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355名残疾人撑起半边天!谭木匠爆火出圈,IPO募资10年没用完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355名残疾人撑起半边天!谭木匠爆火出圈,IPO募资10年没用完”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355名残疾人撑起半边天!谭木匠爆火出圈,IPO募资10年没用完
尽管被冠之为“木梳大王”,且早在2009年就已经登陆港交所上市,获得了338.5倍的超额认购,但现在的谭木匠(0837.HK)只是一家市值不足10亿港元的小公司。在现如今的茫茫股海中,几乎没有券商将其列入覆盖范围。
当然,小有小的门道。谭木匠28年靠一把梳子在二级市场屹立十数年不倒,颇为神奇。最近的爆火出圈,让它获得一众点赞。
作者 | 刘洋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最近,“一把梳子”谭木匠登上新浪微博热搜。这源于微博账户“整圈闰土”发布了一条微博,“谭木匠720个工人里355个是残疾人”。
员工近半数都是残障人士?该微博内容迅速“出圈”并引发热议。截至目前,“整圈闰土”该内容被转发近2万次,获赞超8万个。
来源:微博
初心引发质疑
当然,在赞扬谭木匠“爱心企业”的评论中,也夹杂着质疑,其中之一是质疑谭木匠是否真的“半数员工都是残障人士”。
谭木匠2021年半年报显示,企业的总员工数是915人,其中,355人为残障人士。这样计算下来,残疾员工的占比为38.8%。
那么,近半数员工为残障人士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呢?这主要是计算基数的不同,谭木匠925名员工中720人为正式员工,按此计算就有了近半数员工为残障人士的说法。
根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各地不同,但不得低于该比例),即如果某单位员工中残疾人少于1.5%,须缴纳相应的残保金。
同时,国家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加大奖励力度。
在财报中,谭木匠披露公司自2016年11月24日开始向残疾雇员支付的薪金可享双倍所得税扣减及增值税退税。增值税退款金额在2019年为2573.5万元,2020年为1567.7万元。
这引发少数网友对谭木匠动机的质疑。
有网友回应,雇佣残障人士的成本,比直接缴纳残保金高多了。大量雇佣残障人士,不仅仅是工资支出,因为他们身体上的不便,人文关怀更是少不了,比如特殊的培训、比如厂里要有无障碍设施等等。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宁愿直接交钱,也不愿意安排1.5%比例的残疾人就业。
谭木匠方面则微博回应称,“能够给残障人士提供一份体面的工作,是谭木匠的荣幸,身体上的残疾不代表能力和心灵也一样残疾,谭木匠坚持默默做这样一件事,就是为了可以让更多的残障人士获得更多的平等对待和生活的尊严”。在公司官网,一些残疾员工出现在员工墙上,图上写着“爱让世界更美好”。
热心公益的谭木匠此前已广受好评。
2003年,公司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裁谭传华获得中国人事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颁授的全国自强模范;2008年谭传华获得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工商联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由智通财经和同花顺主办颁发的金港股“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奖项,谭木匠连续四年获奖。
注重口碑营销,IPO募资10年没用完
创立于重庆的谭木匠,被不少人看成是中国梳子界最具“匠人精神”的企业之一。其主要业务是设计、生产和销售小型木饰品,主要产品为木梳,其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内陆,大部分以特许经销商加盟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
2021年中期业绩公告显示,上半年谭木匠实现营收1.69亿,毛利润1.05亿元,净利润为5761.2万元。另据财报,2020年、2019年、2018年,谭木匠分别实现营收2.77亿元、3.36亿元、3.12亿元,2020年、2019年、2018年三年净利润分别为8100.80万元、12255万元、11451万元。
从一把毫不起眼的木梳子起步,谭木匠先是把自己做上市,其后多年来年营收一直稳定在3亿元以上,并且将净利润维持在1亿元左右。谭木匠一把木梳做出大生意,都有哪些独得之秘呢?
