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特斯拉辅助驾驶再次出事,撞上警车后,美国监管部门终于发质询函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特斯拉辅助驾驶再次出事,撞上警车后,美国监管部门终于发质询函”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斯拉辅助驾驶再次出事,撞上警车后,美国监管部门终于发质询函
文/七月
前言:据《财联社》报道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昨日经过确认,在上周末又发生了一起,“特斯拉使用计算机辅助驾驶”的撞击事件,并且这次撞得还是警车!
这也是该国发生的第12起因特斯拉辅助驾驶安全问题引发的撞击事件。对此,美国NHTSA部门曾在8月16日就对外宣布,针对此前的11起重大事故对特斯拉Autopilot启动正式调查。
据了解,这次事件发生在上周六,来自佛罗里达的高速巡警车正常停放在路边时,被一辆不受控制的特斯拉猛烈撞击。
之后美国警方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当时事故的照片,并表示事发时,该警车警员正在履行救助义务,并不在车内,因此没有受到撞击伤害,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事故照片,来源:社交媒体)
说来也巧,这次的事故发生时间恰好是监管调查期间,NHTSA迅速在本周二(9月1日)向特斯拉签发了长达11页的“质询函”,对“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等提出了非常详尽的质疑。
(来源:NHTSA)
在此监管函中,NHTSA要求特斯拉提供旗下所有装有自动驾驶的车辆启用“FSD”功能的日期和里程数,包括收到该系统的所有客户投诉、事故报告以及诉讼信息
同时,特斯拉必须提供,该公司用来阻止此系统被用于设计领域外的方法和技术的信息。
据悉,特斯拉需要在10月22日之前回复监管函中提到的相关问题,并且在未来120天内向外界公布对Autopilot做出任何更改的计划详情。NHTSA更是表示,如果特斯拉未能全面回应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最高可面临高达1.15亿美元的罚款。
其实,特斯拉自动辅助驾驶导致安全事故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但每次无非就是对车辆“召回”、对事主进行“赔偿”,最后不了了之,而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撞了警车的缘故,美国终于对其进行调查了。
据了解,特斯拉旗下的所有车辆均搭载了“自动驾驶”硬件,而“自动驾驶”的问世,无疑是将过去普通的家用或商用汽车向“智能化”迈进的一大转折
然而,再高科技的产品,也不免会出现“bug”,轻则导致车辆受损,重则危及生命。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再好的东西也有利有弊,那么“自动驾驶”技术对于广大司机朋友来说,到底有哪些好处和隐患呢?
自动驾驶的优点:
减少交通拥堵的情况发生
例如,一二线城市在早晚高峰期,交通拥堵的现象已经是家常便饭,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说,为了避免堵在路上,只能更早出门或者选择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哪怕中途要多次换乘,也不愿意在高峰期开车出行
而“自动驾驶”技术就能很好地避免了这个情况,据了解,车辆在自动驾驶的情况下,一年内能够节省大概40个小时的堵车时间
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当车主启动自动驾驶功能后,大家都自觉地遵守交通秩序,不再有超车、别车等现象,也相对减少了车主的“路怒症”出现,从而避免可能导致的交通事故
降低犯罪率
如果遇到罪犯,他将无法通过自动驾驶技术逃离警察的追捕,警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追踪车辆的位置,并且让车辆停下来
减轻驾驶人员的行车负担
特别是对于经常开长途车的朋友来说,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在疲惫时适时地解放双手,缓解长途开车的身体压力以及枯燥
实际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和人体部位的运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例如我们的眼睛、耳朵,会自动接收外界的影像和声音,并进行分析,然后做出相应反应,而自动驾驶汽车则是配备了“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它们也会通过当时的路况,做出理性的判断
从某种角度来说,拥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在道路的使用方面,堪称完美,但正如老话说的,“水满则溢”,这种技术也只能说是看似完美,它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样值得警示。
并且,这项技术最大的缺点是,驾驶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不稳定,针对一些复杂的路面情况,电脑始终不及人脑的反应更全面和周到,就比如,道路上有个行人原本只是在路边等人,可“自动驾驶”会判断为他要过马路,于是紧急刹车,很容易造成后面的车辆追尾,但如果是有人驾驶就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鸣笛,比如缓慢减速
写在最后:
正如此次的“特斯拉事件”,如果当时是在有人驾驶的情况下,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个人认为,目前这项还未成熟的驾驶技术,还不适宜进行大范围推广和普及。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特斯拉辅助驾驶再次出事,撞上警车后,美国监管部门终于发质询函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