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道区块链(全方位解读数字货币最大融资EOS,持有者你慌不慌?)
本文从EOS生态构成部分对EOS未来的发展进行全方位客观的解读,涉及三个部分。一、开发者背景BM以及背后的Blockone公司;二、DPOS机制中超级节点的运行机制;三、EOS生态中重要的社区支持成员。
EOS开发背景Blockone公司以及背后的领导者BM
block。one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比特币期货根据官网显示block。one专门研究高性能区块链技术的开源软件发布程序。它的第一个项目EOSIO是一个区块链协议,旨在支持安全数据传输和高性能分散应用程序,在2017年5月推出后,作为第一个面向开发人员的高性能区块链平台,受到了全球的认可。
以下三点是持有EOS的投资者需要明白的Block。one对于EOS的态度。
1、block。one为了避免法律上的责任风险,宣告对持有EoS无任何承诺及义务。
2、block。one只是EoS的开发方,宣告无责任运行及维护EOS主链的责任。(EOS主链是由“社区”自行启动)
3、block。one的创始人Daniel Larimer声明公司已有资金足以开发EoS项目(在ICO募集资金结束前),ICO所有募集的资金将作为公司利润,并且没有义务和计划用于未来EoS项目的开发。
EOSIO工程团队由Dan Larimer领导,Dan Larimer是革命性的委托证明(DPOS)共识机制的发明者。DPOS处理全球大部分区块链事务,并在2018年6月启动了EOSIO软件。BM除了领导EOS项目开发,曾经还领导了BitShares(比特股),steem的开发,
比特股(BitShares)是BM的成名之作。2014年,在整个虚拟货币行业仍在Fork比特币代码基础上做着微创新的时候,比特股携BM独创的DPOS共识机制,凭借让人咂舌的秒级交易速度一举成名,迅速成为当时漫漫熊市一颗璀璨的明星。
比特股1。0版本虽然创造性的发明了锚定货币,实现了秒级转账速度,但严格来讲,它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Bug不断,系统资源占用大,糟糕的用户体验让社区怨声载道。比特股开始陷入漫漫熊途。
于是,BM选择了整个行业投资者最忌讳的自救方案——增发。
BTS总量增发5亿,将DNS/AGS/PTS持有者权益强制合并。这次决策,导致了比特股社区的大分裂。大量社区忠粉出走,再也没有回来,大部分人迄今仍然对BM的决定耿耿于怀。“增发”也成为行业内比特股黑最常用的万年老梗。
2015年11月,在社区关注度甚高的调低交易费用的理事会投票表决中,调低交易费用的提案获得更多支持,以7:4击败BM。这是比特股分布式自治生态的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社区开始彻底掌握系统治理权。
于是,我们的技术天才、偏执狂又有些玻璃心的BM发表了一篇力作《why?why?why?》,带领我们回顾初心,并在随后宣布离开社区。
离开BTS后不久,BM就投入了他的下一个项目:steemit,继BTS之后,他又带来了更天马行空的创想,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社交和内容平台。
Steemit挑战Twitter/Facebook等媒体行业巨舰,用内容激励鼓励内容生产,用户可以根据评价情况赚取收益。Steemit沿用了比特股的底层技术:石墨烯区块链底层,在交易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能赚钱的内容平台,这一点很轻易地吸引了各类创作者蜂拥而入。最著名的例子,是TheAnarchast在steemit上发布的一篇文章,轻松赚到15000美金。
虽然steemit看起来发展还不错,但这并没有让BM那颗躁动的心安定下来。因为他早早就定下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使用自由市场的解决方案来保护一切生命、自由和财产。
2017年中,在steemit生态开始稳定下来的时候,BM在他自己的steemit页面上宣布辞职。
离开steemit,BM毫不犹豫地奔赴自己的下一站:EOS。
EOS是要做区块链行业的操作系统,为开发者提供底层功能,包括并行运算、数据库、账户系统等等。EOS可谓BM在技术和思想上的集大成者,它使用了DPOS机制,同时引入了宪法的概念,用于治理社区,还引入了仲裁的概念。看起来有点像三权分立的感觉。而高达百万级的TPS和超强水平扩展性,将在区块链技术史上首次完成对中心化服务器性能的超越。
BM之后是否离开,开发下一个项目,在这里先打一个问号?
