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一汽马自达凉了?南北一统,绝境求生,拉开合资车企之战序幕!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一汽马自达凉了?南北一统,绝境求生,拉开合资车企之战序幕!”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汽马自达凉了?南北一统,绝境求生,拉开合资车企之战序幕!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前几天,一汽马自达突然抛下炸雷,官博发表长文推送:正式告别中国汽车历史舞台。
早在几个月前,社长就写过一篇关于马自达危机的文章,当时最初的消息源是,预计6月会公开两马合并的消息。
不过那时的马自达还在辟谣,估计是具体细节没谈妥。
6月时爆出的长安马自达增资公示
等到8月24日,马自达株式会社官网就发布了“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的确切消息,并公布了具体结果,这套股权操作表述得比较复杂,简单描述就是:
中国一汽用一汽马自达的60%股份,以增资形式“兑换”了在新成立的长安马自达中5%股权,剩下由长安汽车和马自达各占股47.5%。
此后,原本的一汽马自达归属于新长安马自达和马自达本部共同所有,也会承担相应销售任务,但反正和一汽是没啥关系了。
经此一役,马自达彻底结束“南北内战”的自我消耗。
至少现在的马自达中国并没有宣告结束,但作为素来“叫好不叫座”、“键盘车友”的代名词,马自达南北一统后,就真能绝境求生吗?
事实上,真正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01. 马自达的三国杀
,”
1992年,成立72年的日本小众车企品牌马自达,在中国看上了一个由福特投资建设的工厂,位置就在刚刚立省4年多的海南。
急需工业支持的海南立刻把握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让合资品牌海南马自达迅速落地,也成功开启了那一代人的记忆。
当时,海南马自达甚至拥有产品的开发自主权!
可单薄的家底,让海马连生产资质都“搞不到”,产出的马自达929只能在海南岛上牌销售。问题一直持续5年之久,马自达总部也是急得焦头烂额。
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咱不能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吧!
终于,北方汽车工业的“带头大哥”中国一汽向海马抛出了橄榄枝,也拉开了这场“三国杀”的开局。
2001年,马自达拿出在日热销车型普力马,第二年,又拿出323,也就是大众熟知的福美来。
在一汽的成全下,海南与马自达这场美丽的邂逅,终于开花结果。
双方赚得钵满盆满,一汽当然也没少拿甜头,但这点儿利润,对于拥有大众、奥迪、丰田等众多“利润奶牛”的“带头大哥”来说,实是微不足道。
于是,一汽对两款热门车型提出“一车两用”、带到长春生产等要求。
可惜,海南汽车虽然也带着一汽头衔,但本质上是独立公司,对于“集团
太子爷”一汽轿车提出的要求,断然拒绝。
但没想到,先放弃的人,是马自达。
2003年,一汽轿车抢先拿到马自达6的生产权,或许当时马自达还抱着双线开花的美好愿景,因为“南北作战”的车企并不止它马自达一家。
大众汽车,分为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本田汽车,分为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
丰田汽车,分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
可能在当时马自达内部看来,一汽马自达和海南马自达,将会是马自达冲向一线大品牌的契机,而这场“三国杀”也终会消弭于中国偌大市场间。
但千算万算,却漏算了销量和车型的内讧。
不论是大众、丰田还是本田,都具备足够细分的车型数量和强劲销量,而当时的“南北马自达”却还要为争抢一款车型而打架!
这日子还怎么过?
与此同时,马自达还发现马自达6交给一汽后,它竟要负担两条经销商线路的巨额投入!
最终,在马自达的一番操作下,迎来“三国”内部的第一次和解——一汽海南马自达成立。
大约是看出了“三国模式”注定不稳,马自达进一步要求一汽海马和一汽轿车的销售权合并,同归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并且要求一汽海马在这条“新渠道”上仅占少数股份,还要交出采购权和国产化权。
这要求,就差指着鼻子让某一方出局了。
2006年,合同结束,海南汽车宣告退场,马自达如愿以偿成为三国杀的胜利者,带着一汽马自达横空出世。
但上天赐予的一切,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新的猎杀,开始了。
02. 一马难当先,坏在“根基”
,,
2006年,马自达6热销全国的同时,长安福特马自达悄然诞生。
这是一场暗藏于马自达内部的“角力”,不过此时还沉浸在上一场“三国杀”获胜的喜悦中,马自达并没有察觉到一汽马自达的危机,甚至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一汽马自达与一汽海南马自达的区别。
但随着车越买越多,事情开始渐渐不同。
马自达后终于意识到,被抛弃的“糟糠之妻”一汽海马是拥有自己工厂的造车企业,而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公司,却是一直由一汽轿车代工。
且不说利润无形中被代工厂剥掉一层,单就是自家闷头苦研多年的技术也是白白交给一汽,甚至有不少网友都觉得“一汽奔腾和马自达6神似”、“红旗的横置平台也有参考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平台”。
就在马自达试图反抗时,又发现上了更大的“当”。
一汽马自达股比分配是一汽轿车56%、一汽集团4%、马自达40%。
也就是说,马自达不止说不上话,甚至连一汽集团都没搭上,反而只是“小弟的小弟”,比丰田、大众还低上一级!
