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在特斯拉工厂,我看到了什么?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在特斯拉工厂,我看到了什么?”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特斯拉工厂,我看到了什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特斯拉这三个字成为了特别敏感的字眼,“割韭菜”、“不安全”等话题成为了特斯拉的被定义,其实特斯拉如今所经历的一切其它合资车企大多经历过,今天就不去多说了,前段时间造访了特斯拉的位于上海的工厂,就事论事,看看我们都看到了什么。
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占地面积86万平米,说实话并不算一个很大的汽车制造厂。我们参观的是冲压、焊接和整装的三个车间,在这家工厂冲压、涂装车间产线自动化率达到了100%,而且为了在不大厂房内更好的组装车辆,整装车间还少有的利用了二楼,将这整个组装3D化,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新的创举。
先进的冲压模具,机械臂的焊接流水线,说实话这和常规的车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作为一个“本土化”的“全海外独资”车企,还有些的别的什么是我所关注的吗?当然还是有的。
首先是模块化组装,这是当下汽车组装的主流思路,似乎无可厚非,但是特斯拉的零部件本地化率高达86%,也就是说有86%的零件都是我们国产的,这里面传递了两个信息——第一、特斯拉相信我们的国产件。第二、我们的国产件质量已经获得了国际的认可。
长期以来,汽车行业的“国产件”似乎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不少国内的造车新势力或者一些自主品牌目前还在强调自己用了多少进口件,相比之下特斯拉高调宣布86%本土化确实非常的亲民。
看不到的不去多说,就说看的到的,经过了解,特斯拉的国产车型所用的钢材全部都是国内生产,而生产方就是宝武钢铁,主要的来源就是上海的宝钢。宝钢生产汽车钢铁板件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据我了解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多家合资汽车品牌的钢材都是来源于宝钢,采用国产钢并且是来自上海本土的钢铁企业,但从钢铁上看无论是材料成本还是运输成本都下降了不少,降低成本的同时特斯拉也降低了车辆的售价,这恐怕也是无可厚非的。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86%的本地化零部件也是通过国内的物流直接送到特斯拉工厂的,就在工厂我们看到,一套套中控部件直接从集装箱下卸下,然后检查后安装到车辆之上,非常迅速,整个环节有条不紊,将模块化的优势完全体现了出来。
其次,数字化组装。作为纯电汽车的“领头羊”特斯拉必须走一条数字化组装的路线,特斯拉自主研发了生产制造控制系统(MOS),具备人机交互、智能识别及追溯功能,深入支持世界顶级的制造工艺。特斯拉相关人员介绍,MOS系统深度应用于整车制造、电池车间、电机车间等,在提升工艺、工程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堪称“数字化大白”。
数字化我看到的是,在整装车间,工人通过扫码核定组件,避免车型之间发生错装,只有回馈为正确才进行装配,也就是说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部件甚至每一条轮胎和每一颗螺丝,都有它应该去到的车型,而特斯拉相关人员也透露,如果车辆售出后出现问题,可以直接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最后,就是特斯拉本土化的优势,优势永远是双方面的,先来说说对于特斯拉,最直接的就是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了销量,并且提高了产能,要知道现在国产的特斯拉车型已经卖到了欧洲,这对于特斯拉是有很大的优势的。
对于我们则不仅仅局限于钢铁制造、国产汽车零部件以及物流的影响,我看到的则是解决了就业问题。特斯拉工厂的员工,从技术人员到一线工人都是我国同胞,他们不但解决了就业而且还学习到了汽车方面的技术,这也对我们国内的汽车产业是有很大的贡献的,而这恰恰也是特斯拉本土化的一个侧写。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在特斯拉工厂到底看到了什么?除了先进的汽车生产和制造的场面以外,还看到了特斯拉本土化的进程和决心,作为海外独资的汽车品牌,特斯拉本土化为世界车企开启了与我国汽车产业全新的合作模式,提升了自身同时也证明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实力。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在特斯拉工厂,我看到了什么?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