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

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

大家好,我是吉米妈,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的创始人之一。这个公号是由我和图图妈、啾啾妈,三个北大毕业的二胎妈妈创立的。

2017年图图妈、啾啾妈都生了二胎,决定要共同把教育老大、养育老二的经历心得分享出来,和更多妈妈一起成长。

三年级,每天因为学习和妈妈打响无声的战争,3岁的老二吉米天生自带求生欲,爱好是吃,每天的功课是:翻冰箱。我家日子过得“风生水起”,但老大老二总是不一样的。

我们坚持传递“70分的妈妈,90分的自己”的育儿价值观,先爱自己,才能更爱孩子。

我生了两个男孩,老大小张小学

今天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家在今年春节期间,发生的种种乐事,会给大家好好讲一讲二胎家庭的生活,男孩女孩的区别,男孩妈妈的“心酸”。

在我们的公众号上,你能看到:

* 科学又有温度的育儿知识;

* 实用有趣有品质的生活分享,包括家居装修、生活窍门;

* 数百篇育儿干货文章;

* 北大妈妈的教育态度和生活智慧;

* 以及平衡职场和二胎家庭的方法。

欢迎关注!可以围观一下三位二胎妈妈在育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公众号是我们的第七个孩子,而现在三胎政策来了,所以在未来的某年,可能真的会迎来三个妈妈葫芦娃,三个妈妈八娃过海,三个妈妈九子不同。

所以这样的“大家庭”得多热闹,多好玩,未来可能会有3个妈妈9个娃和27个孙子孙女吗?想想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本文来自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为了让大家都过一个欢乐祥和中国年,我提前一周开始督促小张写作业:

该写的总得写,写完了不就得了吗!

你们班同学古诗都打卡了,你怎么回事儿?

用废旧物品做一个春节礼物,年就要来了,你还不做?

是不是又好几天没摘抄好词好句了?补吧,不然越欠越多……

小张表示自己因为准备过年心情十分激动,以致没有办法学习。

他说:妈妈,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想到要过年了激动地心都在颤抖,导致手也颤抖,所以我可能写不了作业了。

手抖?那你可能要半身不遂了。我们去医院吧!

那倒不用,我玩没事儿。

每次听他这么说,我就气不打一出来,越想越气,我“啪”的拍了一下桌子。

然后觉得自己的小拇指可能断了。

我气急败坏的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自己手指头下的乐高块儿:

这是谁放的?为什么玩完的玩具不放回原处?

系我!

吉米理直气壮。

然后,他们兄弟两个看着呲牙咧嘴的我,竟然会心地笑了。

这种默契,像是很多很多年后他们共同决定给我拔管之前的一次联合行动。

往年过节,我姐她们一家都会从香港回来。

我们年三十儿的时候,都会去他们家大聚会。

今年因为疫情,他们回不来了。

我早早的就和我妈联系:

您和我爸来我们家过年吧,从三十儿住到初五,咱们热闹热闹!

我妈说:行!岁数大了,真是喜欢热闹了。

大年三十儿一早我爸妈就大包小裹的来了。

他们进门的时候我正在叫小张起床,吉米因为不刷牙正在哭闹。

我和老张手忙脚乱的,难免吼两句。

我爸板着脸,一本正经地教育我:

你们不能这么管孩子,你得有方法,得耐心。

吉米,姥爷告诉你呀,不刷牙可不行,有小虫子……

吉米高亢的哭声淹没了他,而且一波高过一波。

我爸败下阵来。

好不容易两个孩子都吃完饭了,他们进入了日常打闹环节。

拿着刀枪追砍,抢玩具,厮打……

一整天,几乎没有一刻安宁。

大年三十儿晚上,快十点了,吃过饺子。我爸突然起身:

那个,我忘带糖尿病的药了,我就不住了。

我妈说:你不是带了吗?

不够,有一个很重要的我没带。

我爸特别坚持,老张喝了酒没法送,我只好给他打车。

三十儿晚上,打了半小时,只有豪华商务车应答了,4公里,花了我100多块。

我妈送我爸出门时,我听到我爸嘀咕:不行,待一天我心脏不舒服,心悸。

大年初一,面对日常厮打的两个男孩子,我终于又出嗓了。

我让小张不要总是招吉米,春节不用学习,但是每天要读的书一本不能少。

自然,小张是磨磨唧唧的,继续玩他的。自然,我的声音是越来越洪亮的。

我妈又说了:你不能总这么大喊大叫,你好好说,好好说,他们能听懂。

你出去吧,我来!我是三十多年教龄的高级教师。

结果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我妈是这样的。

小张是这样的。

大年初四,中午吃完饭。我妈突然起身:

我一会儿就走了哈,哎呦,这几天我这脑袋嗡嗡的,心突突突跳,我别再犯了病。我走了,回去好好歇歇。

我们岁数大了,倒是喜欢热闹。但是你们家也太热闹了!

