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宝马集团把“C位”留给了“循环经济” |寰球车评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宝马集团把“C位”留给了“循环经济” |寰球车评”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宝马集团把“C位”留给了“循环经济” |寰球车评
在刚刚开幕的慕尼黑车展现场,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市场对我们至关重要。我们在沈阳建立了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进展令人感到振奋。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华投入,保持紧密合作。”
齐普策于宝马的家乡慕尼黑着重提到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成果,这一举动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的确,这不仅仅体现了宝马集团对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更是宝马集团与中国发展路径深度契合的直观体现。
慕尼黑车展之前,宝马总部四缸大厦照亮城市夜空,传达可持续,循环经济和电动出行愿景。而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展现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宝马所展望的可持续豪华出行。
众所周知,法兰克福一直承办着德国最大规模的汽车盛事,这是欧洲乃至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车展。而当德国车展正式进入“慕尼黑时代”,展会全称也从此前的IAA更名为IAA MOBILITY,内涵被进一步延伸,重点强调了移动出行、绿色交通等概念。
正因如此,作为东道主的宝马集团在慕尼黑车展上的一举一动,不仅是为了推出一款征服车迷的新产品,更是通过产品或思路,着眼于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汽车工业发展……
将循环经济置于“C位”的宝马
此次发布会上的重点信息,便是宝马集团将循环经济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这是可持续发展下的关键经济思维。
随着各国节能减碳的力度加大,循环经济已然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这其中,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在循环经济上的布局愈发深入。
7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部署了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明确提出,到2025年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
而在五大重点工程和六大重点行动的其中一条,便是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行动:研究制定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案,选择部分地区率先开展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这恰恰与宝马集团的“可持续”理念不谋而合,同时也解释了齐普策在这场世界汽车盛会上重点提到中国市场布局的核心原因:宝马集团与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上具有强烈的共通性。
BMW i 循环概念车:循环经济下的集大成者
齐普策在发布会上表示:“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展示了宝马集团在可持续出行方面所进行的全面而细致的思考,代表了我们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努力。宝马集团在生产中使用资源的效率已经非常高,我们希望将这种优势延伸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这不仅将对保护环境做出贡献,也能保障公司未来的长期发展。”
如齐普策所言,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让汽车产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可持续,这或许才是未来汽车真正的样子。
可以看到,全新的BMW i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的前脸在融入经典的“双肾”格栅的同时,也去除了铬、车漆等材质的应用,从而在制造材料和成本方面进一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BMW i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采用了一体式车身设计,纯电力驱动系统为长度仅为4米的车身扩展出无限多的空间。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的四个车轮也采用了可持续天然橡胶制成,从而完成了天然降解的效果,进一步减少车辆在结束使用周期后对环境的污染。
车尾采用了热处理钢,其蓝紫色的表面与车身色彩形成引人注目的渐变效果,而两种金属材质保持相对独立,有利于回收再利用。
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顿克表示:“在设计这款概念车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考虑的是材料的可循环和可持续。因此,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带来众多创想,将可持续发展与一种全新而充满激情的设计美学相结合,我们称这种理念为‘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这一理念在内饰部分彰显得也同样充分,设计师取消了大量物理按键及屏幕,全部功能均可通过一块水晶中控台来完成。因为在宝马的愿景中,未来汽车信息显示的重点将会交由3D立体投影来实现,这其中并不需要过多的按键和屏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降低了车辆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
值得一提的是,由3D打印而成的座椅与可降解塑料打造的织物座椅成为了这款概念车中最亮眼的部分。座椅边框由浅金色的铝制成,整个座椅通过一根绳子进行“悦合”,因而让金属与织物可以轻松分离,分别再循环。车顶天窗采用了两块轻薄的面板,通过滑动调节遮阳效果,这种创新的设计无需新的电子元件或技术就可以实现极佳效果。
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让外界看到了循环经济下的汽车产品的真实模样,它深入地提醒了汽车工业:未来汽车不仅仅是智能、纯电这两个因素,“可持续”才是核心。
四把通往可持续的“金钥匙”
19世纪后半期,德国人发明了内燃机,这项发明为一代又一代的德国人带来便利和财富。然而,电动车的出现,让一切发生了变化。“特斯拉现在的市值超过宝马、戴姆勒与大众的总和,但宝马在2019年的销量却是特斯拉的6倍。”这是此前宝马在全新纯电动《iNEXT发现之旅》的纪录片中对自己的“灵魂拷问”。
这种自我的灵魂拷问不仅仅出现在宝马,对于传统车企而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与成长让“电动化”“智能化”似乎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但仅有“智能与电动”的汽车工业就是未来吗?
如今,随着BMW i 循环概念车(BMW i Vision Circular)的亮相,宝马集团提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再思考、再精减、再利用、再回收”四大指导原则,为公司的未来路线乃至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思考方式。
再思考:以全新的方式考虑产品工艺、制造流程和每个部件所发挥的功能,然后进行精减或者重新设计,以满足材料的循环使用。
再精减:持续贯彻BMW i品牌哲学中的极简主义,减少零部件、材料种类和工艺流程的数量。概念车完全摒弃了车漆、真皮和铬,并引入生物基原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缩小碳足迹。
再利用:未来可持续的产品将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一直保持丰富而充满乐趣的体验。概念车使用“悦合”智能设计,让用户可以便捷地对车辆进行焕新,始终保持新鲜感。
再循环:在产品设计中优先使用再利用材料,并为回收进行优化。为此,车辆尽可能使用单一材料,并可简单拆解,避免粘合或者复合材料。“悦合”智能设计同样令车辆焕新变得更加简便。
四大原则好比“四把通向可持续的钥匙”,让节能减碳成为贯穿一台车辆生命全周期的核心脉络。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生产环节上,宝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生产网络的碳排放,到2030年,生产环节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19年的水平降低80%。与此同时,宝马相关供应链到2030年会减排20%。此外,在汽车使用环节,2030年能够在2019年基础之上减少50%的排放。
齐普策在接受寰球汽车采访时曾表示:“到2030年还有9年时间,我们需要采取很多的措施、采取很多的行动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现在加快步伐,和各界积极合作,和监管部门配合,满足监管的需求,满足社会各界对我们的期待。”
对于宝马集团而言,绿电化仅是未来汽车组成部分中的一个,从研发生产到供应链,再到产品的使用与报废,每一个部分的“绿色”,才能够撑起未来出行的“绿林”。
据悉,宝马集团计划在未来10年完成第1000万辆纯电动车交付。到2030年,宝马预计在全球生产的车辆有一半将是纯电动车。届时,MINI品牌也将完全电动化。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宝马集团把“C位”留给了“循环经济” |寰球车评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