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民法(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宗胜:《民法典》应加强对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的保护)

  数字货币民法(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李宗胜:《民法典》应加强对金融科技成果转化的保护)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3月4日,中国进入“两会时间”。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李宗胜围绕金融领域提出建议,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所应给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李宗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金融科技的支撑。可以看到,今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已经对金融科技的多个领域予以保护,但是一些细节也需要完善、修订。不过,未来《民法典》一定是贯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部法典。”此外,谈到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的应用问题,李宗胜认为:“就技术性而言,数字人民币在我国市场流通是没有障碍的,目前处于使用性的磨合阶段。” 加大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展望“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势必将成为未来的高频热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依托数字基础设施和海量数据作为支撑,不过,从现阶段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及成果转换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李宗胜看来,实现“十四五”时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在经济指标上,更在于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而统筹安全,势必需要一系列的法律链条来支撑。李宗胜举例说:“此前,数据权利如何进行确权、如何进行移转、对数据开发利用者的权利如何进行保护,这些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范。比特币价格此前的《民法总则》仅仅是提供框架性保护,但对数据权利的确权、移转、保护等缺乏明确的规则指引。此次的《民法典》修订,更是在过往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作了进一步的丰富。在人格权编用了6个条文,从个人信息的界定、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原则和条件、个人信息主题的权利、信息收集者和控制者的义务以及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义务对个人信息作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规范,用于保护我们个人的信息安全,也为了保证数字经济可以长期、健康地发展。”李宗胜告诉记者,虽然大数据的法律保障机制在加强,但是围绕大数据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尚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将更规范的成果转化路径写进《民法典》。“在人工智能领域,不少应用场景如风控、投顾等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而且可以广泛地投入到金融机构、企业单位当中。但是,由于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成果转化能力差,导致最终很多应用场景不能够被广泛利用。”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李宗胜这样说。同时,李宗胜直言,在成果转化评估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流于形式。“很多时候,技术创新一方认为自身的产品非常好,但是投资方因为不懂相关业务,而导致双方存在沟通的差异。甚至有的时候资方觉得看不到实物,还会认为有欺诈的风险。加之评估机构的评估流于形式,导致技术创新一方只能提前寻找资方,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应该充实相关法律,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国内外知名天使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前孵化阶段的天使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作用。”数字人民币流动没障碍在日常履职过程中,李宗胜还对时下正热的数字人民币颇为关注。“我认为数字人民币在未来的流动、使用上面是没有障碍的。”采访中,李宗胜回忆起一次参会的细节。早在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举办的某场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当众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提问数字人民币是否安全有效的问题。“当时,我记忆很深刻,王小云介绍说,目前国内的数字人民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流通市场已经不存在技术难题。”“数字人民币首先与M2相关联,可以说,它就是支付的一种形式,对于金融市场不存在任何冲击。其次,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货币,可以说更具有权威性和安全性。基于以上两点,数字人民币不存在安全等问题,更多是实用性的磨合,所以我们看到现在深圳、成都和北京等地已经相继开始试点。同时,我们可以发现,老百姓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出现都是很期待的,并没有感到惊诧。”在李宗胜看来,未来数字人民币必将会在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领域流通使用。“我们储存方式转变,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也需要世界的接受和认可。”不过,李宗胜也提到了数字人民币与法律相关的问题。“目前,《民法典》中还没有提到关于数字人民币的保护及内容,但是未来,一定会有相关的内容出现。”李宗胜说:“其实,我们从今年开始实施的《民法典》中可以看出,新法加强了对大数据、虚拟资产的保护。特别是《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款内容意义重大,弥补了我国法律在虚拟财产保护问题上的空白,明确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迈出了依法保护虚拟财产的第一步。而数字人民币恰恰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可支配性等特点,显然符合虚拟财产的构成要件。”李宗胜同时表示:“基于此,《民法典》也在第三百六十九条专门规定了对虚拟财产的侵权责任,进一步明确数字货币是合法的商品,可以得到法律保护。同时,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旨在加强对数字货币、网络虚拟财产、数据等新型权益的保护,充分发挥司法裁判对产权保护的价值引领作用。”(编辑:何莎莎 校对:颜京宁)

  
","content_hash"!"5c10b36e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