吉米大野狼似的哭,我听得头疼。

他们两个在我眼前晃,我头晕。

四天前让我耐心,别喊叫,要讲究方法的两位超过30年教龄的老教师,都跑了!

大年初五,我约我妈去看《你好,李焕英》。

最近各大机构号的文章都是“被这部电影深深感动”,在现场我竟然没怎么掉眼泪,我觉得自己特别没人性。

我和我妈说:妈,你们这代人真挺不容易的,我给您买俩包吧。

我妈说:我觉得我还行呀。但在你们家这些天,我觉得你挺不容易的!包不用买太贵的。

我继续渲染气氛:妈,您那会儿养我们,也挺费心吧?

养孩子哪有不费心的!但是你和你姐真的挺听话的。

你那会儿,哎呦,课间就把作业做得差不多了。回家上厕所的功夫,都搬一个小板凳放马桶前头写作业。

那我晚上干嘛?

你背课文,你从第一课背到最后一课。

我没有不爱学的吗?

你不喜欢美术课的手工。那会儿你的手工都是我给你做的!

妈,您是不是太幸运了!

嗯,跟你比,我真是挺幸运的。我没养过男孩,真不知道这男孩儿怎么都这样呀!油盐不进,没脸没皮呀!

你真不容易,你别给我买包了,你给自己买一个吧!

不光是我,好多养男孩的妈妈,面对着上蹿下跳,一分钟不闲着的小男孩,都会有一个困惑:

为什么他们那么喜欢玩!

什么自主学习,什么主观能动性,在小男孩身上都不!存!在!他们只有玩!玩!玩!

我曾经在水木看过一个帖子。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又觉得颇有道理:

“育儿书,凡是以女孩为例子的育儿书,都没有看的价值,例如***胜过***,**女孩**婷,之类的。

这类妈妈只不过因为孩子是女儿,碰到了一个天生自律,要强,听话的好女儿。便吹嘘自己的教育水平,其实和她的教育根本没关系。这种自律的好女儿,只要不生在一个感情破裂和离婚的家庭,最后的发展都没问题的,根本不值得吹牛和写书。

如果给她一个ADHD和多动症的顽劣儿子,而不是天生自律的好女儿,估计她就傻眼了,也写不出***胜过***这样的吹牛书了。”

网友的评论更逗:“训犬就要训最烈的犬” ……

我现在就在干这个事儿,而且同时训两只。

不过我妈说,通过这几天的观察,发现我和之前比心态平和了许多,貌似也看开了许多。

我说是呀,男孩难养,不服不行。自己生的,不认不行。

我越来越体会到男孩的上蹿下跳不专注,攻击性强爱冒险,情商不高沟通差,不爱学习就爱玩,真的是和他们大脑发育水平以及激素分泌有关,科学不信不行。

不过小男孩的妈妈真别着急。一开始小男孩就是慢点儿,难点儿,让你瞧着想踢两脚点儿。

但是慢慢地慢慢地,要么他们变好了,要么你习惯了,总之就没那么难了。

你瞧,这不还有一周就开学了吗!

加油,补作业七天倒计时。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但给男孩妈妈的是一盒黑巧,100%那种,又苦又涩。

给两个男孩妈妈的是两盒黑巧,你说巧不巧!

但是别怕,黑巧吃了不胖人,还可以锻炼意志品质!

没有一个人可以逃过TA应该做的事儿。

小时候我妈给我做手工,现在我给我儿子做手工。

小张那个送给妈妈的“变废为宝“的春节礼物,我给自己做好了。

我还有一个重大发现!看《你好,李焕英》的时候,嗷嗷嗷哭的男的特别多,我身边一个男的哭到上气不接下气,估计小时候没少干把妈气半死的事儿。我们女的相对就克制很多,从小就问心无愧。

好了不多说了,我看着小张疾书一晚上了,困了!

可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客厅有一点儿声儿,他就能窜出来问我:谁呀?什么呀?怎么了?

他到底是专注还是不专注呢!

你要说他不专注,他有点儿声儿就能听见!

男孩还有一个特点,不喜欢做重复性强的事儿,比如学习;他们喜欢刺激的,比如被我骂一顿。

- END -

三个妈妈作为非常懂二胎妈妈的公众号号主,关注她们,你还能看到精彩有趣的二胎家庭实录。

看三个妈妈是怎么平衡老大和老二的关系,以及,如何让自己“活得更长”。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养男孩和养女孩的不同,这六个孩子的妈妈告诉你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