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

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

鸿海集团的创办人郭台铭有个宏观的 “半导体梦”,而这个梦想的实践者由现任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来实现!

随着鸿海浮上台面收购旺宏旗下的 6 寸厂,切入碳化硅、电动车元件生产制造后,鸿海的半导体业务以第三代半导体与电动车两大领域主轴确立,更象征在“后郭台铭时代”,迎来转型的全球电子代工龙头鸿海也早早上车。

在今天下午举办的 SEMICON Taiwan 2021 功率暨光电半导体周 “NExT Forum” 论坛上,鸿海半导体事业群总经理陈伟铭围绕鸿海车用半导体的布局及进展发表演讲。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NExT Forum 活动由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和鸿海研究院共同举办,此举被视作鸿海研究院自今年 1 月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大规模发声。

陈伟铭今日在论坛上首度透露鸿海的第三代半导体发展规划。他是鸿海半导体事业群总经理,毕业于台湾清大材料系,曾任职于台积电研发副处长、新日光能源科技副总经理,以及 Motorola Austin Texas 工厂。

陈伟铭表示,鸿海最新投入的 6 英寸晶圆厂将生产碳化硅 SiC 与 MEMS IR(红外传感器件)的产品。除了供应电动车,公司的碳化硅 SiC 还将供应民用太阳能逆变器、充电桩、工业用马达等。与此同时,鸿海研究院也会同步研究氮化镓(GaN)。

新购入的旺宏 6 英寸厂布局在整体供应中,扮演实现 EV 关键零组件的重要角色。台湾供应链由新购的 6 英寸晶圆厂切入,元件电路设计以及模组系统都有合作伙伴。具体而言,未来 6 英寸厂将负责碳化硅 SiC 制造,鸿海研究院主攻 SiC 器件电路设计,MIH 联盟则设计模块系统。

红外传感器件方面,已经在集团内部完成仿真阶段,目标领域包括智能建筑、工控、医疗检测、以及电动车 L4 至 L5 等级的夜视系统。据介绍,鸿海研究院也会平行展开氮化硅 GaN 的研究。

陈伟铭也透露集团在 2016 年成立 S 事业群专攻半导体的原因。

他表示,鸿海当前有六大事业群,成立S事业群专攻半导体除了顺应世界潮流之外,集团每年采购超 500 亿美元 IC 芯片,占到世界半导体 IC 营收的 11%,与集团有关系的超 500 家企业也多和半导体相关,也是鸿海布局于此的原因。

汽车以往以硬件为主,半导体占整车成本不足 1%。 Gartner 数据显示,随着汽车朝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演进,电子组件占到整车成本 35% 左右,到 2025 年整车半导体价值约为 716 美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鸿海在半导体产业上下游都有相当的投入,聚焦电动车用半导体的关键原因。

MIH 平台直击传统汽车产业痛点

陈伟铭表示,传统汽车产业非常封闭,进入门槛高且量少,由 IDM 厂商主导 IC 供应。他也认为,最近的汽车芯片缺货就是供应链不透明的结果。鸿海将以往的成果注入 MIH 平台,致力于解决封闭的问题。

MIH 电动车开放联盟是鸿海集团于 2020 年 10 月成立,目前有超过 1500 家企业加入。今年初,MIH 发布第一代电动车开发者工具平台 “EV Kit”,提供包括自驾系统业者一起进行产品开发,包括目前电动车主流的自驾相关科技、ADAS 相关配套等,都被涵盖在 EV Kit 的平台内,借此缩短业者设计开发的时间,降低开发电动车的门槛。

EV Kit 在设计阶段就公开规格,让半导体业者测试车用方案,这可以增加参与者,鼓励创新并为出海口提供认证的开放平台。

他也指出,传统汽车产业有着开发期长、开发费用高、车厂封闭三大痛点,使得台湾制造厂对此领域着墨较少。通过开放技术规格,共同建构电动车软硬件开放生态,可以帮助客户减少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开发费用,把电动车开发时间从 4 年降到 2 年,并解决单一公司资源不足的问题。

陈伟铭重点介绍了鸿海的车用半导体策略,公司将布局智能网关、智能驾驶及智慧座舱三大领域,车用微控制器 ECU 采用台积电制程。

陈伟铭表示,台湾在晶圆代工和封测领域全球第一,车用半导体营收占比却不高。相信随着台湾 IC 业者大举进军车用半导体,EV 会成为台湾未来的成长动能,串连起台湾与国际上下游的 MIH 平台也会对此有所贡献。

从今年二季度的法说会上,鸿海透露的数字可以看出其在电动车领域已经见到业绩成长。

鸿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今年来自汽车零组件的营收贡献就会超出 100 亿元,呈年增 40%,且明年成长速度还会更快。

另外,鸿海也与被动元件供应商国巨合资成立的国创半导体,布局小 IC、类比 IC 等产品,这些小 IC 是鸿海集团的家电部门大量需要的零组件。

刘扬伟曾指出,国创 2025 年营收目标为新台币 500 亿元。据了解,鸿海集团一年半导体的消耗量就超过新台币 500 亿元,意思是国创光是做鸿海集团生意,营收规模就可以快速成长。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鸿海集团车用芯片两大方向:碳化硅与电动车夜视系统红外传感器件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