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币 区块链(数字法币赛道(一):区块链技术到底是什么?)
不久前有个朋友让我一句话总结下对当下股市的看法,我很坦诚地告诉他,现在的行情逻辑可能不是价值投资的高光时刻,却是价值投资者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在情绪的放大下,市场会产生大量的盲点,而很多的机会和未来的空间都会在这一时段开始孕育。我前面分析了恒生电子的传统业务,有朋友在后台问我它的业务摸到了天花板,对此怎么看?我的回答如下:我看中恒生电子是因其传统业务的“护城河”为其实现了在金融服务行业“垄断级别”的市占率,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在此基础上引出其未来可能出现的成长天际——数字法币。
之前我关注的新能源电动车和CRO板块目前都是市场的焦点,已然是站在舞台上的明星产品。但是,数字法币还未产生,仍然是一个概念,并且市场上对其是否能战胜电子支付和私人数字货币仍存在很大的分歧。这样的东西真的可以成为下一个增长点吗?从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如果想要对数字法币有完全的了解,实际上需要下一番功夫。
“数字法币”是“数字货币”和“法币”两种概念的集合,需要分开来看。“法币”我们都知道是国家发行的主权信用货币,而”数字货币”主要有两种:1。数字支付货币,比如基于企业服务的支付宝、微信等产生的支付货币;2私人数字货币,这指的是在网络虚拟社区活动中生成的一种“闭圈货币”,如比特币等。
目前数字支付主要是发生在零售环节,大多仅仅作为支付指令,背后仍然是银行交易账户进行的法币背书,是法币的数字化表达。而私人数字货币却完全脱离了法币,形成了自己的发行和记账方法,而这套方法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
说到“区块链”,可能每个人都能说上个几句 ,比如“去中心化”、“分布式记账”和“点对点交易”等等。但是,它为何会有这些特点?这些特点又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想,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但我们所谓的“数字法币”却和它息息相关。在研究了很多材料后,我认为未来数字法币的特点应总体上有三个基本特点:1。央行“中心化”发行;2。与法币稳定兑换;3。管理和流通采用区块链技术。(比如下图所说的“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数字法币”)所以,我先从对区块链技术的介绍开始。
区块链其实并不神奇,它实际上是一个链状数据库。我们可以想象有一条长链,链条上游很多节点(区块),区块里面储存了各种信息。而新产生的信息也会形成区块不断地添加到链条的后面,这条链子就会越变越长、一直延续下去。
那么这样的数据库对货币的使用有什么价值呢?这就不得不提起比特币了。比特币时代是2018年11月由中本聪的《白皮书》(使用说明)开启的。虽然我们到现在都不知道这老兄到底是谁,但他所在的密码朋克组织(网络高手群)却发明了一套货币交易规则。这些规则就是利用区块链存储数据的方式来完成比特币的发行和交易。
我们首先来看发行。比特币的发行是挖矿的过程,这个过程说简单点就是解数学题。那为啥要解题呢?这是因为比特币的用户每个人都有个账本,账本的每一页都是一个区块,大概可以记录4000条信息(1MB)。如果有人记录满了一个区块,就可以把它接上链条,便可获得比特币的奖励(最初是50个,每过四年减一半)。但是,重赏之下,大家都是勇夫,必然每个人都会争着来记录信息,最后全体同时形成了记录完整的区块,都想着把它接上链条获取奖励。这时候选谁呢?
