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直击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为何全面电动化|苏雨农的长镜头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直击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为何全面电动化|苏雨农的长镜头”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直击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为何全面电动化|苏雨农的长镜头
【寰球汽车直击慕尼黑车展】
从“IAA”到“IAA Mobility”,法兰克福车展就此成为过去,将转型与创新的接力棒递给了慕尼黑。从2021年9月6日开始,德国车展正式进入了“慕尼黑时代”。站在转型路口的慕尼黑车展,此次吸引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关注,一方面,本次车展是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全球传统五大车展中第一个恢复举办的大型国际车展。另一方面,本次车展从汽车展示平台逐渐演化为一个出行展示平台,各大车企展示了旗下最新的产品,最新的设计理念,以及最新的车辆制造技术。
因为疫情,国内的大多数人不能前往慕尼黑参展。好在慕尼黑车展提供了大量的线上传播渠道。寰球汽车V讯网联合全V联盟朋友圈,展开了多次直播交流,通过与汽车业界资深媒体以及前线记者的探讨,力图还原一个最全面、最真实的慕尼黑车展。
专家连线:
《风度》汽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刘鸿仓:各大车企均推出电动车,但在步伐和策略上有差别
看到各大车企在本次车展上展示的产品和趋势并不意外,这种形势在此之前已经形成。慕尼黑车展的电动化转向很快、很急。一方面是汽车行业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是与疫情有关,展会疫情被放到线上,大家不得不适应。在展会的官网上,你可以虚拟购票,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就可以参与会议,跟线下得到的服务是一样的。
本届车展,各大车企均推出的车型都是电动车,但在步伐和策略上有细微差别,比如奔驰推出了“Electric Only”战略,全面电动化。过去还有所顾虑,留一部分研发或者设计资源给油车,一个only,可以说明,奔驰已经把所有重心都放在电动车上,未来汽油车或者传统燃油车的这种比例份额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宝马是逐步减排计划,意味着燃油车还留有余地,此外宝马还推出了循环概念(i Vision Circular),指的是车上所有的材料都是100%可循环利用。
车企们把自己最重量的资源都带到了本次车展,每一个汽车品牌拿出的都是能代表它的电子化的产品。比如奔驰拿出了近期的研发的重头戏(EQE、EQS AMG版、EQG概念车),以说明未来要在大型、豪华、行政、SUV这几个地方重点发力;大众汽车的发展重点是ID Life,可以理解为大众的ID.2,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看到车企本源的回归,奔驰还是豪华车,大众可能还是更偏向于日常使用。
“油门到底” 总编辑靳军:对可持续发展思考深入的企业 电气化转型就比较顺利
今年的慕尼黑车展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汽车行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内燃机向电气化驱动转型过程中,所以许多汽车厂商围绕着转型纷纷推出了创新技术和概念,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电气化架构、产品、设计概念等方面。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汽车制造全链条的各个环节,汽车企业早期在发展电气化过程中主要围绕产品、技术的转型进行研发,而目前在电气化的道路上,汽车企业已经从单纯的从技术发展转型到商业模式上的发展。我们知道,汽车企业目前还能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在市场上获取很大的利润,而电动化汽车投入很大,但产出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利润很少,市场份额也不高,这就要求老牌的传统汽车制造厂商在商业模式开发上更进一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包括碳中和。所以说,如果汽车企业在持续发展这个方面,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投入的话,电气化的转型当中,就会进行的比较顺利。
