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9月1日,造车新势力在这一天争先发布了各自的8月销量成绩。

这一次时代真的变了,以往稳固的“蔚小理”铁三角格局被彻底打破,理想汽车以9433辆的交付量成为8月新势力销冠;而小鹏汽车虽然环比有所下跌,但依然以7214台的交付数据位列第二名;令人惊喜的则是哪吒汽车,8月交付新车6613台,以449%的同比涨幅成功挤进造车新势力TOP3;至于蔚来汽车,则延续了7月销量下滑的颓势,8月交付量仅为5880台,掉出了前三位置。

不难看出曾经三足鼎立的“蔚小理”中,蔚来已经是失势掉队,这不免让人疑惑,“比肩”BBA的蔚来怎么就沦落至此了呢?

这里先来看看蔚来官方对于8月销量下滑的回应:受到7月南京疫情的影响,蔚来汽车个别零部件供应受限制,再加上马来西亚疫情的爆发使得全球半导体生产受限,因此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整个8月品牌产量下滑约2000-3000辆。与此同时,短期内这个减产的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

恕小编直言,蔚来个别零部件短缺的问题若早做准备的话是可以避免的,多学学人家理想和小鹏,多囤点货不就好了,何况之前何小鹏还被传出为了拿货亲自跑去宁德时代工厂门口蹲点的新闻。

除去零部件供应短缺的问题,其实蔚来汽车最不可忽略的,是前段时间发生的两起安全事故。但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之前关于蔚来的舆论闹得沸沸扬扬,不过最近却销声匿迹了,并且蔚来官方至今也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更可笑的是,事件期间“500名蔚来车主联合声明”属实成了业界最大笑话,由于牵头人林蔚的身份实在是过于微妙,以至于蔚来长期经营的“饭圈”还搞出了内讧。

既然说到了蔚来的饭圈问题,那我们不妨说道说道这个饭圈文化。首先,李斌的操作是重点,靠着绝无仅有的“蔚来式服务”增添的产品附加值,蔚来单车均价确实达到了BBA的水平。可若是刨去这个服务的附加值,蔚来旗下车型本身的价值又能剩下多少呢?或者说能达到合资品牌的水平吗?

再者说了,蔚来斥巨资圈来的众多粉丝,也在这次事件后分成两派,并开始“拔刀相向”,典型的例子则是“500人声明与1万人反联合声明”。可当粉丝开始内讧,蔚来官方却是选择站着背后默默看戏,仿佛一切与它无关似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离谱的是这事情竟然没有后续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猫腻?你品,你细品。

OK,既然蔚来官方也不愿意深究自家车主内讧的事情,那我们将关注的重点拉回到本次的主题上来:蔚来的销量还会继续下滑吗?

蔚来官方给出的回应是,8月的订单量创造了历史新高,且预计9月交付量将直逼万辆。根据小编我查询多方数据之后,发现蔚来ESP供应商博世的供应链依然饱受马来西亚疫情的影响,加之两起安全事故的不断发酵,蔚来9月交付量能不能回暖,仍旧是个谜。

写在最后

李斌将蔚来定义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汽车公司”,并且一直给用户灌输,买蔚来,不仅仅只是买一辆车,而是买一张通往新的生活方式的门票。

小编对这一观点只想说,卖车就好好卖车,整天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不如踏踏实实卖车来得实在,多学学人家理想,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交付量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这里提一个小建议,蔚来你好好造车,多把钱用在技术提升上,用户最终看重的仍是车辆产品本身,懂?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芯片荒不是借口,蔚来销量掉队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