DPOS共识中超级节点的运行机制
在DPoS共识算法中,区块链的正常运转依赖于受托人(Delegates),也就是目前的超级节点概念。超级节点的职责主要有:
1。 提供一台服务器节点,保证节点的正常运行。
2。 节点服务器收集网络里的交易。
3。 节点验证交易,把交易打包到区块。
4。 节点广播区块,其他节点验证后把区块添加到自己的数据库。
5。 带领并促进区块链项目的发展。
EoS的持有者并定义为EoS网络的使用权所有者,按照现在的说法持有1%的eos就可以使用1%的eos网络。
那么问题来了,EOS网络是谁提供的呢?是超级节点。超级节点凭什么要提供网络?因为每年会增发5%EOS,也就是第一年新增发行五千万个EOS,第二年新增发行5。5千万个EOS……依此类推,超级节点大概连续干10几年,也就赚到了十来亿个EOS,十年后,EOS的总额会增加到20亿个,后继持续增发。
所以我们假设网络的物理设施价值就是五千万个EOS,如果高于这个数值,超级节点就不会干了,相当于倒贴,花超过五千万EOS的成本,去赚五千万EOS,这种显然亏钱的事情,倒贴硬件、带宽成本,超级节点应该不会干。所以不管EOS是什么价位,这个网络扩大到5%的EOS代币价值的时候,就会停滞增长。
而持有10亿代币的用户,这个时候抵押进10亿代币,然后获得了这个价值五千万代币的网络的使用权,抵押品的5%的使用价值,比如我有一套房子抵押给别人使用,然后按房价的5%给我利息,这个好像说得过去。而且因为代币的筹码是分散的,10亿代币可能流通的也就是20%~30%,如按照抵押比率来算,而不是绝对比率,那么使用网络的性价比会高一些,当然,具体运行效果还得是看具体应用情况,毕竟现在还没有足够多的应用上线。
EOS主网上线,Bitfinex果然默默当选成为了21区块生产节点之一,排名还挺靠前,同时靠前交易所节点还有火币,不知道里面还有哪个是交易所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反正这些交易所节点不用做一句话的广告,最后默默地当选了,这才是大音希声啊。
这完全在预测的意料之中,DPOS对于交易所而言,是最有利的机制,在PoW时代,交易所还只是默默赚钱,而DPOS则将它们推到了舞台忠言表演。因为,绝大部分的散户都把交易所当成了钱包,这些币的DPOS权益,由交易所免费获得,默默当选毫无悬念。
币圈90%的流通币集中在交易所,势必造成POS/DPOS的权益集中到了交易所手上,已成定局。交易所获得这些权益的成本为零,按照自由市场竞争原则,零成本的生产者可以轻松淘汰掉其他高成本的生产者。未来21个eos节点,难保不会沦为21个交易所节点(间接或直接控制),其中某些超级大型交易所可以控制多个节点。这直接打击到以孵化项目为目的的节点的生存空间。
EOS生态中重要的社区支持成员
社区自治需要来自社区普通成员的支持,目前EOS上DAPP应用还很少,落地的应用目前来看根本还没有,用什么来支撑EOS价值和价格?
据IMEOS报道,截止6月28日14时50分,最新数据显示,EOSIO系统账户EOSio。ramfee收取RAM手续费高达54733。7136 EOS。在DAWN4。0中,RAM手续费是用于系统通缩,以抵消增发奖励带来的通胀。
难道是要靠RAM存储收费来支撑吗?现阶段还是难以对庞大的EOS生态作出有效的贡献,当然靠超级节点的炒作也不是长久之计。EOS生态节点至少50%以上是由散户炒客组成,为谋求利益而聚集在一起,追求其落地应用价值的鲜有人在。缺乏赚钱效应的EOS生态,该以何种方式来增加社区节点增持的信心呢?毕竟普通节点才是EOS庞大生态最重要的部分。
以上是对EOS组成部分进行全方位客观解读,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理性的思考。
","content_hash"!"595802d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