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y虚拟货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下半年猪肉价格或暴涨)

  msy虚拟货币(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下半年猪肉价格或暴涨)

近期去菜市场买肉的时候发现猪肉价格相比前几天有了明显的上涨,其中五花肉已经涨到了15元/斤,而里脊肉更是达到了18元/斤,问老板明天猪肉价格还会上涨吗?屠夫的回答很果断,上涨的可能性为99%。而且据这位屠夫朋友分析,虽然现在处于消费淡季,但是因为市场上生猪收购困难重重,所以猪肉价格短时间内很难明显下降。

  

市场上,猪肉价格同生猪价格几乎是同步的,生猪价格上涨后猪肉价格就会紧随其后而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后猪肉价格也会下跌。从最新的生猪价格表可以发现,现在的生猪价格依然整体是上升的,而且上涨幅度比较大,经过最近几天的上涨之后,现在已经有10几个省份的生猪价格破7了,另外还有4个省份的猪价破8了,而且根据目前的状态看,短时间内生猪价格将会持续上涨。这也将会影响到后续的猪肉价格的上涨。

  

供应端

  

目前国内猪肉的供应端主要有几个方面,包括国内生猪屠宰、国外进口肉、国内冷库储备肉的放储,其中国内生猪屠宰占比最高。

  

受长达半年的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目前国内的生猪出栏量和母猪存栏量都在持续大幅下跌,尤其是生猪存栏量的下跌使得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生猪供应短缺的情况,这也是近期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据了解现在规模化猪场挺价惜售,农村散养户也是紧随其后选择压栏暂时观望,这也将使生猪的供应端持续维持低价。而进口肉暂时还没有很大的动静,但是相信后续若猪肉价格持续提升屠企也会相应得增加进口肉量。最后就是储备肉,前几天得到消息国家要储备猪肉十万吨,也就是说目前是收储时间而不会放储。

  

所以,从供应端来看,短时间内猪肉价格仍然是主涨的

  

需求端

  

受节后消费淡季的影响,现在的猪肉消费量并不高。再加上前段时间在食品中检测到非洲猪瘟对猪肉制品消费的影响,使得目前的猪肉消费持续处于低谷。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猪肉消费量会逐渐走高的,因为春节对猪肉消费的影响基本在3月底的时候基本就没有了,而非洲猪瘟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对猪肉消费的影响也会越来越低,所以从需求端来看猪肉价格也是主涨的。

  

而且据专家表示,2019年下半年猪肉价格或暴涨。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猪价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但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有望超过70%

  

猪瘟加速了产能去化,禁运导致价格分化。随着禁运逐渐解除,未来猪肉价格将从分化走向普涨。猪肉价格大概率上涨,但是对CPI的贡献较前期有所下降。市场担心的猪油共振问题需要猪价和油价节奏的精确配合。以猪肉价格为基础模拟CPI,最高点发生在二季度末,最高不会超过3%。

  

货币政策关注的是季度数据,CPI单季破3%的可能性较小;需求、货币和通胀预期也并不支持全局性通胀的发生;货政策关注的不仅是CPI,还有PPI以及综合来看的GDP平减指数,由于PPI的大幅走低,今年的GDP平减指数中枢下移,实际上是给货币政策留出空间的。

  

猪肉产能下降,市场上对猪通胀的来临几乎形成了一致预期。

  

猪瘟带来了什么影响?猪肉价格对通胀的影响有多大?立足于债券市场,是否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宽松取向?

  

什么是猪周期?

  

猪周期是猪肉价格周期性的起伏涨落,一轮猪周期长度在4年左右。以22省市猪肉价格为指标,上一轮猪肉价格高点在2016年4月的30元/kg,近期的低点在2018年5月,低点接近16元/kg,当前猪肉价格在20元/kg左右。

  

猪肉价格周期是由养殖周期决定的,由于二元仔猪-能繁母猪-三元仔猪-生猪之间的养殖周期长度约为1。5年,养殖户由于猪价变化导致亏损或盈利,进而调整猪肉生产,最终导致猪肉产能释放的时滞也在1。5年左右。我国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散户更容易因价格的变化改变生产决策,加剧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即使没有非洲猪瘟,我国猪肉价格也已经运行到一个周期性的低点。

  

猪瘟带来了什么?

