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红包赚钱(疯了!“3点钟区块链群”7天发红包上百万!)
来源:链上财经(caijing234)
作者:麦濛,已获得转载授权
有一种恐慌,不是好好的账户资产瞬间少了好几个零,而是“错过机会怎么办?”
“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每天的上万条消息制造的恐慌,附上春节亲友团亲切问候的佐料,区块链达到了高潮。
2月11日的凌晨3点,区块链未眠,“3点钟群”就像一个意外一样建立了。群内大佬有薛蛮子、玉红、蔡文胜等人。春节,佟丽娅、高晓松、韩庚等明星的加入,“3点钟群”瞬间成了堪比春晚的话题。
据悉,该群7天发红包上百万,群内每天消息上万条,群内严禁发布关于炒币、ico等方面的消息。
“求加三点钟群,谁在的帮忙拉一下”代替了春节的寒暄,总群、北京群、上海群、广州群,一夜之间建立了无数个“3点钟群”。
看不下去春晚的人们,却在上万条关于技术的消息里目不转睛,认真地熟记着这一串串未来财富的符号。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还有无数个坑在等着你。打怪升级,有时候与大佬在群聊中的经典语录无关。
0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前几天的朋友圈,过年的祝福与区块链的内容,各占半壁江山,微商都不发动态了。
要说区块链,最普遍的是一个二维码,附上文字“区块链群”。上一秒刚出现,下一秒就满了100人,让无数活动策划人员羞愧。
这股风潮,2017年底就有,但是春节期间不打烊,则是因为一股风。
“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就是那股风。
据《中国企业家》,“3点钟无眠区块链群”最初由玉红在2月11日创立,玉红是SEEU&; QYGAME 创始人,SEEU&; QYGAME曾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大型网络游戏《基本世界》。
“3点钟”据说是一个口号,在区块链即将到来的日子里,睡觉都是浪费时间,大佬们也是每天纵横论战到3点钟,长期3点钟不签到打卡发表观点的“非大佬”,随时可能被踢出群。
群成员可就各显神通了。
有徐小平这样的投资人,想把资本押宝未来;有周鸿祎这样的其他行业大佬,观望着新方向;也有宝二爷这样靠着数字货币逆袭当大佬的币圈人士,目标只有一个:赚钱;也有技术男,聊天终结者。
与时下最普遍的营销方式相同,这个群里也有佟丽娅、高晓松、韩庚、于正、这样的娱乐圈人士。他们的入群,不仅让群整夜无眠,也让其他人无数个日夜无眠。
佟丽娅一进群,附上8000元红包,走了个过场就下了,随后高晓松补位。而韩庚,则由于不发言被踢出群了。
这里边,也就高晓松曾在《晓说》中发表过对区块链的看法。显然,更多的人,只是一部舆论的收割机。
群内红包雨不断,仅过年放假的这七天,发放的红包总额估计就达100万元以上。薛蛮子生日那天,红包雨持续了近二十分钟。
尽管有传闻表示:“对于近期成立的3点钟区块链群将受到全面监管,监控一经发现非法敛财行为相关部门必深究,各别领域知名人士请自重。”
依然阻挡不了无数的“3点钟群”在全国各地一夜之间建立,凌晨3点,无心睡眠,只想群聊。
02 浪潮中的鄙视链
“3点钟群”火了,区块链的未来突然火了,这让“独角兽捕手”情何以堪。
站在互联网风口,逆袭成了“独角兽捕手”的朱啸虎,第一个不服。有些人啊,你别看他外表光鲜亮丽,背地里连个币都没有。
2月24日,朱啸虎在朋友圈表态,“不要拉我进任何3点钟群,有些风口宁愿错过,有些钱宁愿不赚,大家晚节保重。”
专业打脸的朱啸虎不仅强调晚节,也强调价值,“共享单车使得中国核心城区汽车加油量下降 5%,没有哪个 ICO 项目有这样的社会真实价值。”
一票言论惹怒群里一众大佬。
快的创始人陈伟星直白地怼回去:“ofo 戴威曾多次和我交流 ofo 区块链化,我也答应投资。”
ofo曾传出区块链化的消息,随后,ofo发布晚间声明,表示“ofo 小黄车没有筹备任何 ICO”,对区块链会持续关注。
见过独角兽的朱啸虎表示,安心做好我们的“古典互联网”投资,赚自己看的懂的钱,赚能每天晚上睡的香的钱,赚能心安理得告诉女儿爸爸靠什么赚钱的钱!
这是来自互联网圈对区块链圈的鄙视。
关于这场鄙视链中的争论,有网友表示:区块链这件事站在朱啸虎这边,全民疯狂的事,唯有静观以待!
实际上,在腾讯、阿里早已潜心研究区块链技术时,对于大部分入场的普通人来说,他们最大的共识在于赚钱。
这里面还有区块链中的鄙视链,链圈对币圈的鄙视链。
在“3点钟群”大谈赚钱的宝二爷被二度踢出圈,他委屈地表示:
“所有进入币圈里的所谓的大 V其实也是想进来挣钱的,他不是只想进来凑热闹的,他不是为了纯粹研究技术。如果说他不是为了赚钱,那只是他不好意思这么公开地开承他是为了赚钱而已。”
03 是未来还是恐慌?
宝二爷们的逆袭,制造了恐慌。
错过了房地产,错过了互联网,错过了电商,错过了O2O,是不是要错过区块链了?
而目前社会,被对于资产缩水的恐慌,渴望财富上升却受到限制的恐慌充斥着。
在数字货币去年的大涨大跌中,这一恐慌到了极致。炒币成功,学区房就不是问题了。
而这,也正是区块链在过去一年的争议达到了高潮的原因。在贪婪的推动下,有心赚钱,无心技术。
在是个币就能赚钱的风潮中,越来越多的项目上线。他们买白皮书、找人站台,走个过场,然后收割走人。
看上去华丽的团队背景,查不到项目代码进度,那些刚知道区块链3个字就从二狗子摇身一变成为David的创始人大有人在。
空气项目的充斥中,破发已经来临。群魔乱舞中,也有无畏者向前冲着,比特币交易在赌性的放大下,不质疑区块链的价值质疑谁?
实际上,在2013年,中国央行切断了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充值通道,比特币从8000人民币打到2000人民币。
接下来的两年,做技术的公司越来越多,阿里、腾讯入场。在NEO的二期ICO的推动下,2017年,ico迎来了爆发期,技术再一次被忽略。
而昨天,《人民日报》正版发布了三篇关于区块链的内容。其中说到:
“能解决金融、公益、监管、打假等很多领域的痛点难点,但有不少适用条件。”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有志于投身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的企业,同时明确一些区块链适合应用的场景及国家鼓励的领域等。”
但同时,区块链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技术目前还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别要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区块链在未来的应用,确实有可能解决现有的一些痛点。
区块链技术在未来的应用,需要势,也需要时。
对于个人来说,渺小的一百万,莽莽撞撞冲进“3点钟群”里,也许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就没了。
而越来越多的噱头来临,别有用心的人反而找寻到了一条新的发家致富之路,那就是收割什么都不懂的你。
不要盲目地交学费。了解区块链是可以的,但是梭哈来换学区房,可知学区房前还有好多的坑在等你。
500人的名额,没有你我,只有“大佬”。
","content_hash"!"dff06a41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