方案而言,由于其主要面向未开发的区块链系统,因此在区块链正式应用之前,可通过修改区块链底层使其自身具备路由和互操作的功能,从而在区块链间采用该种拓扑结构。
而对于主动兼容类的跨链方案而言,其通常使用第三方媒介以侧链结构的形式建立通信通道,而当第三方媒介间各自分工,没有建立相互业务关系时,区块链间的拓扑关系将呈现网状结构。但在这种情况下,各区块链仅能在已建立的通信通道上与相关区块链进行通信,而当需要与未建立通信通道的区块链进行通信时,则仍需要第三方媒介进行协助。此时,随着网络中有跨链需求的区块链数量的上升,以直连的方式进行通信会导致通道数量呈平方级上升。
优点:用户始终对自己的资产一直有控制权。
3、星形结构
对于主动兼容类的跨链方案而言,为了克服网状结构的痛点,星形结构应运而生,其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在该结构中,第三方媒介共同组成一个联盟,构成区块链网络的信息主干道,承担数据传输枢纽的作用,为所有接入到该联盟的区块链提供跨链服务。该联盟的形态可以是集中器,也可以是区块链。此时,所有连接到该联盟的区块链间均可以相互通信。该方式具有较好的扩展性,但同时也对该联盟的安全性和性能产生了较高的要求。目前,星形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被广泛采用。
跨链技术有哪些应用?
跨链技术有很多应用,比如:
(1)可转移的资产:资产可以多链之间来回转移、交换和使用。
(2)原子交易:链与链之间资产的同时交换。(比如最新Algorand的Atomic Swap)
(3)跨链数据预言机:链A需要得知链B的数据的证明。
(4)跨链执行合约:例如根据链A的Stake证明可以在链B上得到dividends分发股息。
(5)跨链交易所:对于协议不直接支持跨链操作的区块链进行补充。
缺点:目前这种类型的合约并不完善,还需要很多的进步与优化。
深圳都市微生活区块链公链开发,区块链浏览器开发, 区块链白皮书的撰写,区块链去中心化交易系统搭建,区块链钱包+ 挖矿系统,DeFi模式开发,企业链改+溯源系统,区块链电商/商城通证购物系统及其他区块链游戏等定制类开发服务。选择都市微生活区块链开发,让您的企业快速迈向区块链+时代。
","content_hash"!"a953773b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