  

非洲猪瘟对猪肉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加速了产能出清,二是生猪禁运导致了产销地的猪价分化。

  

(1)加速了产能出清

  

本轮猪瘟最早在发生在8月3日,目前为止官方公布超过100例非洲猪瘟疫情,扑杀超过30万头生猪。2019年后,疫情发生的频率有所下降。

  

在非洲猪瘟发生之前,由于猪价下降、亏损增加,产能去化周期实际上就已经开始。目前母猪存栏同比加速下降,目前同比下降接近20%。

  

对于猪肉生产,产能就是母猪存栏×MSY(生产效率,每年每头母猪出栏肥猪头数)。因而还要考虑产能的提高:近年MSY持续上升,但即使考虑10%的MSY增速,总产能下降也接近19%(0。8*1。1)。MSY的提升是个慢变量,不改供给收缩趋势。

  

2017年年末开始母猪存栏已经开始下降,2018年10月受非洲猪瘟影响,存栏下降速度明显加快。由于母猪存栏-生猪出栏的周期是10个月,当期母猪存栏决定10个月后猪肉供给,到2019年底为止,供给收缩的趋势不会变。

  

(2)禁运导致猪价分化

  

非洲猪瘟带来的第二个影响是生猪禁运导致了产销地的猪价分化。

  

2016年,国家发布《“十三五”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将四川、河南、河北、山东、广西、海南和重庆划为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以满足北上广深及沿海城市的生猪需求,形成北猪南运的趋势。

  

2018年8月以来,全国累计有28个省份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28个省市活猪禁运,导致猪肉价格产销地持续分化。但截至目前,由于疫情得到控制,21个省份的禁运措施已经接触,因而产销地价格由分化走向收敛。

  

猪瘟带来了产能的加速出清,禁运带来价格分化。随着禁运解除,未来各地价格将从分化走向普涨。

  

除了供给收缩这个大趋势,还有什么扰动猪肉价格的因素?

  

还有什么扰动?

  

  

(1)猪肉需求会不会下降?

  

我国对猪肉需求的总量变化不大,需求弹性不大,稳定在人均每年20kg左右,但是结构上有所变化,深加工率上升,肉制品占比提高。

  

冷鲜肉、热鲜肉、冷冻肉等初级肉产品的保质期不超过一周,不存在库存的概念;罐头、火腿等肉制品保质期在半年以上。相对于鲜肉,肉制品需求多了一层工业品属性,随着深加工率的提高,猪肉需求的弹性会上升,但需求的变化仍然是一个慢变量。

  

(2)进口会不会冲击国内猪肉价格?

  

我国猪肉进口占比在4%左右, 在中国猪周期高点的2007年、2011年以及2015年前后,进口量均有所上升。

  

总体上进口占比仍然较低,对国内猪肉价格的扰动不大,更多的是国内猪肉需求拉动国外猪肉价格:本轮中国猪周期的需求拉动下,CME瘦肉期货价格指数持续上升,由2018年8月的最低点44上升至80左右。

  

由于美国等国家猪肉养殖允许瘦肉精,进口猪需要提前6个月停止使用瘦肉精。预计2019年年中后进口量增加,将平抑我国猪肉价格上涨。

  

(3)政策上的扰动

  

政策上,3月以来连续三次冻猪肉收储(3月8日、3月13日、3月19日);3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要求加快落实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基本确立了猪肉价格低点。

  

总结来看,猪肉上行的趋势不会改变:但(1)猪肉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猪肉需求弹性增加;(2)猪肉进口将在2019年年中以后平抑猪肉价格上涨;(3)猪肉收储政策也会在高点平抑猪肉价格。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可能不及前两轮。

  

总结来看:

  

(1)猪瘟加速了产能去化,禁运导致价格分化。随着禁运逐渐解除,未来猪肉价格将从分化走向普涨。

  

(2)但猪肉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导致猪肉需求弹性增加;猪肉进口将在2019年年中后平抑猪肉价格上涨;猪肉收储政策也会在高点平抑猪肉价格。因而本轮猪肉价格的高点可能不及前两轮。

  

(3)根据油价模拟,CPI非食品带来的通胀压力并不大,以猪肉价格为基础模拟CPI食品项,最高点发生在二季度末,最高不会超过3%,如果考虑油价的大幅上升,4季度可能会有通胀高点。

  

(4)货币政策关注的是季度数据,CPI单季破3%的可能性更小,比特币购买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太大冲击;

  

(5)从需求-通胀的角度看,我国需求显著不足,从货币的角度看,M2和社融均处于低位,全局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此外通胀预期也有所下降;

  

(6)货币政策关注的不仅是CPI,还有PPI以及综合来看的GDP平减指数,由于PPI的大幅走低,今年的GDP平减指数中枢下移,实际上是给货币政策留出空间的。

  
","content_hash"!"e163b99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