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它们都是从传统汽车内燃机汽车的盈利当中,转出资金用来投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开发,面临的压力很大,一方面需要产出电动化产品,另一方面还不能放弃燃油车这块阵地,它们的时间表还是很紧张的。我们可以看到,汽车企业的发展时间表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比如说2025年,我想这些主要的汽车企业都会让每条产品线都会有电动化的车型,比如,奔驰每一个产品线都会提供一款纯电动车,而且它的发展方针已经从电动优先转为全面电动化。第二个时间点就是2030年,主流厂家全系的产品线都会实现电动化。所以汽车企业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都是很强的,在这个阶段它需要不断的加快产品的研发速度,并且合理的控制成本。比如,大众就要在入门级的家庭车方面,利用专用的电动化车的平台,引入了很多的产品,从而能够保证它的成本足够低,能够保证它足够的利润,迅速占有市场。
车评人 此地无垠(王垠):中国新能源企业必须迅速提升自己
慕尼黑车展召开本身就是挺具有意义的,因为这是疫情后,欧洲的第一个恢复的大型车展,而且车展从法兰克福办了70年之后,首次换到了慕尼黑。同时也说明现在的疫情控制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欧洲的社会生活开始恢复。本届车展印象最深的是,参展的企业以德系为主。
本届车展的展品有显著的变化,车企展出的新产品都是新能源。这是一个信号,说明欧洲企业从原来的观望,变成了现在的全面进入。本届车展,奔驰发布了很多车型,比如EQE、EQSAMG版、EQG概念车、迈巴赫纯电SUV,其中EQE是很值得关注的产品,接下来将在国产。另外一个就是大众ID.5的发布,大众的电动车的转型在欧洲算是比较早的,计划在欧洲推微型纯电车。宝马在电动化转型上比奔驰、大众更犹豫一些。
德企在中国市场会有起色吗?我觉得还得继续观察。从奔驰宝马角度来说,它们的产品跟现在中国的主流电动车的产品还是有一定差距,需要有一段时间来补课。新能源领域排头兵最靠前的应该是特斯拉,因为它是最早进入,而且定义了整个市场。第二梯队的是中国新能源车企(新势力,国企做新势力转型,合资企业)。第三梯队是欧洲企业,它们毕竟是汽车制造大户,拥有很丰富的制造能力和经验,一旦决定做,实力不容小觑。这也是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一个提醒,要迅速的提升自己的产品力、服务,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继续加强。
现场报道:
汽车之家/YesAuto 德国高级编辑陈磊:德国车企必须在这条赛道上拿出点真家伙
本次慕尼黑车展较往届法兰克福车展的规模有所缩减。本次车展引出了城市出行概念,很多城市的中心区域设置了Open Space的展台,比如奥迪之前在法兰克福车展有独立的展厅,而这次的展台并没有放在展馆区域,而是放在了Open Space。宝马、MINI也在场外设置了展厅。
各大品牌此次在车展上推出的大都是全球化的车型,在欧洲上之后,半年的时间均会进入国内市场。我认为本届车展比较独特的车型是雷诺的梅甘娜E-Tech Electric、达契亚Jogger的廉价车型。此外,各大车企也通过发布概念车来展示它们对新能源面向未来的定义。
因为在燃油车上的优势、市场的利润空间强劲等因素,导致很多人会觉得德国车企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上比较迟缓。近几年,我们还是看到了德国车企在电动产品和智能化方面会有一个进步,但目前德国的市场仍被特斯拉、雷诺等电动化产品占据,对德国车企的打击很大,本届的慕尼黑车展就算迎来是一个拐点,德国车企必须在这条赛道上拿出点真家伙引起足够的爆点,在某些细分市场依然能成为引领者。
新浪财经郝倩:车展防疫工作相当严格 主展馆与城市中心区配合展览
慕尼黑的疫情得到了控制,本次车展对防疫工作还是相当严格,参观者需要疫苗接种证明或者核酸阴性证明才能入场。本次车展采用了主展馆与城市中心区Open Space配合的展览方式,许多品牌选择Open Space的方式参展,比如宝马、MINI、大众、奔驰都纷纷在地标建筑设立展示区。
本次车展更多的是让人们关注出行的概念,这与以往的车展有很大的不同,本届车展燃油车的车型都被隐藏在了展馆的角落里,很少有人关注。在本次车展之前的一年时间,欧洲民众对数字化、绿色出行和新能源的认知,会比以前深刻很多,所以本次车展,德国民众对参展的热情很高,集中在慕尼黑的各个角落,想看看最新的科技、概念。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直击慕尼黑车展:德国车企为何全面电动化|苏雨农的长镜头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