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

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

医者, 救死扶伤。师者,传道受业。

教师节前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两位“抗疫名将”管向东、成守珍,分享了自己的从医为师之道。

他们说,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助医学生实现从普通人到医者的巨大跨越,从而拯救生命,守护生命。

管向东:

最自豪的是“救命队伍”壮大

“我们重症医学人其实不是看病的,而是救命的。哪里需要抢救生命,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委、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曾无数次向人描述重症医生的职业定位。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经常扮演“救火队员”角色驰援各地指导危重症救治工作的管向东,已经在一线奋战了300多天,目前还处于隔离休整状态。

从最初的孤身出征,到带着学生一起驰援,与他们并肩奋战在拯救生命的一线,他最自豪的是,这支曾经鲜为人知的“救命队伍”如今不断壮大,薪继火传。

2021年7月1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管向东在北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1984年,管向东从安徽医科大学本科毕业,考入当时的中山医科大学深造,博士毕业后成为一名“重症医学人”。那时,中国的重症医学专业才刚刚起步,甚至有些医生都不知道重症医学是什么专业。

实际上,中国重症医学的发展,也清楚地反映了这个专业在灾难中、在国家重大卫生事件中的历练与成长。抗击新冠肺炎,更成为重症医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

作为最早向全国重症医学界发出“到武汉去”倡议的专家,也是武汉抗疫中涌现的全国“重症八仙”里唯一的广东代表,管向东先后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全国优秀党员”。他身体力行着医者的使命和初心,也用言传身教帮助身边的年轻人锤炼医术。

□ 每个学生都要接受他的扪心之问

在学生的眼里,管向东是一个乐观的严师。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病情特别复杂、特别危重的病人,会感觉走投无路,快要泄气了。而管主任查房时仍然不放弃,尽最大努力挽救病人。”中山一院重症医学科司向副主任医师说,管老师的乐观、坚持,不仅给了学生们信心和勇气继续奋战,也鼓舞病人和家属重燃希望之光,与医生一同创造生命逆转的奇迹。

管向东在抗疫一线。

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有句名言:“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管向东常以此自勉,也经常用来鞭策年轻的医生们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成为更优秀的医生。

“从医就必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要尊重生命。我一直跟很多年轻的医生讲,有时虽然理论上说有90%、95%的死亡率,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病人将生命交付给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他说,和其他专业不同,重症医学人守卫的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医生的一个失误,可能导致的是病人人生的完结。

每个学生都要接受他的扪心之问:“当无人在身边、你独自在床边救治时,你该如何对待病人?”管向东说,医生要有使命感,“当宣誓成为一名医学生的时候,‘志愿献身医学’,就是整个职业生涯的使命与责任。”

成守珍。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成守珍:

今年教师节前收到了最好的“礼物”

从事护理工作40年,带出28个研究生,为许许多多护理专业学生讲课带教……回首从医为师之路,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与危重症护理分会主委、中山一院护理部主任成守珍主任护师坦言“欣慰、自豪”。

在教师节到来之前,成守珍在北京领取了2021年 “南丁格尔”奖章,这是对一个护理工作者最高的专业褒奖,也让她成为广东省第四位获此殊荣的护理专家。

回到广州,她又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中山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对护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这意味着高水平护理团队将进一步“扩军”,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成守珍说,她打算和自己的导师、学生分享这份喜悦。

□ 尊重学生的想法,让护理更有温度

中山一院产科主管护师、男助产士郭志东2016年成为成守珍的研究生。他说,成老师带学生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会很尊重学生们的想法”。和“分包课题型”导师不同,成守珍属于引导包容型导师,在课题设计上乐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成老师的工作十分忙碌,但她还是会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指导我们完成研究,” 郭志东说,成老师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也让学生们获得了宝贵的锻炼机会。” 其实,在承担中山大学护理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任务之余,成守珍还要不时为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的护理专业授课。

在如此忙碌的临床工作中,如何抽出时间指导学生?成守珍做到了“精细规划、严格执行”。新学期的授课任务下达后,她及时地调整课件,根据国内外护理领域的新进展进行备课。每周二,是她雷打不动的研究生课题指导时间。

“成老师让我获益最深的,是她对待病人的态度和方式。”乔金方记得,在武汉与成守珍一起支援抗疫时,成守珍一走进病房就会热情地跟病人打招呼,即使是那些上了呼吸机、无法说话的病人,她也会走到床边去拍拍肩膀、握握他们的手。这种工作方式让乔金方记住了:护理工作要有温度,要多设身处地地为病人考虑,才能给予病人更多的支持。

□ 将平凡变为不平凡 需要做好、做深、做精

“有些病人是直接被救护车送来的,家人也不在身边,这种时候,我们护理工作者所给予的心理支持就十分重要。”成守珍说,护理的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医学知识以外,应更注重以临床为导向,关注患者的需求,生命至上,以人为本,培养出能够解决临床问题、更专业、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左1为成守珍在武汉抗疫一线。

她总是提醒年轻的护士们,护理工作是在跟生命、跟人类健康打交道,时刻谨记敬畏、呵护生命,谨记面对的是一个完整的人,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给予全面的治疗。

“我希望将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学生,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好好地对待和照顾每一位病人。”成守珍说,护理工作看似平凡,但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好、做深、做精,就会变得不平凡,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统筹:胡巧娟、刘晓星、崔素华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海报设计/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杨泳海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医者老师|管向东、成守珍:医者师道在于言传身教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