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包括(主流虚拟数字货币介绍)
比特币 Bitcoin(BTC)
一种去中心化、非普遍全球可支付的加密数字货币,而多数国家则认为比特币属于虚拟商品,并非货币。 比特币的概念,诞生于 2008 年署名为中本聪的一篇论文,并于 2009 年 1 月 3 日,基于无国界的对等网络,用共识主动性开源软件发明创立。比特币协议数量上限为 2100 万枚,以避免通货膨胀问题。使用比特币是通过私钥作为数字签名,允许个人直接支付给他人,不需经过如银行、清算中心、证券商等第三方机构,从而避免了高手续费、繁琐流程以及受监管性的问题,任何用户只要拥有可连接互联网的数字设备皆可使用。
以太币Ether(ETH)
开放的分布式区块链应用平台,通过其专属加密货币 Ether 以太币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处理点对点合约。允许任何人建立和使用通过区块链技术运行的去中心化应用,没有任何欺诈、比特币购买审查、第三方监管。 以太坊的概念首次在 2013 至 2014 年由维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旨在共同构建一个更全球化、更自由、更可靠的互联网。
莱特币Litecoin!(LTC)
一种点对点的加密数字货币,也是 MIT/X11 许可下的一个开源软件项目,早在 2011 年 10 月 7 日通过 Github 的开源客户端进行发布。 货币符号 Ł,莱特币受到了比特币的启发,并且在技术上具有相同的实现原理,莱特币的创造和转让基于一种开源的加密协议,不受到任何中央机构的管理。莱特币旨在改进比特币,与其相比,莱特币具有三种显著差异:第一,莱特币网路大约每 2。5 分钟处理一个块,因此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确认;]第二,莱特币网路预期产出 8400 万个莱特币,是比特币网路发行货币量的四倍之多;第三,莱特币在其工作量证明算法中使用了由 Colin Percival 首次提出的 Scrypt 加密算法,在 ASIC 矿机诞生之前,相比于比特币,在普通计算机上进行莱特币挖掘更为容易。
波卡链 Polkadot(DOT)
是一种异构的多链架构,旨在成为可扩展的异构多链框架,在确保安全和传输的基本功能下,通过非信任节点的激励机制,弱化内生绑定关系。 Polkadot 是由以太坊核心开发者推出的第三代公开无需授权的区块链科技,设计核心理念为即时拓展性和延伸性,旨在解决当今两大阻止区块链技术传播和接受的难题。 Polkadot 计划将私有链、联盟链融入到公有链的共识网络中,同时又能兼顾隐私及许可的防护措施,给予一个全新的交易层,并有机会将数百个区块链互相连接。 波卡链 Polkadot 提供基础的中继链 relay-chain,可以在其上托管大量可验证的全球一致的动态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被称为“并行”链或分支,尽管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需求。很多可验证的、全球动态同步的数据架构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些数据架构为平行链或者侧链。
","content_hash"!"aeb47c0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