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vivo X70系列发布:V1芯片、蔡司助力持续突破移动影像天花板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vivo X70系列发布:V1芯片、蔡司助力持续突破移动影像天花板”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vivo X70系列发布:V1芯片、蔡司助力持续突破移动影像天花板
如今,手机影像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触及基础硬件天花板了,手机厂商们依靠更大的底、更广的角、更多镜头数量来提升影像实力已经变得很普遍了。继定制CMOS(图像传感器)、植入微云台、联手光学巨头蔡司之后,vivo又在寻找新的影像发力突破口。
9月9日,vivo发布年度影像旗舰系列vivo X70、X70 Pro、X70 Pro+,售价3699元起。受外界关注的还有vivo首款自主研发的专业影像芯片——“V1”,也在vivo X70系列中首发,此外,在去年与蔡司联合影像创新技术深度结合之后,vivo与蔡司再推出超高透玻璃镜片、蔡司3D-POP虚化效果、蔡司自然色彩等功能。
与此同时,vivo微云台也迎来了第三次升级。这次,新一代的超稳微云台采用了大底微云台三主摄解决方案。其中,X70 Pro+配备4800万像素的超广角微云台主摄IMX598定制传感器,拥有5000万像素超大底主摄外,还独家定制IMX766V传感器,作为专业人像主摄,可以达到f/1.6的大光圈,具备OIS光学防抖。值得注意的是,X70 Pro+也配备了5倍光学变焦、60倍超级变焦的潜望式超远摄,是一款全四摄光学防抖手机。
一直以来,影像方面都是vivo X系列的亮点之一。这次,vivo再次突破手机影像硬件天花板,除了继承和升级微云台、蔡司光学镜头之外,自研V1芯片亮相,或许将让vivo X70系列的影像表现与同类竞品拉开巨大差距。
而配置方面,vivo X70 Pro+搭载的是高通骁龙888 Plus处理器及三星E5 LTPO超感自由屏支持120Hz超感屏;vivo X70、X70 Pro搭载的则是三星Exynos 1080旗舰级处理器及120Hz超感屏支持240Hz触控采样率。
V1影像芯片助力
作为vivo年度旗舰机型,X70系列在体验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年度旗舰芯片、超感自由屏、立体声双扬声器、大体积X轴线性马达、IP68防水防尘、50W无线闪充等旗舰配置一次性拉满。
实际上,在X70系列发布前,V1就因作为vivo首款自研芯片热度被空前推高。据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介绍,V1芯片是一款专业影像芯片,开发历时24个月,投入研发人力超300 人。
那vivo 为什么要自研芯片呢?
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人们对于复杂场景下的手机影像效果具有越来越多期待,人们不仅希望手机影像可以在常规场景下满足创作需求,而且希望在其能在更加恶劣的、个性化场景下也能获得好的拍照体验,此外,随着视频拍摄的流行,也给手机拍摄带来了新挑战。
在近日的vivo影像技术分享会上,vivo影像算法总监杜元甲介绍到,过去,手机用一秒钟拍摄一帧内容,现在,随着视频拍摄的流行,一秒钟拍摄却需要计算30帧的画面,除了运算密度的提升,手机影像功能还面临能耗下降的问题,这也倒逼手机开发者需要寻找更适合大运算量、高速处理的方式。为此,vivo决定采用定制化芯片与主芯片软件算法协作的方式来释放主芯片的功耗负载。
据悉,V1是vivo主导开发的服务高速计算成像的的专业影像芯片,是一颗全定制的特殊规格集成电路芯片。在整个影像的系统设计中,V1可以搭配不同主芯片和显示屏,并与主芯片SP之间采用高速双向互联,以极低延时进行数据交互,起到了扩充ISP高速成像算力,释放主芯片ISP负载的作用,同时服务用户在预览和录像的需求。
杜元甲表示,区别于CPU、DSP这样的通用、半通用运算处理器,专业定制芯片在处理特定任务时具有高性能、低延时、低功耗的特点,面对大量的复杂运算,V1芯片通常相比DSP和CPU在能效比上有指数级的提升。
据其举例,假设CPU是一个什么都会的综合业务员,不管什么业务,不管有没有预约,他都接下来,然后按照自己的轻重缓急去办理 ;GPU和DSP则是根据业务类型让一部分人预约办理,但复杂的业务还是要交还给CPU之类综合业务办理,这样就比CPU自己办理要快不少;而V1芯片则会给所有人明确业务类型、分成小组,通过多个专门办理业务的柜台同时处理,这样效率便有了大大的提升,在既定的业务下,V1既可以像CPU一样高速处理复杂运算,也可以像GPU、DSP一样完成数据的并行处理。
据悉,V1创新算法将辅助并强化主芯片的夜景影像效果。在影像算法上,特别是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视频和预览算法,画面数据从感光器都是排着队,一针一针进入管道的,而这种业务就非常适合V1的处理逻辑。而V1虽然是一颗移动影像芯片,但却有着桌面处理器的数据吞吐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芯片还具有能力越强、能耗越低的特点。
手机影像再破天花板
去年12月17日,vivo宣布与蔡司成为全球影像战略伙伴,并成立vivo蔡司联合影像实验室,为vivo X60系列带来了Vario-Tessar(天塞)镜头、T*镀膜等专业影像体验。