中本聪确实聪明,他想出了个超难的数学题让大家解答,这个数学题就是哈希函数。说简单点,比如我们中学经常要做一元二次方程求X的题目,反着来可以求出X的解。可如果是一元100次方程呢,是不是就很难解了?这哈希函数更是难破天际,基本上就是无法反解。所以,面对这样的题目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慢慢试。
在哈希函数的公式是:SHA(“任意字符串”)=“10101…01010”(256位二进制随机数)。意思是任意字符串我都可以变成一个无法反解的256位二进制随机数。在区块链中,接块的要求是这二进制数的前n位必须等于0。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全世界只有一个办法,用超高算力的计算机(也就是挖矿机)不断改变“字符串”中的随机数(从0到无限不断地尝试),直到试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数。
但为了保证区块链形成的效率,数学题的难度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目前的比特币区块链形成的实现是10min/区块。假设全世界有1万台挖矿机(每台算力14T/s),则10分钟的算力为1/2的66次方。在二进制数中,前n位同时为0的概率为1/2的n次方。所以,在一万台挖矿机的情况下,数学题的难度应设置为哈希值前66位同时为0。
按照10min一个区块,创世区块奖励50个比特币,四年奖励减半的规律来算,比特币的总量将为50x6x24x4x(1/2+1/4+1/8+…)=2100万个。所以,比特币的发行规模是特定的,总共为2100万个。它的发行不是依靠货币政策,而是以大家抢着记账算题来获取奖励的方式来进行的。
明白了这么个奖励机制,我们就可以看看比特币的交易了。在进行比特币交易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广播,随时公布自己的交易信息(你不公布的话,那些想记录信息获取奖励的人咋办?)。举个例子,假如全世界一共只有五个人用比特币,那么当A向B转账10个比特币时,A就会通过小广播告诉B、C、D、E这个信息,另外三个就会在自己的区块中默默记下这笔交易(A自己也会记录),这当中C、D就会对A和B的交易产生监督,无论是A或是B想要篡改交易记录,其他都会对此产生监督。所以,A、B、C、D、E手中的区块信息必然一致,从而最终接到链条中的信息一定是真实的。
那么信息真实的链条有何特点呢?它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真实的、可供追溯的信息。这就方便了每个人对历史交易记录的审查。比如A某天广播说要给B支付100个比特币(自己记录了这条信息),比特币汇率这时候B、C、D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前倒腾A自创世纪以来所有的交易记录,发现A只剩下90个比特币了,那么B、C、D、E就会拒绝记录这条信息,A自己就无法将这个信息传递出去。
细心的读者肯定会发现一个问题,如果A就是要把自己错误信息的区块接到主链上怎么办?这就还是要感谢哈希函数这套加密工具。按照刚刚的计算概率,在A的幸运值只有(1/2)的66次方。那么万一中了呢?这就要靠区块链的另一条规律——“最长链原则”,指的是数据会以最长的链条为准。当A接上了自己含有错误信息的区块后,大家都会发现这个A在作弊,那么必然会有人从之前的节点另外接出一个正确的区块(下图假设是B),后面的其他人就会跟着B区块接着接。A的算力只有(1/2)的66次方,怎么能跑得过下面B区块10分钟增加一个的速度。所以,A区块必然作废,这就是区块链的保持信息准确性的又一法宝。
其实区块链还有个人身份验证等优势,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区块链的两大特点:1。货币无发行方;2交易可信可追溯。这在传统交易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人民币由央行发行这一点就不说了,我们就来看交易本身这一项。
比如我自己在淘宝上买东西,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是在和卖家交易,但是这笔交易还牵扯到了除了我和卖家的第三方——即支付宝。我得先把钱打给支付宝,支付宝再付款给卖家。这其中支付宝帮我和卖家进行了信用背书,防止我不给钱,防止卖家说没收到钱(有问题可以对照支付宝账单啊)。
但是这样的交易有两种风险:1。支付宝出现问题;2。支付宝更改信息。首先是支付宝,如果支付宝系统出现问题或跑路(比如支付宝从世界上突然蒸发了),世界上就没人能证明这笔钱的去向(假设银行不存在)。其次,支付宝是唯一能够记账的系统(虽然我和卖家也能够记账,但我们的记账系统也是支付宝),若支付宝更改账单信息,根本没有任何人能够对此进行监督,更无法追溯在支付宝发生的所有人的历史账单。以此来看,支付宝垄断了记账,也就垄断了财权。
这便是“中心化”的风险。支付宝作为交易的中心第三方,如果出现问题,交易就彻底失败。更加深入我们现实生活的银行更是如此。扩展到国际贸易也一样,美国对它国进行金融制裁也是由于SWIFT第三方美元交易系统的存在(比如不许用做伊朗石油交易等)。而且,第三方实际上存在可以随意更改信息的可能,比如国家有权冻结资产(例如美国冻结伊朗资产等)便是对货币的控制。所以,当我们的交易依赖第三方时,事实上是赋予了第三方超越交易主体的优势地位,也必须承受因此带来的各种风险。
而从区块链技术来看,其说到底解决的就是个“信任”的问题。在区块链数据存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信任不需要依靠第三方,而是通过一套奖励机制和加密的算法实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理。这个“数”是通过“算力”来实现的。由于世界上想改变交易信息的永远都是具体的利益相关者,而他个人的算力是不可能抵得过全体人民群众的算力,便实现了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不是一项很神奇的技术呢?
既然区块链技术这么好,那为何不直接将比特币用作数字法币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讨论~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牛股小怪兽,欢迎和小怪兽一起共话财经~)
","content_hash"!"af9ac95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