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

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

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

要说到全球哪个国家的人最爱存钱,那必须是中国人。根据央行公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居民存款新增加了7.45万亿元。按照2020年全年93.44万亿元的居民存款计算,现在的居民存款已经超过了百万亿元大关,达到100.89万亿元。

根据第7次普查的数据,当前人口14.1亿,平均划分的话,每个人的存款应该达到7.1万亿元,那么一家三口的存款应该要超过20.1万亿元才进入“正常”水平。

但是,这份数据毕竟是取“平均值”,不能代表全国的所有百姓,要知道,曾经有一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大约有5亿人。

不过,好消息是,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更好的生活,在2021年7月,我国已有多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的标准,例如上海每人每月增长了110元,由每个月2480元调整到每个月2590元。

不得不说,作为国内的经济中心,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甚至比人均工资性收入还要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的人均工资收入为10104元,也就是说,每人每月的收入仅有1684元。

不过,无论钱多钱少,如今人们收到的不是一沓沓的现金,而是一串数字而已,毕竟现在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直接利用银行卡转账就可以了。央行数据显示,当前每个人手里,都持有6.45张银行卡。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发了工资后,基本不会动用,而是放在银行卡里“安稳”的存起来。但是对于年轻一代,却不会这么选择。

工资到账就转出?为什么?

随着互联网上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出现,不少人有了新的选择。比如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功能,就凭借着高利息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虽然高利息只是支付宝揽储的一种手段,因为用户群扩大以后,支付宝的利息渐渐降低了,但是因为习惯使然,还是有许多的用户愿意把钱存在支付宝里。

之所以不愿意存在银行,是因为银行活期存款的利息比起理财产品来说要低一些,而理财产品的优势不只在于灵活性高,更是有着“随存随取”的功能,相对的利息也要比银行活期更高一些,所以现在的更多年轻人都愿意把钱存在类似支付宝的理财产品中。

这个时候,用于发放工资的工资卡就成了一个“过渡”,每个月工资一到账,许多人就将它转出工资卡。

众所周知,银行的营收之一是存、贷款,比如代发工资,就是银行一个揽储的方式。现在,发工资就转账的现象已经成为大众主流,但是当大家都这么操作时,其实会使银行的流水资金减少,相对的贷款金额也会减少,那么利润也会一并降低,确实会对银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银行高管透露,工资到账就转走,对银行虽然有影响,但是对储户的影响相对大一些。

储户影响更大,为什么?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银行申请信用卡的难度,要比银行卡高出一些。比如没有稳定工作的申请人不会被批通过;没有稳定流水的人也不会被批通过;由此可知,当我们把到账的工资从银行卡转走时,银行会给申请人打上“流水不稳定”的标签,若是以后想要申请房贷或者车贷,或者是办理出国签证,都会成为一个阻碍。

当我们想要购买房子车子时,贷款首选一定是银行。但是一个人想去银行贷款时,却发现自己要么审批流程很慢,要么批款的额度不多,其实,有部分原因是因为工资到账就转出,被银行判定为“流水不稳定”,那么还款能力也会有一定的限制,所以银行会斟酌着放贷。

影响银行的信用评估

另外,每年银行都会对储户进行一个信用评估,经常在银行进行存款的用户和在银行办理业务频繁的用户都会得到银行的“喜爱”,但是对于那类工资到账就转走的群体,银行可就不那么满意了。

而且,如果长时间一发工资就把钱从工资卡上划走,会导致银行“没有钱”,那么银行的信用等级也会降低,无形之中加重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不过,某银行经理表示,虽然对贷款对储户有影响,但是影响有限。因为储户能否申请贷款,不能仅凭银行流水,还要看负债、征信和收支等综合情况来判断,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征信,如果征信有污点,那么全部工资都存在卡里也没有用。

每个月发工资了你是怎么处理的?是转入支付宝还是存进银行中?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的相关内容以及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工资到账就“转出”?银行高管透露:银行受影响,但储户影响更大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