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

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

从1919年宾利先生创立品牌开始,宾利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4000多名员工的超豪华汽车品牌。进入2021年,已经走过102年岁月的宾利仍在讲诉着有关电动化的新故事。

“到2025年,将推出宾利有史以来第一款将碳中和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的超豪华纯电动汽车;到2026年,实现全部车系向插电混动或纯电动车型的转型;到2030年,每一台宾利汽车都将完全通过电动发动机和车载蓄电池提供动力;到2030年,宾利将实现全系产品纯电动化。”近日,在2021届成都国际车展上,宾利汽车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执行总经理彼夕乐(Bernd Pichler)在接受《中国经营报》等媒体记者专访时透露道。

上述有关电动化的规划与其商业战略有着莫大的关系。2020年,宾利发布了“Beyond100”商业战略,由此勾勒出宾利转变成为一个致力于引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的发展蓝图。这项战略以宾利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基石,并鼓舞其朝着一个更加宏伟的电气化未来砥砺前行。宾利将“Beyond100”商业战略看作是“第二个百年”的开端。

对于宾利品牌而言,2021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将是宾利品牌推出新产品最集中的年份之一。在本届成都国际车展上,宾利带来了前不久刚刚发布的飞驰Mulliner车型,同时参展的还有添越插电混动版、添越V8车型和欧陆GT Mulliner等,参展阵容十分“抢镜”。

据彼夕乐透露,今年上半年宾利汽车取得了出色的全球业绩表现,其中,营业利润超1.7亿欧元,超过宾利品牌以往各年度的全年利润水平。而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市场也首次于2021年上半年成为宾利品牌的最大市场。展望全年,彼夕乐称其对宾利品牌在华业绩表现再创新高抱有信心。

在华业绩增长强劲

《中国经营报》:去年,宾利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增幅超过了40%。2021年上半年,宾利汽车在华表现如何?你对于2021年全年期望是什么样的?

彼夕乐:宾利汽车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出色的全球业绩表现,其中,营业利润超1.7亿欧元,超过宾利品牌以往各年度的全年利润水平。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客户对于宾利汽车的高度青睐。得益于此,2021年1月至7月期间,宾利品牌在华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87%。在近1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市场首次于2021年上半年成为宾利品牌的最大市场。截至8月底,宾利品牌2021年在华销量已达到了2020年全年在华销量的总和。展望全年,我们对于宾利品牌在华业绩表现再创新高抱有信心。具体来说,展望全年,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我们预计会在中国市场交付约4000台汽车,再创历史销量数据新高。

《中国经营报》:宾利汽车2021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表现出色,你认为宾利取得如此出色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彼夕乐:这一市场业绩的背后蕴藏诸多助力。首先,宾利汽车极富革新性的产品阵容高度契合了中国客户对于超豪华座驾的至高期待。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客户十分青睐宾利汽车最新的美学设计、智能技术、产品性能等。因此,我们相继推出的新作皆收获了不俗的市场反馈。此外,得益于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防控,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以此为超豪华汽车市场营造了良好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超豪华汽车市场发展呈现积极态势,并且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高净值人群不断涌现,其中不乏财富新贵,以此推动着客户群体和基数不断增长,从而令超豪华座驾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宾利汽车也在持续引领超豪华汽车细分市场。作为开创超豪华SUV细分市场的添越深受中国客户青睐,目前已成为销量最高的宾利车型。

《中国经营报》:我们看到,目前汽车品牌的用户圈层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宾利汽车对此有什么样的应对措施以及展望?另外,相比其他市场,宾利汽车在华消费者有什么主要特性?

彼夕乐:我们的确观察到宾利客户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一现象在中国市场尤为明显。数据表明,宾利汽车在华客户平均年龄为39岁。根据市场表现,我们发现宾利产品阵容很好地满足了中国高净值客户的需求。虽然这些客户从事互联网等不同行业,但是他们在各自领域皆取得了一定成就,从而购买超豪华汽车作为回馈。宾利品牌以极富革新性的产品阵容,为这些人群提供了理想的奢华出行选择。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年轻客户不仅在各自发展领域皆取得一定成就,并倾向于通过座驾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宾利汽车个性化定制部门Mulliner所提供的服务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诉求。该部门凭借一系列内饰和外观选择,探索超豪华汽车设计领域的全新可能,从而为客户打造专属力作。

《中国经营报》:我们知道这两年国家提倡新一线城市的概念,成都、青岛这些城市目前发展得比较好,其实新一线城市的潜力很大,宾利品牌对于成都这样的市场有没有一些专属战略性布局?

