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看似天真、无忧虑的孩子,其实也有“心里苦但不说,却又希望大人了解”的心事。

曾在美国、黎巴嫩、马提尼克当过小学英文、法文老师的柯爱琳(EileenCarr),有二十多年跟小学生相处的经验,她在美国《教育周刊》写出了各地的孩子告诉她,他们心里苦、但是没说出口、希望大人知道的7件事。

只有知道这些孩子无法言说的心事,大人才能更好的去给孩子正确的爱。

01

心里话

孩子希望大人知道他们有多努力

“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如果你用心,就可以做到......”这些话,孩子真是听多了,句句都是他们不够努力的意思。

柯爱琳的学生告诉她,他们真的很努力了,但有些事情对孩子真的很难。

学生们对她举了不少例子,例如,学过英文3年的孩子会说“英文真的很难,尤其是要说的时候,真的很难”、“我希望妈妈了解,即使我上数学课时很专心,也不一定代表我回家时作业都会写”、“他们要我控制脾气,但有时候真的就是没办法啊。”

这些事,对大人不也是如此吗?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多多鼓励孩子

新一代的中国父母们都隐隐约约地知道,鼓励对于孩子十分重要。

肯定孩子的努力其实也是一种鼓励,有时成功可能近在眼前了,但孩子却想放弃了,这时候父母的鼓励就尤为重要了。在这种鼓励下更容易培养孩子不懈努力、坚持到底的品质。

鼓励孩子也需要恰当合理,前提就是把家长的架子放下来,不要把鼓励变成说教和灌输心灵鸡汤,“你不听我的肯定会吃亏”、“老子吃的盐比你喝的水还多”,诸如此类。

家长要跟孩子平等相待,以朋友的视角看待他的努力和进步,真正地尊重孩子,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语言。

02

心里话

孩子希望大人开心

小孩会从表情、动作等细节留意大人的心情。

有学生跟她说“大人怎么老是脾气那么坏”、“当爸妈看起来压力很大时,我想要他们知道,我们很爱、很关心他们”。显然,孩子一直看着父母,希望我们都很好。

大人不一定要一直都保持很开心,但是要知道,我们对孩子而言,就像是随时让他们读的一本书,他们会读到的内容,远超过我们想像。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适当收起坏情绪

成年人的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比如工作上遇到了烦心事经常回家后还带着怨气,然后不自觉地就会把脾气发在孩子身上。

本来孩子犯的错根本不值得一顿大吼大叫,但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没控制住就责骂了孩子一顿。一次两次多次就会导致孩子犯错后极度恐惧和犯错后想隐瞒的心理。

所以大人要学会控制坏情绪,或者情绪不好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看到,而当自己心情很好时,则可以尽情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孩子在感受到开心的氛围下也会非常有安全感。

03

心里话

孩子希望大人相信他们

看到有东西溅出来、有人在哭、或是东西打破时,是不是心里抱怨,一定是哪个小孩做的?为什么不小心一点?

她的学生告诉她,在这种时候,大人都会自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小孩就倒楣了。

“我希望他们可以多信任我们,如果我们说我们没有做什么,希望他们可以相信。”她转述孩子的话提醒大人,在这种时候,先深呼吸吧。

问问孩子怎么了,听听他们的说法。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无条件相信孩子

这世上有很多爱孩子的父母,却很少有无条件信任孩子的父母。

家长总是会认为孩子不行,但其实这只是家长自己的一种想象。

家长们只要能真正地做到一次信任孩子,就会发现,孩子不是家长自己脑海中所想的样子,甚至孩子们比家长所估计的要强很多。

而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对孩子的信任会更为重要,比如有时孩子说身体不舒服,也经常被家长忽略,认为是想逃避上学的把戏,因为这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例子也不少,每每看到新闻都让人惋惜。