这一次,在X70系列上,除了有V1芯片的助力,vivo与蔡司进一步深度合作,直接采用了玻璃镜片。
众所周知,相较塑料镜片,玻璃镜片有着天然的低色散优势。在手机上采用玻璃镜头,相比塑胶镜头工序复杂,工艺步骤多,良品率低,同时由于玻璃镜片的材质特性,外观点伤、发雾不良的情况高于常规纯塑料镜头。
vivo光学器件总监朱盼盼就介绍到,vivo的工艺步骤多达11道,每100片中才能挑选约60片良品,整体生产良率较前期一直较差、成本较高,这也是很多厂家没有大规模使用玻璃镜片的原因。
不过,这一次,vivo投入巨大研发成本,与蔡司团队经过多轮验证,最终克服了工艺、良品率等技术限制,在手机上实现了高规格玻璃镜片。此外,vivo还在X70玻璃镜片上引入了SWC 镀膜技术和ALD 镀膜工艺能有效改善炫光和鬼影的问题。引入色素旋涂技术,从而解决夜景拍摄时路灯会出现的花瓣鬼影问题。据悉,ALD 镀膜工艺技术是vivo在业界率先发布、也是目前为止行业领先。vivo 也是国内应用色素旋涂技术的厂商。
除了影像芯片、光学器件,vivo X70在软件算法上也实现了突破。
从 vivo 与蔡司过往的合作中,我们可以看到,vivo在借鉴蔡司的审美,继在X60系列人像拍摄中加入了 蔡司Biotar 镜头风格后,X70系列再次借鉴蔡司经典镜头,又加入了模拟广角镜头的蔡司Distagon滤镜、模拟标准镜头的蔡司Planar滤镜以及模拟长焦镜头的蔡司Sonnar滤镜。
专业摄影更倾向于使用自然色彩,因为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后期创作,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完全自然光下实景拍摄,近景或者远景图片几乎不失真。受经典蔡司镜头的启发,这些性能特点也被vivo蔡司联合影像系统逐一还原。笔者注意到,在X70系列上,vivo与蔡司还联合推出了蔡司自然色彩,满足了专业用户对色彩的需求。
vivo影像产品经理王兆丰表示,vivo能够不断在材质、光学结构及镀膜技术上推陈出新,离不开光学领域先驱蔡司所树立的行业高标准与领域经验助力,在新镜头的光学设计过程里,蔡司的团队也参与其中,他们利用在光学领域的经验提出大量优化改善意见,同时还主导进行了手机模组的影像效果测试。
铁三角助力影像持续创新
2019年,vivo以设计驱动和用户导向为纽带连接科技创新和消费者的本原需求,明确了设计、影像、系统、性能四大长赛道重点布局。
但事实上,影像作为vivo的核心长赛道之一,已投入和研发达五年以上。
vivo在专业影像道路上的布局是有多年经验的。早在2014年推出的vivo X shot 系列中,vivo 就做到了国内同时具备F1.8大光圈和OIS光学防抖的智能手机;而在vivo X20系列中,vivo植入了独家定制的独立DSP芯片;vivo X23系列成为了国内率先搭载了125°超广角摄像头的智能手机;X30系列率先将全焦段摄影引入到了手机上;X50系列更是行业率先发布微云台稳定器;X60系列则与蔡司强强联手,搭载了联合蔡司研发的影像系统、T*镀膜等。
而在此前,vivo还确立了夜景、人像、运动防抖、变焦和视频为主的影像赛道。比如,vivo超稳为云台以及50mm焦段人像镜头,二者分别在运动防抖赛道和人像赛道突破。再比如,在超级夜景上升级了RAWHDR算法,在提升亮度表现的同时降低了声噪,在夜景赛道上突破。
可以说,消费者需求在变、在提高,vivo对于专业影像的思考却一直未变,vivo一直在通过影像技术革新,满足用户的需求,不断的探索手机影像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那vivo是如何做到持续的影像创新呢?
近日,胡柏山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就阐述了vivo是如何持续打造创新和研发体系的逻辑。据悉,vivo内部目前形成了一个铁三角体系。铁三角分别是产品规划、技术规划、技术预研。
其核心仍旧是基于对用户洞察,使命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洞察用户到喜好,想要的东西。
这铁三角中,产品规划部分其实就是想清楚要什么,技术规划就是看用户想要什么,而vivo又该如何去满足用户需求。vivo认为“两者进行握手以后会有一系列的未来36个月做的技术清单”, 胡柏山坦言,有些技术短期还没完全成熟,vivo可以通过投资产业链,或者加大人力投入等方式加速其成熟,但最终就是要对技术预研,把产品规划和技术规划两个握手之后产出的东西落地。
胡柏山介绍,现在铁三角体系运作相对比较成熟了。比如这次发布的X70系列,一些新的技术实际上是vivo两年前就开始预研的。
对于需要3年(36个月)以上的技术预研。vivo今年年初成立了一个中央研究院,胡柏山兼任院长,主要解决是前置36个月的产品技术方向的预判。
因为提前量很大,不确定因素也较大,胡柏山的工作是第一时间想清楚36个月以后可能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新趋势、以及vivo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判断,例如投如,并购,或跟合作伙伴一起推进。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vivo X70系列发布:V1芯片、蔡司助力持续突破移动影像天花板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