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

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

TA虽有柔弱惹人怜的名字,

但实际上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眼病。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

每个人都是TA的目标,

常常表现为:

一人得病,全家“中招”。

TA就是“兔子眼”,

又叫急性感染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护理部

胡柏奕为我们讲述

和“红眼病”有关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红眼病”

“红眼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其中一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在感染后几小时内就可发病,并可在一定范围内暴发流行,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该病的症状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且有异物感、烧灼感、痒、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假如感染了角膜,甚至可能对视力造成影响。

“红眼病”的感染途径

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尤其是在夏秋季(6-10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沿海城市天气湿热,利于病原体繁殖,易于感染急性结膜炎。

“红眼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接触,由于结膜外露易受外界各种微生物等刺激,产生炎症。例如通过被污染的双手、毛巾等直接揉搓眼睛感染。

二是间接接触,如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接触患者使用过、未消毒的公用物品等。

五大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用流动的水勤洗脸、手;不用手触摸眼睛、搓脸等;不与他人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和治疗使用过的眼药水、医疗器具等。

2.公共场所要做好消毒工作,特别是公用的水龙头、电梯扶手、门把手、电话、玩具、键盘等。

3.游泳时,要戴个人专用游泳眼镜,在疾病流行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4.患者应适当隔离,避免到酒店、商场等公共场所和娱乐场所,严禁前往公共泳池游泳,以防传染他人。

5.发现结膜炎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规范诊治。

四个治疗的注意事项

立即隔离

一旦发病,患者应立即隔离,防止传染给他人。同时,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毛巾、脸盆等物品,勤滴眼药。

积极治疗感冒

治疗期间,若患者同时出现咽痛、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应积极系统治疗。

勿包扎眼睛

眼睛的分泌物多,且易积聚在结膜囊内,此时千万不能用纱布、眼罩包扎眼睛。因为包扎后,眼内温度、湿度增高,反而促进细菌生长,且分泌物不易排出,使得炎症加重。

正确滴眼药

要把眼药滴在眼结膜的穹窿内,用以治疗结膜或角膜炎症。由于穹窿间隙很小,再加上眼皮会不停地眨动,眼药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因此将不同的滴眼液分散间隔使用比同时集中滴数种眼药水效果更好,每隔1小时或2-3小时使用一种滴眼液。

滴眼药时,可以扒开下眼睑后滴药,把眼药水滴入下穹窿,在上眼睑活动时自然就会把药水涂满结膜。仰卧(或者脸向上)可以帮助眼药水在结膜囊内停留更多时间。上眼药膏也是同样的体位,扒开下眼睑结膜,将药膏涂进结膜,然后使结膜恢复原态。

科普来源:

《上海大众卫生报》

更多阅读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一人得病,全家“中招”!警惕这个传染性极强的眼病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