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科技赋能群雄逐鹿,智能汽车渐行渐近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科技赋能群雄逐鹿,智能汽车渐行渐近”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赋能群雄逐鹿,智能汽车渐行渐近
这些科技公司争先恐后地涌入,目标当然不是传统汽车。汽车行业整体已经是一个弱增长行业,新增需求疲软、换购比例变高、尾部车企出清。能够打开想象空间的,是新能源化和智能化两大机遇。
智能化——汽车产业下一场变革
智能汽车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爆款吗?电动车天生更适合智能化,而智能化又带来竞争力加成。智能汽车产业才刚刚迎来发展元年,未来前途不可限量。顶层设计方面,同样振奋人心。去年11月我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设定了明确目标:到2025年,L2-L3级的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0%,L4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
欧美国家也没有忽视智能汽车的战略意义。美国交通部在2020年1月公布的《自动驾驶汽车4.0》中,明确提出将确保美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聚焦于使监管政策跟上产业发展步伐,致力于推动企业创新,提升公众对自动驾驶车辆的认知与信任。欧盟委员会发布《通往自动化出行之路:欧盟未来出行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会普及完全自动驾驶。
2021年开启高级别自动驾驶元年
智能化的实现需要通过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以及人机交互的配合实现,功能也同时对应着相应产业链。单车智能实现主要方式是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环境,再通过控制器(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在电子刹车、电子转向以及动力总成等介入,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控制。人机交互在汽车智能化持续提升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产品包括中控、仪表和 HUD 等。
总结来说,硬件及算法是汽车智能化的基础。在自动驾驶基本三要素“感知、决策、控制”中,感知无疑是最顶层也最重要的一环。传感器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和“耳朵”,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传感器以摄像头和雷达为主,其中,雷达可分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以及超声波雷达,摄像头则按其安装位置不同,可分为前视、侧视、后视和内置四种类型。
激光雷达监测距离更长、精度更高、响应更快,L3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需要使用激光雷达。但此前激光雷达的价格实在太贵,超出市场接受能力,制约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伴随着激光雷达成本的下探,成本差异逐渐缩小。且未来激光雷达成本仍存在下调空间,有自主信息处理能力的自动驾驶已经不再遥远。
激光雷达方案与其它方案成本对比,来源:光大证券
多家车企已经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车型,计划上市时间集中在2021-2022年,主要为豪华旗舰车系。豪华轿车价格普遍在80万以上,豪华SUV在40-80万之间。但也有长城摩卡、小鹏 P5还有22年将要发布的上汽ES33等车型,把价格带下探到15-30万之间,让更多用户体验到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极大推动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
指数业绩高增,估值有一定优势
随着智能汽车新车型的推出,销量渗透率节节攀升,智能汽车对软硬件的需求快速提升。智能网联、感知侧雷达、高精地图、智能座舱、智能汽车云、网联汽车安全等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拐点。
从最有代表性的相关主题指数——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来看,指数选取为智能汽车提供终端感知、平台应用的公司,以及其他受益于智能汽车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智能汽车产业公司的整体表现。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含了自动驾驶整车、芯片、软件等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且每季度调整一次成分股,确保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更及时地完成优胜劣汰。
来源:Wind,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公司、WIND;时间截至:2021/08/31;
风险提示:仅供展示指数前十权重股,不作为个股推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
9月9日,智能汽车ETF(159889)上市,该ETF也是目前跟踪中证智能汽车主题指数的规模最大的ETF。把握汽车智能化机遇,就来关注智能汽车ETF(159889)吧!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业绩仅供参考,不构成股票推荐,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科技赋能群雄逐鹿,智能汽车渐行渐近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