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

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

“同时,通过‘系统’的数字化运营解决浪费难题。”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

除IP档期、商品联名等合作形式外,公益活动如今正逐渐纳入便利店中,并成为其门店对外展示的重要内容。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近日获悉,截至2021年8月,便利蜂在半年多内已与合作方成功开展4次公益活动,并利用自身空间优势,多类型、多形式地传递来自公益的声音,不断贴近民生需求。

“民生是便利蜂当前发展的关键词。”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结合约2000家线下实体门店的场景和自身实际,寻求相关的公益合作,也希望为中国的公益活动出一份绵薄之力。”

对公益的倾斜,正为便利蜂带来一系列良性影响。合作情况显示,公益活动在助力便利蜂门店和品牌形象展示、提升消费者好感度的同时,亦增加了门店员工和消费者对公益活动的关注度。

此前毕马威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全国品牌连锁便利店销售额为2961亿元,“疫情并未对2020年便利店行业的盈利造成过大负面影响”。

业内认为,作为城市民生服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便利店的公益行为一方面表明行业整体已得到消费者关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相关部门对便利店行业的整体政策性支持。

不仅如此,在助力解决社会性难题方面,《反食品浪费法》于4月底正式实施后,便利蜂还通过“系统”的数字化运营,一方面强化在鲜食制作、运输物流、门店运营、店内服务提示、员工培训等各环节的效率和服务,一方面在小包装食品研发和临期食品处理等方面进行深耕,以避免食品浪费现象的发生。

救灾型公益首次「进店」

“我捐助了,这里可以扫码。”今年夏季,河南发生罕见洪灾。便利蜂上海某社区门店内,一位白领通过便利蜂门店的电视屏扫码进行捐助后,又向其他同事进行解说。

据悉,在通过河南门店为当地提供线下帮助的同时,便利蜂同时与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进行深度合作,展开一系列其他公益行动,尽可能为更多的河南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7月28日开始,便利蜂全国2000家门店一直在滚动播放思源工程的公开倡议。”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补充介绍道。

于便利蜂店内滚动播放的公益电视屏(来源:便利蜂)

思源工程方面对此表示,通过和便利蜂合作,希望更多消费者看到倡议,“在大家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受灾地区带去一份绵薄之力。”

“这是救灾型公益活动首次走进我们门店。”上述负责人表示,从效果上看,此次活动“获得了消费者的首肯,也为便利蜂未来的门店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财经涂鸦》了解到,除河南救灾公益活动外,早在2020年1月-8月,便利蜂的全国门店便已在环保、党建、革命老区贫困老人等方面开展过广泛的公益合作。

环保方面,今年3月底,便利蜂曾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达成合作,成为“地球一小时”年度推广合作伙伴;7月初,便利蜂曾联合思源工程共同发起“关注革命老区贫困老人捐赠爱心温暖包”项目,同时,通过门店电视屏、官方微博等渠道传递扶贫的声音。此外,双方还在持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民生是便利蜂发展的关键词。”便利蜂方面表示。在此基础上,结合消费者当前关注的热点、合作伙伴的青睐,未来一段时间,便利蜂将关注更多公益活动,“让公益合作成为便利蜂门店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公开资料,成都、福建前几年曾推出过专门的“公益便利店”,石家庄的部分便利店近期也已推出公益创业帮扶项目。

用「数字」解决浪费难题

不仅如此,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社会性难题,也成为便利蜂在发挥“社会基础设施”这一角色时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今年上半年,《反食品浪费法》于4月底正式实施后,便利蜂便通过“系统”的数字化运营,再次强化在鲜食制作、运输物流、门店运营、店内服务提示、员工培训等各环节的效率和服务,以避免食品浪费现象的发生。

彼时,便利蜂也曾通过店内的电视屏渠道,推广“拒绝‘剩’宴,‘光盘’在手”的理念,号召消费者拒绝餐饮或食品浪费,并在全国约2000家门店内进行轮播。

在商品把控方面,为解决浪费问题,便利蜂同时对“一人食”产品和“临期”产品进行精细化处理。

通过调研,便利蜂发现,超8成消费者愿意尝试“一人食”商品,用小份量来避免食品浪费。为此,从热餐到零食、水果、酒水饮料等品类,便利蜂均陆续推出小份包装产品。截至目前,该类商品的销量一直处于稳定上升中。

另外,在商品研发方面,“无论是夏季流行的麻辣小龙虾,还是各种自热火锅、便当、蛋糕甜品等,也会部分设计成200克-300克的小包装进行售卖。”便利蜂相关负责人对《财经涂鸦》表示。

实际上,“一人食”的消费特征、商品创新和迭代越来越快等,均已成为如今便利店消费较为显性的变化。

作为避免食品浪费的另一举措,便利蜂针对临期商品特意于今年在店内新设置出“特价商品货架”。

店内今年新设置的特价商品货架(来源:便利蜂)

“我们会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渠道端满足大家的消费需求,并从渠道层面协助避免食品浪费;也会根据‘系统’的判断,将店内到‘临期品’这个临界点的极少数商品,补充到特价商品货架,并强化商品的全面性。”便利蜂相关负责人介绍。

但便利蜂超过保质期、未售卖的食品量很少。“因为对门店商品进货数量会进行强把控,并对需求的精准预测。”便利蜂门店店长小张进一步补充道。

统计数据显示,以今年4月和5月办公楼门店的临期品购买为例,“Z世代”(95后和00后)为临期品购买的主力人群。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民生成便利蜂当前发展关键词:2000家线下门店将持续寻求公益合作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