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项目推广(5大举措打造可复制推广的 “区块链+”应用模板)

  区块链项目推广(5大举措打造可复制推广的 “区块链+”应用模板)

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第一批入孵项目签约。 戴嘉信 摄

  

5月17日,南海千灯湖畔,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启动发布会正式举行。会上,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及孵化中心正式启动,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二期同步发布,来自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等一批“区块链+”项目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签约。

  

“区块链是金融科技的底层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广东金融高新区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将加强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开发、实践和应用,加快建设立足佛山、面向大湾区的‘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发展高地。”在大会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达了南海的决心。

  

出台扶持政策、搭建服务平台……如今,南海正通过五大举措推动“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而围绕商用、民用和政务领域的重大需求,广东金融高新区将争取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区块链+”应用模板,探索营造“信用为本”生态圈。

  

撰文:蓝志凌 林琪瑜

  

十大扶持措施鼓励企业落户

  

落户拟一次性奖励30万元,可免租进驻产业集聚基地内的孵化中心,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拟支持300万元……为培育“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南海出台了《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将出台扶持办法。意见提出以五大举措规划“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布局,十项配套扶持措施更覆盖企业从落户到成长的重要环节。

  

  

其中,五大举措包括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产业集聚地、引导设立多个产业发展基金,以及推动多项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

  

大会上,南海区副区长乔吉飞表示,南海将围绕金融和实体产业的重大需求和主要痛点,鼓励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在金融、制造业、贸易、民生项目等行业开展先试先行,并将推动区块链等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有效结合,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板,引进和培育一批区块链创新企业。

  

为更好吸引“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及相关机构集聚发展,南海还出台了十项扶持措施,从企业在广东金融高新区落户起进行奖励,并覆盖至中后期的人才引进、营业收入增加、区块链技术场景应用、银行贷款等对企业成长至关重要的环节。

  

例如,该扶持措施规定,对经认定的新设立或新迁入的“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或相关机构除一次性给予30万元落户奖励外,企业还可获得注资奖励,每家企业或机构累计最高注资奖励100万元。

  

同时,会上发布了南海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二期,投资规模达4亿元。二期基金除了支持子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等产业领域,还将重点扶持区块链产业领域。

  

以“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切入

  

如今区块链概念炙手可热,如何培育好这一产业?“一是以区块链为切入点,以产业链发展为思路指导,扩大到金融科技领域;另一方面,注重‘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致力于金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以政府为主导培育孵化金融科技新产业。”广东金融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中“区块链+”金融场景应用的切入,正是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一个优势。“区块链的发展,最主要是找到应用场景,而南海中小型制造企业众多,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广发银行研发中心负责人李怀根说。

  

数据显示,目前南海拥有38个专业市场、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4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5个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形成了多个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链条完善、知名企业众多的产业集群。

  

而早在去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已开始探索“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的应用场景。

  

此次大会上,广东华南供应链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庄喆,就带来了供应链金融这一新场景。这一正在构建的金融服务平台去年10月已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将降低企业与金融机构、信贷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及产融结合。

  

另一个展示项目大沥全球采购中心区块链应用项目,则旨在通过提供采购供应链专业平台服务,提升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和效率,节省企业采购管理成本,并通过风险管控手段,解决小微企业因信用缺失和缺少融资抵押物带来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们希望推动大沥镇38个专业市场的商贸企业以及珠三角区域工业制造业企业进入采购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大量应用场景的尝试带动大沥传统形态市场全面升级,使我们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做世界的生意。”南海区大沥镇镇长黄伟明说。

  

搭建孵化中心打造产业生态圈

  

“大手笔”推出《实施意见》和扶持措施,以金融应用场景切入,广东金融高新区正欲打造一个“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圏。

  

在这次大会上,广东金融高新区与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区块链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银联网络支付、毕马威签署合作协议。

  

除了与重磅机构签约外,南海还计划投入不少于3000万元对佛山民间金融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未来,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佛山民间金融街,将被打造成“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

  

广东金融高新区负责人介绍,利用金融街内原有的金融服务要素,引入产业服务平台,打造产业孵化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逐步构建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与千灯湖创投小镇启动区的创投机构形成生态圈。

  

同时,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正式启动。孵化中心位于佛山民间金融街内,将为区块链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孵化办公空间,引导应用场景的挖掘,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提供政策指引、项目资源对接、项目投融资等综合服务。

  

目前,孵化中心率先引入蚁米控股项目,以蚁米“教孵创投”的四位一体闭环生态孵化模式,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在当天的大会上,已经有来自区块链+安全技术、区块链+技术教育首批8个项目正式签约进驻孵化中心。

  

从孵化中心的成立到应用场景切入,随着生态圈的打造和形成,借助区块链这一技术,南海正更好地实现从“抵押为主”升级为“信用为本”,为实现政银企“跨界共享”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专家建言

  

让企业习惯在区块链上找数据

  

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启动发布会上,对于南海如何更好培育和发展这一产业,有长期研究区块链的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南海实体经济发展,集聚大量中小微企业,有很好的应用场景。”广发银行研发中心负责人李怀根说,比特币价格但目前区块链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仍是新事物,“这就需要政府进行主导推动,让企业习惯‘上链’,形成在‘链’上找数据的习惯。”李怀根建议,同时政府可以在这条“链”上注入具体的场景和业务,使区块链和更多的实体经济场景相契合。

  

而在蚁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锦喜看来,南海的相关政策和产业环境非常有吸引力。作为孵化器企业,蚁米目前已经开始在南海孵化“区块链+”项目。

  

“南海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当地政府的开放及包容度,都将进一步吸引产业的集聚。”张锦喜表示,广东金融高新区是金融数据集聚地,在这一好的起点下,他认为未来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更长远的规划,为“区块链+”科技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全局的指导规划。

  
","content_hash"!"196016b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