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字节最近一笔投资让1个500亿赛道浮出水面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字节最近一笔投资让1个500亿赛道浮出水面”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字节最近一笔投资让1个500亿赛道浮出水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铅笔道,记者 | 林森,编辑 | 吴晋娜
字节跳动的一次投资,又让一个500亿赛道再次浮出水面。
近日,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好心情”完成2亿元融资,由字节跳动领投。据了解,这是国内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最大一次单笔融资。
心理健康行业虽然不被大家熟悉,但是市场需求却很大。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发病人群和医疗服务需求人数达2.5亿人。
需求背后,却是医师供应端的资源不足。临床精神科心理科的执业医师仅4.5万名左右,相当于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美国是1000人,相差50倍。有创始人也曾对铅笔道表示,“纵使我国已有95万+心理咨询师持证者,能够提供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人数不到1%。”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心理咨询业市场规模为480.4亿元,同比增长10.92%。对比同期美国心理健康市场,其规模为1160亿美元,增长率14%,国内心理健康行业,还有很大向上空间。在2020年之前,很多心理赛道的项目也受到资本欢迎,北极光创投、梅花创投等都曾下注。
字节的投资,虽然让行业有了回温迹象,但心理健康行业的一些乱象却始终存在,比如,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浑水摸鱼的培训机构……
相对于赚块钱,业内更应该想想如何规范行业标准,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信任,才不至于让好事变坏事。
字节有了“好心情”
字节跳动,又“动”了。
字节跳动花费数十亿收购Pico的热度仍在,近日它又把钱撒向了心理健康领域。
几天前,国内精神心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好心情”完成2亿元的C轮战略融资,字节跳动正是领投方。此外,复星健康、德诚资本、兴富资本等机构也参与跟投,好心情老股东通和毓承、KIP中国超额认购。据说,这是国内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最大一次单笔融资。
在外界看来,字节此次入局,既合理,又意外。
合理是因为,字节布局医疗是众所周知。去年10月,字节推出小荷医疗,正式进军医疗行业。目前,字节已经7次投资医疗项目,今年9月更是连续3次出手。继好心情之后,美诺润家和爱瑞奇迹也被其收入囊中。
意外是因为,这是其首次押注心理健康这个看似冷门的行业。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是字节投资最旺盛的一年。天眼查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战略投资部投资动态为125次,而2021年就有49次。
公开资料显示,好心情成立于2015年,聚焦中枢神经的精神心理健康领域。目前,旗下有好心情互联网医院和好心情线下诊所。
好心情的起点很高。公司刚成立,就获得了上市公司恩华药业的5000万战投。在2016年,创始人陈冠伟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解释这次合作的原因,“恩华药业在中枢神经领域近30年的经验吸引着他,它们在国内精神科和神经科领域掌握巨大资源。”
天眼查显示,目前好心情股权结构还未发生变化,恩华药业占股28.2%,仍是第一大股东。
此外,好心情的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的加持,算上此次融资,好心情已融4轮,约数亿元。
好心情历年融资情况
经过6年的发展,好心情注册用户已超过400万人,精神心理科医生注册总数超过3.8万名,占国内总数的80%以上。在2016年底,陈冠伟曾告诉铅笔道,当时平台注册用户仅80万。依此计算,用户量5年增长了5倍。
用户快速增长背后,是行业的需求。在创立好心情时,陈冠伟就看到“国内精神心理领域市场较大”。
“大晚上想预约挂号,医院都没有精神科心理科和睡眠科,太崩溃了。”“连下个星期都被约满了,现在都市人都活着的这么痛苦么。”网友们的表达,真实反映出国内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供需缺口之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精神心理疾病发病人群和医疗服务需求人数达2.5亿人,而临床精神科心理科的执业医师仅4.5万名左右。有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每百万人口仅有20人能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美国是1000人,相差50倍。与此同时,国内80%的综合医院没有精神科,同时抑郁症患者门诊量却每年增长20%。
另外一家心理赛道的项目——抑郁研究所创始人任可也曾对铅笔道提到,“纵使我国已有95万+心理咨询师持证者,能够提供提供专业咨询服务的人数不到1%。”
心理健康“再”升温
需求缺口大,也意味着市场潜力大。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心理咨询业市场规模为480.4亿元,同比增长10.92%。对比同期美国心理健康市场,其规模为1160亿美元,增长率14%。这意味着国内心理健康行业,还有很大向上空间。
同时,在线下精神和心理健康服务不足时,很多创业者看到线上这个突破口。陈冠伟就认为,精神和心理科不需要设备和化验,能够线上完成,而且适合医生对病人长期服务。
在此背景下,许多国内精神和心理线上服务平台冒出,也被资本看好。据铅笔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20余家和心理健康相关的企业获得过融资。
在这些企业中,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种,有医院资源的线上医疗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问诊、复诊开药等,还能对接线下医疗资源,为用户提供线下的心理咨询和诊疗。好心情就属于此类。
第二种,线上心理咨询以及咨询师培训平台。以壹心理和简单心理为例,此类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心理咨询师资源,还提供免费和付费的线上心理科普文章。此外,此类平台还提供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
第三类,情感倾诉、咨询类。此类平台弱化心理健康服务属性,主打社交属性,为用户提供倾诉空间和倾诉对象。比如松果倾诉等。
回顾心理健康相关的融资事件,会发现大多发生在2015年到2019年间。不乏明星机构的参与。
简单心理曾两次获得真格基金和华创资本的投资;壹心理也被北极光创投两次押注,其股东中还有头头是道投资基金以及赛富投资基金的身影;梅花创投先后投资了抑郁研究所,以及主打线下心理健康门诊的泊恩医疗。
但是,这股融资热潮却没延续到2020年后。据动脉网统计,相比2019年,在2020年之后,国内心理健康行业融资项目数量出现了明显降低,很难听到心理项目融资的消息。
有两家知名投资机构先后对铅笔道表示,“以前是合伙人在看,现在很久不关注了。”“投资人没有垂直在看这个赛道的。”
业内人士认为,投资的冷却,大多和疫情带来的影响有关系,投资方弹药有限,会更加谨慎和理性,大多数心理项目都偏早期,不确定性太高。
然而也有从业者认为,此次好心情的巨额融资,或许能让在投资界遇冷的心理健康行业再次站在高光之下。
行业道阻且长
在一个行业被看好时,一些乱象也不容忽视。
提到心理健康行业,心理咨询是最常见的项目。心理咨询往往价格昂贵,已接受心理咨询两年的Jason告诉铅笔道,常见的心理咨询一般是50分钟一次,价格在400-800元间,一些督导级别的心理咨询师价位能到1000-2000元。“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可能需要好几年。”
在外界看来,心理咨询师只要聊聊天就能时赚几百元。这种看似“容易”赚钱的工作,就吸引了大批并不专业的人员。
“某些老师不专业,想发不义之财到飞起。”
“跟答辩导师一样高高在上,毫不共情,甚至长篇大论扣帽子‘抑郁’‘焦虑症’,还趁乱推销课程的人。”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字节最近一笔投资让1个500亿赛道浮出水面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