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

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

在谈及国内造车新势力时,人气最高的当属“蔚小理”了,但凡它们三家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二天的头版头条绝对是它们。比如,三家老板坐下来合张影,头条;三家月销量、年销量、财报出来,头条;三家老板无论谁说了一句什么话,头条......

长期以来,蔚来、小鹏、理想一直维持着“蔚小理”的格局,但最近,一向被吐槽得最多、喷得最惨的理想汽车,却是后来居上,将蔚来落下新势力冠军宝座,建立了“理小蔚”的新秩序。

理想成新势力老大,凭啥?

在此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下理想这两年遇到过的波折,去年年底,理想ONE遭遇断轴事件,李想本人出来致歉并提出解决方案;今年5月,理想ONE在没有通知消费者的情况下改款升级,引起老车主的不满,被质疑“割用户韭菜”;7月,理想ONE水银事件不断发酵,事件调查结果仍未公布。有意思的是,上述事件均未能影响到理想汽车的销量,反而是给它带来了一大波热度。不过这里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理想频频被人(键盘侠)盯上找茬,销量却还是蹭蹭地上涨呢?

首先,与其它造车新势力相比,理想ONE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而是增程式动力,后者的优点是续航水平比纯电动车高很多,而且加油这种补能方式,同样要比充电便捷。再加上理想ONE的增程式电动概念,在实际体验上与纯电动车差不了太多,因此俘获了一大批既想体验纯电动车,又怕续航水平不行的燃油车消费者。

其次,这次新款的理想ONE在配置上确实有了很大改进,新的发动机、车机系统以及车载芯片等等,带来的使用体验提升不言而喻,所以不论老车主怎么骂,并不会影响新车主入坑。相反,老车主骂得越狠,越会有人想去实际体验一番理想ONE的产品力,毕竟谁都会有逆反心理,你们说是吧。

最后是国家对于新能源车辆的补贴政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理想ONE当做是可以上绿牌的油车,谁叫它有加油口呢。除此之外,理想ONE主打的奶爸大六座SUV概念,非常符合时下主流购车用户的需求,所以它想不火都难。销量高却不是好事,理想危机四伏?

如果我们翻看近几个月理想的销量报告,可以看到其不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保持着高速的增长,李想本人更是豪言要在今年9月实现月销破万的成绩。这里稍微科普一下,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没有一家车企能够达成月销万台的成绩,而仅有一款车型在售的理想,今年8月售出新车9433台,已经逼近李想定下的9月目标了。

但是,如果从理想官方发布的财报来看,近三年来,理想于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的净亏损达到了15.32亿元、24.39亿元以及1.52亿元,今年上半年的净亏损也已经达到了5.95亿元。

这里简单分析下,2018年与2019年,理想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巨额亏损在所难免;而2020年是品牌销量的快速上升期,故而回笼了大量交付资金,使得净亏损的金额降至1.52亿元;但今年上半年,理想的净亏损又反弹至5.95亿元,这又是为何呢?

理想ONE的销量增长势头,我们都有目共睹,按理说这么多的交付资金回笼之后,理想总该走出亏损泥潭了吧。

但事实是,李想自己也明白,靠着理想ONE单车打天下并不实际,一是同类竞品越来越多,比如岚图FREE,因此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二是国家新能源政策的调整,上海市已经确定2023年取消插电式混动/增程式的绿牌,没了绿牌的加持,理想ONE不能说彻底失势,但至少也会元气大伤。

所以理想正在加快新车研发速度,内部代号为X01的全尺寸增程式动力SUV即将在明年发布,而品牌首款纯电车型则将在2023年实现量产。可以看出,现阶段理想汽车想靠着增程式技术收割燃油车用户,而后再彻底转型纯电品牌。但问题在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又或者是被增程式技术惯坏了的用户,真的会给理想的计划买单吗?

写在最后

理想现阶段“单车打天下”取得的成就确实值得大吹特吹,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一件事情,理想的产品线真的过于单薄,后期若是新车研发进展不顺利,就很可能遭遇滑铁卢。不过以李想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这个背景下,我们是不是可以期待下理想在2025年达成160万年销目标了呢?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车圈未解之谜,为何理想汽车越被骂,卖得越好?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