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区块链(区块链乘风而起!赶超北上广深,武汉的机会在哪里?)

  武汉区块链(区块链乘风而起!赶超北上广深,武汉的机会在哪里?)

最近有个词特别火,就是区块链。在上周五的光谷青桐汇区块链专场,来自武汉、长沙、北京等地的9个项目让现场观众更清晰地理解到,未来,区块链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如今,区块链已然上升为国家战略。那么,作为在全国创新创业最为活跃地区之一的武汉,目前区块链发展现状如何?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又是否能乘风而起呢?

  

产业基础薄弱,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备案湖北仅6项上榜

11月8日光谷青桐汇活动现场,90后创业者熊佳琦为大家带来了基于区块链的3D打印数据确权平台3D-Chain项目。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3D相关三维模型数据的保护,以及对3D打印产品质量进行保障,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将3D打印上下游资源融合形成一个互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3D打印的有序高效生态圈。熊佳琦:“质量问题的话,我们通过溯源的形式来解决;另外,可以解决设计师设计出来的模型价值最大化的问题,我们有一个确权版块,就是解决版权性的问题。”

  

扎实的技术研发,明确的产业落地,让该项目得到了现场评委的认可。点亮资本合伙人郭峰表示:“做“区块链+”其实是在做一个生态,他可以把做材料的、3D打印设备的、用户,都集中在一个生态,用区块链的这种机制,大家串起来,形成一个信任网络和价值网络。这个领域如果做好了的话,可以改变整个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做一些零部件的,这样的一个生态,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7年4月立项以来,已获得500万的天使轮融资,目前研发团队近30人。尽管富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不过该项目1。0版本自去年5月份正式上线以来,活跃用户仅为5000人左右,远没有达到原定目标。熊佳琦说:“不在我们的预期范围之内,我们的预期是一开始最少有5万人,但是只达到了十分之一,5000人。虽然注册用户有5万人,不过真正的活跃用户量只有5000人。”

  

与光谷青桐汇区块链专场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汉区块链发展的缓慢。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有100多家区块链相关公司,但整体在国内影响力较弱。

  

记者浏览国家网信办于今年3月、10月先后发布的两批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看到,共506个项目中,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和杭州等主要城市,而武汉仅有6条在列。

  

专项政策缺乏,人才储备面临行业性缺口难题

武汉区块链联盟执行秘书高瀚涛认为,除了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偏差、投资者的观望态度以外,相关政策是否及时跟进,也是影响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瀚涛:“像北上广深,包括长沙、苏州、重庆这些地方,它们的补贴政策是非常丰厚的,一般都是十几个亿、几百个亿的补贴资金。比特币行情像广州黄埔区你去那就注册就(给补贴),像我们联盟有个成员企业还被邀请去那边注册,注册就给你补钱,但是武汉这边实际上没有专项政策。”

  

  

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集聚。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区块链存量人才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相较于北京的28。88%,武汉占比仅为2。04%。

  

不过北京ULAM公链项目团队负责人吴彦冰认为,尽管北京在人才储备上有相对优势,但区块链专业性人才缺乏是行业普遍性问题。

  

吴彦冰:“人才相当亟需,像我们公司去招一些底层工程师,就非常难招到。像云计算、AI,不仅学校有开设这些课程,而且像外面的培训机构也培训这些。但区块链很难找一个大学开设区块链课程,外面的培训班也没有开,目前人才缺口还是非常大的。”

  

科教优势、产业优势明显,武汉区块链未来可期

相较全国,武汉区块链技术与产业起步较晚,从业企业与项目较少,专项扶持政策匮乏。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武汉是否还能迎头赶上?对此,点亮资本合伙人郭峰认为,拥有科研与产业优势的武汉,应迅速在全国区块链版图中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郭峰:“你看国家对区块链产业的定位,其实也很明晰了,北京就是做技术,雄安、深圳,包括杭州是做数字货币。其实武汉我觉得在两方面是有优势的,一个是顶层技术方面有优势;另外一个就是做产业,其实武汉的产业很发达,我觉得在区块链底层技术加产业,尤其是产业生态的建设方面,武汉的基础非常好。”

  

对于武汉区块链的未来,光谷区块链众创空间董事长谷岳同样持乐观态度。位于武汉软件新城的光谷区块链众创空间刚刚成立一年,是武汉市目前唯一一个面向区块链产业的孵化载体。为寻求发展,谷岳曾用大半年的时间到全国三十多个城市调研区块链相关产业园、企业,他深知,尽管武汉有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如何留住人才,完善体制机制,集体发力,才是促进区块链发展的关键所在。

  

谷岳:“他们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做法,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园区,另外就是引入科研型平台,它就能够吸引一些人才进来,另外就是建一些这些行业相关的检测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锁住了人才、孵化了企业,有人才、有平台、有政策,然后再集中在一起,集体地发力,它就能够加速很多项目的落地。”

  

对于武汉区块链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何德彪提出,武汉应尽快出台区块链发展的场面政策,牵头打造区块链产业的良好发展环境。抓住区块链技术融合、功能拓展、产业细分的契机,发挥区块 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建设可信体系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打通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构建区块链高新开发区。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教授何德彪:“可以从技术上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与各大高校紧密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二,着力点在于研究自主可控区块链核心技术,完善区块链隐私安全与合法监管体系,加快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区块链产业生态,推动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

  

——晓光谷

  
","content_hash"!"f856a90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