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汽车:存在感危机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R汽车:存在感危机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R汽车:存在感危机”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R汽车:存在感危机

R汽车:存在感危机

两周前,上汽R汽车在广东佛山的首家体验中心在一个新商场开业,装潢摆设颇有新势力风格;店面只展示两款在售新车——ER6和MARVEL R,宽敞舒适程度远高于同一楼层、几十米外的小鹏体验店。

但是,即便R汽车选址商场出入口附近、人流量不成问题,人们对它的关注度、好奇度还是远不如小鹏。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并不知道R汽车,而对它略有了解的人,往往误认为它就是荣威的电动版。

背靠上汽集团,R汽车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第一批选手。新产品、新渠道、新形象,R汽车本该拥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声量,但如今看来,R汽车距离它的目标消费者还有很远。

销量难掩失意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98.8万辆,同比增长222%,其中纯电占比80万辆。消费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愿意接近、接受纯电动汽车。

当下的新能源车市场分为三股势力。

以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为代表的中高端智能电动车表现最突出,在一二线城市长期占据销量前三,全国单月销量近万;紧随其后的是小鹏、哪吒等主打性价比的造车新势力,在10万元级别市场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个预算消费者的纯电首选;最后才是传统车企转型的产品,比如广汽新能源埃安、吉利几何、大众ID,等等,借着市场向好、产品进步,销量也能逐渐有起色。

最先以独立品牌、独立渠道运营的R汽车似乎成为了一个例外。2020年成立,R汽车目前有两款新车在售,纯电轿车ER6、纯电SUV MARVEL R,两款车型在最近半年的月销量均在500上下徘徊。ER6在去年曾经冲高到月销过千;MARVEL R则在最近两个月提高到了月销700。

上汽对R汽车的市场表现心里有数。最开始,R汽车对外公布的年销量目标为3万辆,后来考虑到芯片短缺等客观原因,将今年的销量预期降低为2万辆。但即便下调了销量目标,以最近半年的成绩来看,R汽车仍然无法完成全年售出2万辆的业绩。

在ER6的价格区间,广汽埃安S的月销量已经是它的10倍;而与MARVEL R所在的20-25万元市场,大众ID.4也已经做到了销量数千。

作为传统车企的转型代表,R汽车已经掉了队。而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既有R汽车产品实力的问题,也有R汽车品牌定位的问题。

一段不常被提起的往事

很难说R汽车真正成立是在哪一天,普通消费者更是没有印象,R汽车从何处来、从何时来?

上汽集团并不希望让人们想起,R汽车的R LOGO其实是荣威ROEWE的首字母。2020年5月,中国品牌日期间,荣威发布了一款全新纯电车型ER6,R LOGO挂在这款车上,首次与公众见面。

但「油改电」的形象伴随其中,始终不是一件好事。尤其当2018年前后新造车企业蜂拥而至,在颠覆性产品的映衬之下,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产品更是透露出一种守旧落后。

上汽集团向来是转型的积极分子。eRX5之后,荣威就曾在2018年推出过代表自主品牌技术高度的智能电动车MARVEL X,动力性能、智能科技、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在向蔚来、特斯拉看齐,表明传统车企造智能电动车的实力。只不过,当时的荣威品牌仍然受惠于RX5这样一款家用车,无法撑起MARVEL X的产品高度、价格高度。

品牌形象跟不上产品技术,加上消费市场对「油改电」的天然抵触,促使上汽集团最先在荣威这里做了第二次的转型尝试,用双标、双外观的方式区分开燃油车与电动车。ER6由此而来,尽管略有荣威i6的影子,ER6还是用了一套新的命名、新的造型,甚至新的LOGO,一切都是新的。荣威希望借此能够逐步建立消费者的新认知——挂着R LOGO的荣威电动车型并非「油改电」,它是独立设计、独立平台的产物,与燃油系列毫无关系。

但上汽很快就遇到了困惑。既然是荣威品牌的双标产品,那么挂着R LOGO的ER6自然也会出现在荣威品牌的销售渠道里。该如何让消费者相信,这款售价远高于燃油轿车的纯电车型,是采用最新三电技术、智能科技的产品,是一款值得花20万元购买的荣威?之后还要推出R LOGO的SUV MARVEL R,如果还是放在荣威展厅里面,会不会重复曾经MARVEL X的命运?

