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看到“区块链”三个字就会提高警惕,押爆品是不是骗子。。。
当区块链=传销的认知成为主流时,相信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一定会避而远之甚至人人喊打。为什么在多数人眼中区块链会等于传销。
首先区块链作为一项进入普通老百姓视野不到两年,融合了计算机、密码学、甚至金融、哲学的新技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而正是它的复杂性让老百姓感觉不踏实甚至质疑鄙视。
然后区块链行业本身的乱象,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以太坊诞生之前,除了山寨,并没有出现过多的问题,区块链也没有真正进入大众视野,以太坊智能合约部署的诞生使得代币发行变得简单,传销组织洞察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成百上千的空气币传销币基于以太坊发行并流入市场,收割了一批又一批的韭菜,从此坊间流传一个词:区块链-韭菜收割机!
由于传销币的风行,其危害性不断凸显,不仅仅影响到了一些投资者的生活、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甚至是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时政府开始强势介入,2017年9月4日五部委联合发文明文禁止ICO,给处于襁褓之中的区块链致命一击,同时给大众造成了:“区块链已被国家定性为非法”的错觉!
最后不明就里的媒体也开始不负责任的煽风点火,不基于技术分析,罔顾事实对区块链口诛笔伐,在一篇又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普通老百姓也以胜利者的姿态进一步坐实了区块链=骗子的认知。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的落地,相信不久的将来区块链必将迎来它的全面爆发。但等到那时候你再去追也许就已经晚了。
就是个骗子。我在唯品会买了个联想笔记本电脑。邮过来打开旧卡;要退货不给退;还要我寄到售后去鉴定;到厂家售后还鉴定个屁;什么也鉴定不出来;还没等用就卡;磕了都;从买回来就找唯品会;他们总是每天安排不同的客服与你周旋;就是不给你解决;没办法打消协;消协说头三天可以退、现在时间超了:就是唯品会这些狗拖的:唯品会就是个骗子
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网络互助平台上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四个技术创新:
第一个叫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第二个叫做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三个叫做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不可能,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最后一个技术特点叫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中,虽然交易不像银行和证券行业那样频繁,比特币价格但是对可信数据的依赖是有增无减。因此,笔者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从数据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够有效地帮助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分投保人风险管理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督。
投保人风险管理
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要么是投保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骗保,要么是理赔的时候对于免责条款的认定发生分歧。而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
而随着诸如医疗信息数字化、个人征信体系等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权威数据源出现,如果能够将这些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真实可信,无法篡改,实时同步,终身有效,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
第一,是将不同公司之间的数据打通,相互参考,从而及时发现重复投保、历史理赔等信息,及时发现高风险用户。以今年3月份4000万意外伤害险骗保为例,扬州的周某在十余家寿险公司投保,直到人工核保时才查出来。如果在区块链记录了他每一次投保信息,很快就可以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是将不同行业的数据引入区块链,可以提高核保、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举一个重疾险的例子,如果能在区块链上查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诊记录,甚至直系亲属的就诊记录,对于投保人当前的身体状况、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资料,有效地杜绝带病投保。
保险公司风险监督
在保险公司运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风险时有发生,监管机构只能采取事前审核或者事后约束的措施。但随着保险业务的前端日益开放,参与保险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元化,事中监督的需求日益凸显。而笔者看来,区块链技术正是进行事中监督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只要保险公司将日常运营流程搬到区块链上,并向监管机构开发一个记账节点(即使是一个只读的记账节点),监管机构就可以实时的观察到保险公司的全部业务动向。例如资金流向和投资构成、产品的承保和赔付数据、主要的人事和管理操作等,无需等到保险公司事后申报,从而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和违规操作。
在此基础上,监管机构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全国的保险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和预防可能存在的系统性风险,或是发现潜在的保障需求和趋势,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保障。
目前国内有个首个区块链应用的网络互助平台同心互助,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的网络互助应用,能够最大化的保证资金、协议、信息的绝对安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带来了几大特点:
1、资金流向透明
所有资金流向明细都在区块链上记录,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所有监管单位、公众媒体、普通用户都随时可以查看和监督
2、规则执行高效
所有的资金划转按照公开的、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执行,一旦确定就能够精确无误的执行,任何人不能干预,无法人为挪用或干预,提升了规则执行效率
3、用户信息安全
所有的个人敏感信息都高度加密存储,除非用户授权,其他人无法查阅和窃取
4、服务永不宕机
跑在公有链上的网络互助不依赖于某一个中心服务器是否在线,可以保证提供的服务永不宕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