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

本文目录:

导语
本文摘要
本文标题
正文内容
结束语

导语: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委员会制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

本文摘要:

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国IPO的计划。该公司于2021年4月申请赴美上市。此前,企查查香港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喜马拉雅于8月23日在中国香港注册喜马拉......

本文标题:

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

正文内容:

【TechWeb】9月10日消息,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文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国IPO的计划。该公司于2021年4月申请赴美上市。

此前,企查查香港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喜马拉雅于8月23日在中国香港注册喜马拉雅控股公司。有消息称,喜马拉雅或将在港股上市。

今年5月,喜马拉雅向美国SEC递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XIMA”。高盛、摩根士丹、美银和中金为联席承销商。

从招股书来看,喜马拉雅的营收表现可圈可点。2018年至2020年分别实现营收14.76亿元、26.77亿元、40.50亿元,2021年一季度营收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65%。

相较连年增长的营收,喜马拉雅的净利润却不尽人意。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净亏损分别为7.737亿元、7.733亿元、6.051亿元,三年累计净亏超21亿元。2021年一季度净亏损2.672亿元,仍未摆脱亏损泥淖。

有业内人士指出,喜马拉雅对资本的依赖比较强,成立9年已进行多轮融资,寻求IPO也是希望从二级市场打开新的募资渠道。企查查信息显示,喜马拉雅最新一轮融资还是在2018年12月。

吴晓波频道官微曾发文称,“音频的风口已经过去,在短视频的不断蚕食下,音频已没有多少红利,也缺乏更多的变现渠道。喜马拉雅巨亏,主要是受互联网新兴行业跑马圈地思维的影响,走高投入高增长的模式。如果不尽快IPO,恐怕接下来怎么烧钱都成问题。”

根据招股书,2021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为2.50亿,包括喜马拉雅移动端月活用户1.04亿,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46亿。

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移动端付费用户为1390万,付费率为13.3%,比2018年一季度末的1.8%出现大幅增长。但相较于爱奇艺等视频平台20%到25%的付费率,喜马拉雅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结束语: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委员会制,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的相关内容以及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喜马拉雅申请撤回在美上市计划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