用不专业的金融学名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孙公司”是也。
而此时,潜藏在马自达内部的势力出手了。
故事真要说起来,可能得从美国金融界“定期收割”各国开始,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后,很快沦为华尔街大鳄们的“韭菜”,一场金融泡沫破碎,险些要了马自达的命。
是福特及时伸出援手,当然,作为回报福特在马自达内部拥有33%的巨额股权。
这,几乎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比例。
果然,福特还将马自达并入了自己的产品线,成为不是“子品牌”但近似“子品牌”的存在。
更不巧的是,福特虽是美国汽车巨头之一,但在中国销量并不是很好,甚至有不少人常把它和国产品牌北汽福田混为一谈。
尤其是在一汽马自达成立的前一年,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销量仅为6.1万辆与1.8万辆,反而是马自达这个“养子”以一敌二,销量达13.4万辆!
此时,要福特让出马自达这头“利润奶牛”,交给一汽马自达,简直是痴心妄想。
为此福特当机立断,在2005年就抢先注册,将马自达爆款车型马自达3划入长安福特生产序列。
不知是否作为交换,2006年2月,福特让出了长安福特15%的股权给马自达,并同意自己生产、一汽马自达负责销售。
本来,这场三国争雄到此算是和平解决。
但没想到短短两个月,长安福特马自达便停产马自达3并再次要求销售权,此后一年多事件才得以平息,但畅销全球的车型马自达3也错过了争夺中国市场的最好时机。
而这段畸形的关系,一直到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中濒临破产的福特甩出马自达33%股份时,才得以结束。
然而,这一次马自达已经在数轮厮杀中学聪明,走出困局后的第一时间就和长安合资了自己的、完整的,长安马自达。
而此时,一汽马自达站在了曾经一汽海南马自达的尴尬地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一汽马自达在销量日渐下滑后,终于让马自达如愿以偿地归于一统,但真正的危局并没有解除。
03. 马自达们真正的战争
2016 年 - 2019 年,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连续 4 年销量破 200 万台。
合资企业响当当的名头、第一的销量、优秀的福利待遇,让上汽大众一度成为汽车专业毕业生的梦中情“厂”。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放弃到手的好工作。有媒体报道称:研发部门大概走了30%,有些热门行业甚至达到50%,有些是领导带着整个团队跳槽。
还有人表示,很多岗位进去半年,就算是老员工了。甚至有报道称,上汽大众旗下斯柯达品牌因暂停车型研发工作,内部梳理品牌定位和发展方向时也有不少人内部转岗或者离开。就连全新组建的上汽奥迪,也有将近 1/4 的离职率。
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不排除新能源汽车热潮中,新势力大肆挖人、车企间人才竞争激烈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合资车企,不再是优秀人才们唯一的选择。
而人才的争夺,也仅仅是这场战争的冰山一角。
2021年7月,国产新车销量已经超过64万台,同比增长20%,而合资车的销量却优势不大,甚至在很多车评人眼里,已经沦为陪跑。
或许,曾经马自达的内部问题得以在“统一”中解决,但现在的中国市场,却早已不是曾经外资品牌尽情收割的猎场。
普罗大众眼中,戴在合资车企头上的金冠,正逐渐淡化。
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的觉醒,才是整个战局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场民族品牌意识苏醒之战,才刚刚开始。
接下来,合资车企们还要面对更多、更难的硬仗。
曾经和他们并肩、甚至是依靠他们才能发展的北汽有了极狐,东风托举了岚图,上汽全力以赴打造智己汽车……
新崛起的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们,也各有奇招。
固然,他们目前在造车这件事上还不够完美。
但,这,才是合资车企们真正要正视的战斗。
这,也才是外资车企们真正要重视的未来,中国车企们的未来。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一汽马自达凉了?南北一统,绝境求生,拉开合资车企之战序幕!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