彼夕乐:中国西南地区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市场之一。我们在成都和重庆分别设立了授权经销商店。同时,我们也看到西南地区客户对于超豪华座驾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得益于成都、重庆、青岛这样新一线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其高净值人群数量也在增长,这为宾利品牌发展亦带来了机会。我们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对宾利汽车而言,成都车展和北京与上海车展同等重要。在本届车展上,我们携全系产品阵容亮相,以此满足中国西南地区客户对于超豪华出行的需求。

加速推进电动化

《中国经营报》:宾利品牌于去年提出了“Beyond 100”商业战略,在此之下,宾利品牌今年带来了哪些变革?比如产品、品牌以及个性化定制方面?

彼夕乐:我们在2020年发布了“Beyond100”商业战略,致力于引领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超豪华出行方式。同时,我们也在产品层面加速电动化转型。

在2021年上海车展,我们为中国客户带来了添越插电混动版。此外,我们还于近期推出了飞驰插电混动版,该车计划于2022年逐步实现客户交付。

作为全球最大的12缸汽油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宾利汽车将于未来10年内逐步停止生产内燃机发动机,逐步实现全面纯电动化。宾利品牌正在推行的电动化发展进程包括:截至2023年,为全部车系提供混合动力车型选择;预计于2025年前推出首款纯电动车型;于2026年为所有车系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截至2030年,宾利品牌旗下全系产品均为纯电动车型。

继英国克鲁总部工厂取得碳中和认证后,宾利品牌计划于2030年前全面实现碳中和。计划包括实现全系产品纯电动化,进一步优化生产运营和一级供应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强化经销商网络管理等。截至2025年,宾利汽车英国总部工厂计划在2010年基础上对环境的影响降低75%,其中包含实现塑料中和,避免在车辆涂装过程中使用溶剂,进而不断减少工厂对环境的影响。宾利品牌全力支持大众汽车集团实现《巴黎气候协定》“两摄氏度”目标。

除此之外,“Beyond100”商业战略也为宾利汽车个性化定制部门Mulliner开启了崭新篇章。该部门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车身漆色、内饰配色、甄选材质等选择,以此满足客户对于个性化定制的专属需求。由此可见,电动化产品转型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均为宾利“Beyond100”商业战略的重要实践部分。

《中国经营报》:除电动车型外,我们看到“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等话题于近期引发热议。我想了解一下,对于宾利品牌而言,未来在自动驾驶方面有着怎样的规划?

彼夕乐:自动驾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鉴于这一技术尚未达到成熟,因此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我们看到,宾利客户十分享受亲自驾驶的乐趣,并对内饰和外观设计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正因如此,宾利汽车所蕴藏的强劲性能和奢华格调很好地契合了他们的诉求。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我们会在制车过程中承袭百年积淀,并为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灵活调整。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我们依靠大众汽车集团优势,持续为全系产品引入前沿技术。

我们始终关注奢华格调和强劲性能的有机融合。我们在百年华诞之际推出的宾利EXP 100 GT概念车,其配备了可收缩式方向盘,即使在2035年,我们也希望客户可以通过宾利座驾体验亲自驾驶的乐趣。这也是我们与客户所建立的共享理念之一。关于其他技术,例如驾驶辅助系统等,我们都会优先确保这些先进技术应用于宾利车型。

此外,我对于自动驾驶这一汽车行业长期的发展愿景抱有信心。宾利汽车将在技术研发成熟阶段迈向这一方面,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安全性、相应政策支持、基础建设等。

《中国经营报》:当前,全球汽车产业面临复杂的发展环境,对于未来发展,宾利方面有哪些规划?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形势促使宾利汽车实施其百年历程以来最大规模的转型计划——“Beyond100”商业战略。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和进行结构重组,为企业带来可持续的财务韧性。随着外部严峻形势缓解,以及对成本和投资的调整,宾利汽车将在2021年取得良好的财务表现,实现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以此开创下一个百年的发展历程。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宾利彼夕乐:中国首次成为宾利最大市场 2030年全系产品将实现纯电动化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