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讲好安全的故事,一款ID.4 CROZZ足够了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讲好安全的故事,一款ID.4 CROZZ足够了”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讲好安全的故事,一款ID.4 CROZZ足够了
在此前的一份《汽车消费报告》中,面对“最在乎汽车的什么”的提问时,消费者提到最多的便是汽车安全。
没错,安全是汽车的基础,虽然颜值、空间、配置等等都是决定购买的因素,但是安全从来都是消费者的第一诉求。
只不过如今的安全出行并非传统意义上从A到B的移动过程,也绝非简单粗暴的安全硬件堆叠,而是内心最深处——来自产品带给用户的安全感。燃油车时代如此,电动车也同样要讲究安全。
在这大前提下,电动车该如何呈现产品安全呢?这是各大车企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汽-大众首款电动车ID.4 CROZZ则率先给出了的答案,它带给用户的安全感,都可以用“贴心”二字来概括。
MEB超高标准,品质有保障
所谓“贴心”,其实就是站在用户角度打造产品。
消费者想要的,绝不是动辄4秒以内的“破百”时间,也不是600KM以上的续航距离。毕竟,跑得再快,跑得再远,对安全性也没有任何正面帮助。再加上最近关于特斯拉、蔚来的交通事故,进一步加深了消费者对电动车安全性的重视。
对此,一汽-大众ID.4 CROZZ已有了周全的准备。
首先,ID.4 CROZZ诞生于专为生产MEB平台车型而建造的一汽-大众佛山智慧工厂,除了车身制造工艺上保持了燃油车一贯的高标准之外,更在提高电动化技术的安全性上下足的功夫,以实现更稳定、安全的品质。
设计上,ID.4 CROZZ采用匹配了两个整车安全研发方案需求,除了最新的C-NCAP 2021五星,“中保研”C-IASI Good标准也是一汽-大众的基本要求。工艺上,ID.4 CROZZ车身采用了超过92%的各类高强度钢板,并通过合理的吸能设计、先进的激光焊接工艺和自动化制造技术,得车辆在碰撞后有较好的溃缩表现和乘员舱完整性体现,同时也能更好地避免电池挤压碰撞导致的起火事故。
值得强调的是,在今年5月进行的Euro-NCAP安全测试中,ID.4 获得了最高的五星评分,在成人乘员保护、儿童乘员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保护以及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的相关测试中均获高分,全方位体现了大众汽车的安全理念:先进安全科技,助力安心出行。
其次,我们都知道电池组是电动车最脆弱的部位,一旦受损极为容易发生起火事故,而且火势往往会迅速蔓延,难以扑灭。所以,电池安全是广大电动车用户都非常关注的环节,大众当然懂消费者的心思。
ID.4 CROZZ在设计之初,就从软硬件上对电池安全做出了周密防护。在硬件设计上,新车从超强壳体、表面绝缘、及时断电、防爆泄压等技术方面,给电芯上了4重保险,将漏电、起火、爆炸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电池充放电和健康状态,还应用了当前最高效率的主动液冷方案,确保电池高电流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出现热失控风险。
电池方面,ID.4 CROZZ采用了宁德时代提供的811电芯。其中,在电池安全方面,电池包层级测试项目多达197项,远超国标要求的179项,深入电芯的测试更是多达436项。
在具体测试项目上,一汽-大众还对电池进行了多项极限测试,包括EMAST振动测试、带温度冲击的浸水测试、热扩散测试、外部火烧测试以及低温短路测试等等,确保电池在受到撞击、泡水、火烧、极寒或极热等各种情况下都能有良好的安全性。这也让电池的浸泡防水等级达到了IPX7级,水流喷射防水等级达到了IPX9K级,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最后,还得说说ID.4 CROZZ的专属平台——MEB平台。和普通的“油改电”车型不同,MEB平台针对电气化动力系统进行设计,抛弃复杂的内燃机和油路,让 ID.4 CROZZ 拥有更合理的载荷分布,更低的重心。其前后配重比呈现 50:50 的理想状态,提高起步及加速性能、制动性能,以及车辆过弯时的操控性能和速度极限。同时,ID.4 CROZZ 的电机、电控和减速器还实现了 " 三合一 " 的高度集成,因此在增加空间利用的同时,也提升电控系统的响应速度。ID.4 CROZZ 的后悬挂还首次采用了五连杆独立悬架结构,解决以往电动车所产生的 “眩晕感”。
ID.4 CROZZ致力科技与安全
,随着汽车“新四化”浪潮加速,“L4级别”、“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这些充满高科技和前瞻性的词汇,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先行者,特斯拉始终以其领先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为傲。以至于让消费者产生了自动驾驶级别达不到特斯拉所宣称的L3,便不配称之为智能的认知。
除此之外,国内造车新势力还动不动就拿L3或者L4来宣传新产品,以至于很多消费者认为传统车企太过“慢热”、“保守”,于是不少人就此认为,在这一领域,传统车企未来或将整体落后于新势力们。
实则不然。
传统车企对于驾驶辅助领域的研究,实际上已经有半个世纪之久,但由于他们始终坚守严苛的安全标准,所以他们永远不会将不完善的产品投向市场,在这种严谨态度之下,他们甚至不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大力宣传。这也是,传统车企与和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驾驶辅助领域最本质的区别。
以一汽-大众ID.4 CROZZ为例,其搭载 IQ.Drive驾驶辅助系统,在 0-160km/h 车速时,系统自动调节车速、车距和方向盘。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 10 余款车型,经过百万用户验证,可以有效为用户减轻驾驶负担,增加驾驶安全。
此外,ID.4 CROZZ 方向盘的一键开启方式带有震动回馈,这一细节设计可以体现出传统车企对消费者日常用车的深度洞察,能让多功能方向盘的功能分区更为清晰,也利于日常行驶中的盲操。
相反的,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则显得比较激进。也因此,最近一段时间,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频频因为“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而引发事故。
总之,在技术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仍待规范的今天,再好的驾驶辅助功能,都不值得用自己的安全为代价去尝试。而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智能科技更贴心,以人为本不冒进,才是企业发展的王道。
写在最后:“未来,年轻的消费者到底需要一款什么样的电动车”,这是一个让所有车企都有些边界模糊的难题。在一汽-大众看来,安全始终是它在电动化、智能化的道路上,发展的主旋律。尽管安全性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也不容易被用户感知,但却是用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最能深切体会的贴心之处。
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纷扰多变的新能源市场中,一汽-大众将凭着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在电动化道路上越走越稳。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讲好安全的故事,一款ID.4 CROZZ足够了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