首先,专注于小而精、产品高定价、企业高利润。近年来财报显示,谭木匠木梳产品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保持在60%和40%以上。而高利润源于高定价。
谭木匠的梳子,最便宜的18元,最贵的超过200元,普通的黄杨木梳子的价格是38元,和地摊或商店中看到的几元钱一把的梳子相比,价格差距非常之大。谭木匠还全国统一定价,所有专卖店价格都一样,且从不还价,从来没有打折销售。
为了获得产品溢价,谭木匠还推出了爱情系列、友情系列、商务系列等多个系列的礼盒,谭木匠推出与迪士尼进行联名合作的IP款礼盒,价格最高达到1580元。
通过礼盒的组合包装,赋予梳子礼品的意义,给予梳子更高的附加值,卖出远不止于一把普通梳子的价格。而为了用来送礼,消费者也就接受了谭木匠的超高溢价。
谭木匠摸准了人们对传统手工工艺的迷恋,将手工工艺和机器工艺相结合,围绕亲情、友情、爱情等主题,谭木匠每年推出上百种新款式产品,品种之繁多,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其次,是在营销模式方面,谭木匠选择以特许经销商加盟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截至目前,谭木匠在中国大陆分别有1242间特许加盟店铺及4间直接经营店铺。
如果走平常的分销渠道,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可以把销售量很快做起来,但是缺点是利润低,品牌也很难做出来。而特许经销商加盟的方式,虽然销量会小一些,但是毛利高,能够塑造品牌,且加盟店也分担了部分风险。
除了特许加盟店,近年来谭木匠还发力线上销售,尤其是疫情以来,线上销售大幅增加。2020年,谭木匠天猫旗舰店销售额8240万元。销量最高的是一款160元的木梳,月销高达近3000把。
事实上,谭木匠在营销方式方面更加注重“口口相传”的口碑营销。在微博上有很多谭木匠的“自来水”,都在自发宣传。这无疑节省了不少营销成本。
来源:微博
再次,相比于其他大加杠杆的上市公司,谭木匠在财务方面十分保守稳健。
截至2020年,谭木匠没有任何银行贷款,也没有任何向银行抵押的资产。相反,2020年末谭木匠拥有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有3938万元,这其中还包括一部分是2009年上市时募集的资金。也就是说,十年了,谭木匠当初上市时募集的1.16亿元,还没有用完。
谭传华的一句话较耐人寻味:“谭木匠就是一个老实的大傻瓜公司。一夜暴富的人是不会再静下心来做好一把梳子的。”
比较充沛的现金流和相对较小的资本开支,让谭木匠有了比较强的分红能力。上市十余年来,谭木匠持续现金分红累计突破8亿元。这种做法,对于像谭木匠这样的小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屹立不倒,至关重要。
不过,公司分红比率比较高,与其股权结构可能也有一定关系,高比例持股的大股东,亦是分红的最大受益者。谭木匠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谭木匠创始人谭传华占股比例达到67.43%。
“木梳大王”谭传华
谭木匠对残障人士浓厚的人文关怀,与其创始人谭传华的个人经历亦有很大关系。
谭传华在1957年出生于重庆开县农村。初中毕业不久,谭传华和哥哥一起去河里抓鱼,因为每次抓得都不多,他天真地想做雷管炸鱼,结果一炸把右手给炸没了。那一年,他18岁。
见此光景,母亲却对谭传华说:“不怕,只要眼睛还在,就能活下去。”为了生存,谭传华努力用左手写字,还成为当地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并因教学成绩优异被选为全县优秀教师。
然而,谭传华超乎常人的努力,还是没能换回认可。没能通过父母那一关,他谈成的对象也和他分了手。于是在23岁那年,不得志的谭传华怀揣50块人民币离开农村外出闯荡,先去了北京,后来又去了西北,成了一名流浪汉。
25岁那一年,谭传华一路辗转来到峨眉山,想找个地方安静地了结此生。那天峨嵋山因下雪而封山,谭传华活了下来。
1984年,谭传华开始下海经商。他曾尝试过开水泥板厂、卖红薯、当贩子卖魔芋块儿、卖中药材等各路活计,第一桶金是在县城开花店赚的数万元钱,并在城里置下了房产。花店式微之后,谭传华转行去做祖传木匠的活计——木雕,不过这次转行亏掉了他全部积蓄6万元钱。
转机发生在1992年。那一年,谭传华带着木雕去深圳参展,在同行的精湛水平和低廉价格面前,他深受打击。不过,从商场售货员处打听到几千种产品中唯独木头梳子最畅销时,大吃一惊的谭传华开始琢磨梳子这个“巨大的缝隙市场”。
1993年,向银行贷款29万元,谭传华再次创业,后来的谭木匠就这样诞生了。当时他并不知道梳子如何生产,在请教老一辈梳子匠后得知得用锯子锯,用铇子铇,相当于传统手工,他决定通过研发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几个月后,谭传华的机器工厂生产出第一批梳子,他为自己的梳子起名“先生”牌和“小姐”牌,但是费了好大的力气,只卖出去了一把梳子,卖了2元钱。
寻找原因和苦苦思索之后,木匠出身的谭传华,从赵丽蓉19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获得灵感,为自己的梳子取名“谭木匠”,他觉得这是典型的中国乡土特色,会有更好的辨识度。
这一次,谭传华成功了。2009年,谭木匠赴港上市。谭传华夫妇的身价一天增加了约2亿港元,成为了中国的“木梳大王”,谭木匠也成为全球第一家做梳子的上市公司。
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专精特新”“小而美”的谭木匠会一直红火下去吗?
你怎样看待这家近半数员工为残障人士的企业,你怎样看待谭传华的木梳故事?你用过谭木匠的梳子吗?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355名残疾人撑起半边天!谭木匠爆火出圈,IPO募资10年没用完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