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北交所与创业板上市有何不同?黄运成:市值门槛更低、关注成长性、细化指标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北交所与创业板上市有何不同?黄运成:市值门槛更低、关注成长性、细化指标”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交所与创业板上市有何不同?黄运成:市值门槛更低、关注成长性、细化指标
2021年9月3日,一座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完成注册登记。其后,配套规则的征求意见稿相继发布。两份征求意见稿关于发行上市条件的规定与新三板原精选层要求大体相当,总体而言可归结为4套标准、1组通用条件和1组负面清单。若将北交所与创业板的发行上市条件相对比,我们可发现有三点不同之处:
第一,市值门槛更低。创业板除了对净利润有较高要求的标准一对市值不作要求外,另外两套标准对预计市值的标准分别为不低于10和15亿元,而北交所有关预计市值的最高要求也仅是不低于15亿元。这一点是北交所服务中小企业的直观体现。
第二,关注成长性。与创业板主要关注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财务指标不同,北交所发行上市条件中的标准二提出了“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30%”的要求,该要求意味着除当下业绩优良的中小企业外,北交所还在为高成长性潜力股实现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进一步细化市值指标。除创业板发行上市条件中也包含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外,北交所在4套标准中还分别对净资产收益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等指标作出要求。这一系列的细化指标意味着公司要在北交所上市,不仅要关注基本的盈利能力,还需关注公司利用基础资产(而非杠杆)的造血能力、经营活动中的获现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财务指标的设计与将北交所打造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目标相契合。
从首发募资规模来看,若将2020年于创业板上市和新三板精选层挂牌的公司进行对比,可发现:创业板首发上市公司数、首发募资总额和平均募资额分别为107家、892.95亿元、8.35亿元;而精选层公司挂牌数、首发募资总额、平均募资额分别为41家、106.27亿元和2.59亿元。原精选层公司在三项数据上都与创业板公司有较大差距,而北交所的出现的意义之一正是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行拓宽。
从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成立到注册制改革,新中国资本市场已走过近30年。北交所成立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又建立了一座里程碑,这座丰碑为创新型中小企业而建。我国市场化改革正结合我国国情大踏步地前进。北交所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纽带,更是大中型公司与中小型公司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桥梁!
作者:黄运成中国证监会原司长、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同济大学教授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北交所与创业板上市有何不同?黄运成:市值门槛更低、关注成长性、细化指标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