其实,同样的困惑也出现在广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同行那里,所以吉利最早推出了几何品牌、广汽新能源也最终将埃安独立出来。上汽当然也不甘人后,要做就要做彻底。

去年下半年ER6上市,上汽早就不再提及荣威双标的事了——ER6来自于R品牌,是上汽集团的智能纯电品牌,拥有全新品牌定位、全新销售模式,全新传播思维。如果说ER6多少有点荣威i6的密切关系,那么从MARVEL R开始,上次就决心要将R汽车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独立品牌了。

出身注定竞争乏力

去年8月,ER6正式上市,身份是R汽车的首款纯电轿车,主打620公里长续航,三款配置车型定价16.28万、17.58万和20.08万。

将其放在Aion S、几何A这种兼具网约车身份的纯电轿车里对比,ER6其实很容易展示出实力——符合当下审美的、具备品质感的设计,出色的智能互联功能,尤其是600公里以上的长续航。

要知道,2020年8月的新能源车市场,要买到600公里以上续航的纯电轿车,除了20万元以下的ER6,就只能选择25万元价格段的小鹏P7和比亚迪汉。

但是,对于预算不到20万元的普通消费者来说,600公里续航是不是刚需?600公里与500公里之间,是否存在着不可逾越、不可调和的差异?拿ER6中配的17.58万元版本与Aion S中配的14.86万元版本相比会发现,ER6在空间尺寸与动力参数方面均落后于Aion S,而接近3万元的差价,除了多了100公里续航之外,就只有后排气囊以及仿皮座椅、矩阵大灯这类配置优势。

如果说,去年的竞争格局还不足以让ER6出现乏力,那么今年的形势就完全不一样了。比亚迪在今年推出了新款的秦PLUS,16.68万元的600km 旗舰版在包括续航、动力、尺寸、主流配置等方面都与ER6针锋相对;而售价更低的秦PLUS旗舰版本已经提供了全套主动安全配置,两者形成错位竞争。

以R汽车的自我定位,它当然不是与比亚迪平起平坐的,论品牌形象、销售渠道、用户群像,R汽车都希望构建略高于传统车企的认知,是完全可以与造车新势力相提并论的新事物。

很难说,ER6与R汽车形成了一个怎样的不可替代的产品定位,所幸R汽车与荣威已经是两个完全独立的销售渠道,避免了消费者拿两款车的性能、做工、价格挑剔对比。

关键之战还没到来

对于当下的R汽车来说,可能ER6和MARVEL R都不能成为主力,也都无法让它很好地实现「科技兑现想象」的愿景,因为这两款车与荣威的关系实在太近了——即便放在了商场销售,也难以说服消费者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新品牌,而不去跟自主品牌、荣威去做关联。

所以,R汽车活在当下,却要眺望未来,因为R汽车能否扭转局面、追上对手,最大的机会在一款叫做ES33的车上。对于R汽车来说,这款车才算是品牌独立之后完全从头研发的全新车型,一方面,它与荣威没有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它也拥有目前市场最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比如PP-CEM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Luminar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英伟达Orin芯片。

如何理解这一套技术的高级程度?至少,我们知道采用同级别技术的还有FF、蔚来ET7、沃尔沃XC90。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小鹏和极狐抢占「首款搭载激光雷达」、蔚来ET7成为首款「搭载ORIN」,无论是技术的先进程度还是量产落地的速度,明年推出市场的汽车ES33要成为爆款就更不容易了。

大胆猜测,上汽对于R汽车的定位并非从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思路,先借用荣威两款车的技术基础来打造ER6、MARVEL R,它更像是对市场的试探,同时也是R汽车发展初期的过渡性产品。在ES33到来之前,R汽车还需要在全国把新零售渠道搭建起来。

截止今年9月,R汽车官方网站公布全国已开业的体验中心有72家,待开业10家;其中,佛山店已开业,官网尚未更新。也就是说,今年一整年R汽车至少已经在全国拥有80家体验中心,目标是建设100家。作为一个新成立的独立品牌来说,这个渠道铺设的数量并不少。

虽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及东部省份,但这也是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最为集中的城市,R汽车的前期渠道建设无可厚非。但是,近百家体验中心、单款车只有四五百的月销量,R汽车的处境也显而易见。

其实,无论是R汽车还是几何汽车、广汽埃安,传统车企对于独立出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没有太多故事可讲,当我们看到R汽车「科技兑现想象」的时候,我们能够联想到什么?有了特斯拉、小鹏、蔚来珠玉在前,其他品牌实在很难在交互方面做出太大的创新突破了。

几何和埃安没有过分强调智能,但是它们在前期提供市场认知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共享出行,这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很容易固化品牌认知,从而在选择的时候绕开一个出租车品牌。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在Aion S和丰田iA5之前,果断的选了后者。

R汽车当然不会走这条路,也不需要走这条路,荣威品牌充当共享出行的车辆已经够多了。但是,眼下依靠ER6和MARVEL R两款车缓慢地提高市场占有率、路上能见度,也实在是有点难。在ES33来之前、在ES33有可能一鸣惊人之前,R汽车只能继续铺设全国网点,让消费者在逛街的时候,多看几眼。

雅斯顿小结

R汽车并非生不逢时,它恰恰生在了这个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时代,只是R汽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也还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路,逐渐活成了边缘。比起R汽车,也许更多人知道的是,上汽有一个高科技的新品牌叫做「智已」。

但愿ES33的诞生可以证明,R汽车这个品牌并没有被战略性放弃。

图 | 来源于网络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Contact us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R汽车:存在感危机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