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块链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是专利多论文代码少,没有自主安全可控底层平台,没有软硬件一体化平台,将直接导致区块链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技术风险、国外开源平台抢占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以及国外开源平台渗透我国实体和虚拟经济的经济风险。所以尽快实现区块链应用落地是很重要的,现在各地都在政策扶持下有落地应用,长沙高新区这边已经正式有区块链项目落地了,叫中芯区块链服务平台,是一个政企服务平台,跟长沙银行、迪安司法等合作,现在是征集企业上链的阶段。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是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一旦信息经过确认并添加到区块链,就会被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的修改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很高。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每一个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然而获得这样的优势的代价是巨大的,为了部署这样的网络降低了参与者的带宽,让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更慢了,因为所有参与者都要把它备份一遍。
综上所述,区块链的优势强大到可能改变世界,但是广泛应用却受两个方面影响,第一个就是可能的51%危机,即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就可以修改信息。第二个就是资源消耗高,为了部署这样的网络降低了参与者的带宽,让参与者之间的数据传输更慢了,因为所有参与者都要把它备份一遍。
区块链的原子数据
区块链简介
区块链技术起源于2008年由化名为“中本聪”的学者在密码学邮件组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 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目前尚未形成行业公认的区块链定义。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链条的方式组合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账本,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比特币价格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广义的区块链技术则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 (智能合约) 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
区块链按照其去中心化程度可分为三种:公有区块链、联盟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公有区块链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分布式系统的任何节点均可参与链上数据的读写、验证和共识过程,并根据其PoW或PoS贡献获得相应的经济激励,比特币是典型的公有区块链。联盟区块链则是部分去中心化 (或称多中心化) 的区块链,适用于多个实体构成的组织或联盟,其共识过程受到预定义的一组节点控制,例如生成区块需要获得10个预选的共识节点中的5个节点确认。私有区块链则是完全中心化的区块链,适用于特定机构的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等,其写入权限由中心机构控制,而读取权限可视需求有选择性地对外开放。
中将区块链划分为五层——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其中,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技术;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 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
区块链目前面临着四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安全问题、效率问题、资源问题、博弈问题。
由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共识机制等特点,在身份认证、隐私保护等方面,区块链成为了重要的技术。下面给出基于区块链的三种重要系统——身份管理系统、隐私保护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的文献导读。
数据管理系统是其他两个系统的底层基础,无论是身份管理还是隐私保护,都与数据存储读取相关。由于区块链各个节点需要存储和读取大量历史操作数据,这些数据如何以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方式存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存储,解决了传统数据库中心化、易被攻击篡改的问题,同时由于区块链本身数据存储的方式,因此出现了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中对ProvChain架构进行了介绍。ProvChain用于解决云上的数据溯源问题,而数据溯源问题对于云计算系统管理员调试系统,防止网络的入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区块链本身的特点,作为身份管理系统和隐私保护系统的重要技术也就不足为奇了。区块链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公认的、唯一的、真实的身份,甚至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能够替代身份证、护照等身份认证实体工具。中展示了大量正在进行、已经完成或已经夭折的基于区块链的身份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概要了解区块链在身份管理当中的应用。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身份管理系统、加密货币等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大多数系统存在隐私保护的问题,即用户在现实中的身份与区块链中的身份存在一个映射关系,该映射关系可能导致用户身份的泄露。隐私保护系统旨在解决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隐私问题,即在与其他用户分享用户相关敏感数据时,不会映射到身份,同时能够验证该用户身份符合筛选条件。通过医疗数据安全的案例介绍了HDG架构,用于保障医疗数据安全。中介绍了用于区块链身份隐私保护的ChainAnchor架构,用于确保区块链系统中的真实匿名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