04

心里话

孩子希望大人诚实一点

不是只有孩子希望被相信,大人应该也是吧。所以,孩子也希望大人告诉他们实情。

例如,如果大人要参加孩子的活动,或是约好在哪里跟孩子汇合,但到时会迟到、或是到不了,也要跟孩子说实话,不然孩子是会伸长脖子到处寻找、等待大人的。

有时,说实话要多花时间说明,可是孩子会感谢大人这么做。他们希望知道生活中跟他们有关的事。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不要总撒谎骗孩子

谎言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时常出现,比如很多家长就喜欢用“不听话晚上就有鬼来抓你了”“说谎的话会长长鼻子”等不切实际的话语来吓唬孩子。

这些话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大家是否想过,你本身说的就是谎话,所以一旦孩子说了一次谎话而没长长鼻子,也没被狼吃,那他以后还会信你说的这些吗?岂不是弄巧成拙?

还有轻易许诺却不实现,比如“你要是乖,我就给你买……”,当孩子乖乖等着你给买心爱的玩具时家长又用借口推脱了,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跟着你学说谎话。

为了避免孩子用谎言来应付成人,大人也应该尽量避免用谎言来教育孩子。

05

心里话

孩子跟大人一样想要用电子产品

作为大人,我们得承认,有时候我们蛮伪善的。不幸的是,孩子也知道这一点。

当大人的手指一直在电子产品上滑来滑去时,小孩都看在眼里。

我们要小心,我们的行为所传达出的讯息。如果我们觉得大人需要使用电子产品,也许孩子也是。

“我们也要用电子产品,而且不需要用很久。”她的学生告诉她。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以身作则

大人常常以影响视力、影响学习为由来控制孩子接触电子产品,而自己却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没办法脱离电子产品了,那么只能去尽量合理利用他们。

当你觉得很难管控孩子玩手机时,完全可以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能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多看看书或者陪孩子做手工......孩子会模仿你的,想玩手机的欲望自然也会大大降低。

06

心里话

孩子想从塞爆的行程中休息一下

大人忙累时,想要放空、自我疗愈一下。小孩常常筋疲力尽,却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行程。

她在文章中列举学生告诉她的行程:回家作业、数学奥林匹亚、游泳、家教、空手道、学英文,周末也是满的,而且还要加上做家事,“即使你根本没空,大人还是觉得你有时间,可以做这些所有他们要你做的事。”

大人需要时间休息、充电、独处,小孩也是。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上各种兴趣班,但有多少是孩子自己的兴趣呢?

教育要给孩子留有空间,这样他们的兴趣必然会自由生长。一个人有空余时间,才会去思考。

在双减下的新学期,孩子们有了充足的课余时间,这正是一个好的开端,家长也可以放下焦虑给孩子更多时间和空间。也许兴趣就在这样一个没有太多压力,有很多空闲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了。

07

心里话

孩子希望大人爱他们是没有条件的

孩子希望大人爱他们是没有条件的,就是喜欢他们原来的样子

大人总想要自己更漂亮一点、穿更好的衣服、吃得更健康、渡个更好的假、买更大的房子......,但也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释出类似的讯息。

“他们有时候就是喜欢拿我跟别人比较”、“有时候大人实在对我们期待太多”、“我明明不是个天才,我妈却希望我是。”

有时我们只是在鼓励孩子,或是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支持,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失望、遗憾。

孩子告诉她,“大人希望我能成为我所能是的、最棒的自己,就让我做我自己吧!”

如何走进内心?

大人要接受孩子的全部

每个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毕竟谁愿意自己的孩子不如自己呢?由此引发的焦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知道人无完人,我们在赞扬孩子的优点同时也要接纳孩子的平凡和缺陷。有的孩子可能学习好,但性格内敛不爱说话;有的孩子成绩不太好,但开朗活泼懂事;完美无缺的孩子客观来说是不存在的,所以家长尽量不要把孩子框在自己的预期里,教会他生存和快乐的法则,再往后的路他会自己走出来。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孩子心里苦,但孩子没说:知道这7件事才能走进孩子内心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