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旗区块链(永旗超级账本:如何破解区块链不可能三角)
当前,公链活跃度下降,DApp开发效率降低,联盟链更新速度放缓,在区块链金融市场陷入低谷的同时,技术领域似乎同样也进入了发展瓶颈。目前为止,区块链核心技术创新已经更迭了两代,但依然无法解决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即安全性、效率和去中心化的三者兼得。
然而,瓶颈也意味着机遇。谁能够先突破技术的瓶颈,谁就能够率先在区块链3。0时代抢夺到更大的优势。
如何取得实质性突破,使得区块链技术能够真实赋能现实生活?永旗超级账本团队提出了与现行区块链研究不同的思路,他们认为,将目光聚焦在区块链的更底层,研发适合区块链运行的网络生态,或许正是破局之道。
01。从互联网到区块链
“区块链是互联网的杠杆,互联网是区块链的必经之路。”永旗超级账本项目负责人 Eric(郑国雄)在接受石榴财经采访时这样说道。
2018年9月,在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一项名为“永旗超级账本项目-VB Hyperledger”的项目开始浮出水面,这是一个立志于颠覆区块链现有底层技术的创新项目,其背后是由杭州市西湖区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的“永旗区块链产业基金”,规模达到50亿元。
在Eric看来,目前区块链行业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将区块链与互联网割裂开来。人们往往喜欢类比区块链和互联网的早期发展阶段,认为区块链可以走互联网的道路,但是却忽视了区块链本就需依靠互联网而运行的事实。比特币汇率
回顾历史,在互联网的早期,是民间的智慧促成了整个行业的飞速发展。一路以来,互联网带来了很多便利,如果没有互联网,很多人的生活规律就不是现在的状态。目前,几乎可以说人人都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微信、支付宝等给大众带来了许多便利的互联网平台。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也正是通过方便用户,从而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互联网本身还存在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就是信任度。因为传统互联网是以中心化为模型的。不论什么应用,什么系统,最终都会收归一个中心。对于前端用户来说,无法了解到整个系统的运行,只能跟随系统的逻辑使用系统。比如用户信赖微信,是因为相信腾讯的规模与背书,认为腾讯不会(因为)占有普通用户的利益而降低企业信任度。这是目前互联网行业解决信任度的方法。实际从系统上,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区块链解决了这个问题,把“一个人说了算”转变成“许多人说了算”。Eric在采访中反复强调:“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用到区块链,区块链也没有那么神奇。企业需要切实考量自己的业务与区块链的贴合度,企业系统功能,以及数据存储方式需求等。”
然而,在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并没有人预见到对于信任的要求(也可能信任问题当时比起效率并不是当务之急),自然也不会预料到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因此在互联网发展的时候,它的技术底层是完全为了互联网的效率而服务的,传统互联网并不能够完全适配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又不可能脱离互联网作用,因此,不管是私有链,联盟链还是公有链,在Eric看来,只对区块链本身进行改进无异于“闭门造车”,即使车的质量再好,如果路况不适合,也很难跑出需要的速度。
02。永旗超级账本:适合区块链网络的底层技术
当前,区块链领域对于技术的划分分为三种:公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链用户无需授权就能访问区块链。公链的一切信息都对外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建设。比特币、以太坊、EOS虽然技术和去中心化程度不同,但都是著名公链。
联盟链则仅限于联盟成员参与,成员参与区块链运行需要按照规则获取读写记账的权限。 成员需要注册才可使用。私有链仅在机构内使用,读写权,记账权由组织内自由定制。 私有链的价值主要是提供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自动执行的运算平台,必须先注册取得许可才可以访问和使用。
而在永旗超级账本的概念里,其实不论公链、联盟链还是私有链,本质都是一样的。永旗超级账本认为在区块链的技术层面,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没有区别。同样的技术,如果可以对任何人都开放,那就是公链;如果只是有限个体,那就是联盟链。因此,永旗超级账本更加侧重于技术层面。
在网络层,绝大部分区块链的网络通讯是tcp通讯模式,以太坊支持了UDP,而永旗超级账本也在思考应该怎么去选择,改进,达成共识。永旗链预计将支持多语言的合约开发,基于永旗超级账本业务流之上。
永旗超级账本的想法灵感来自于IBM在2015年打造的Hyperledge超级账本。其底层的Fabric网络并不是全新的网络,而是基于已有的网络基础上打造的网络,包括服务器、网络协议、网络构架等。然而,IBM打造的Fabric底层技术并不完美,因此也需要继续改进。
IBM的初衷是解决区块链应用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但是其本身的网络也并不完全适配区块链。互联网作为底层,不发生变革,是无法独立解决区块链的问题的。
此外,超级账本也并非一家独有。京东、腾讯等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超级账本”,但是这些“超级账本”都是围绕着自己公司的核心,并不对外开放。唯一一家允许底层技术挂靠的就是IBM的超级账本,包括Iroha等技术也是在Fabric技术上的完善和修改。
而永旗超级账本在打造了底层之后,其中的中继链是整个永旗链超级账本生态的网络底层,使用了Java、Go、C++ 等不同语言编写,实现了良好的互配性。
桥梁链可以与其他公链进行兼容,同时永旗超级账本的团队也会在底层上延伸打造出自己的公链,譬如社交链,ID链,娱乐链等。其他区块链和超级账本也可通过桥梁链的节点接入,包括以太坊、比特币、瑞波链等。
03。未来生态:包罗万象的底层架构
永旗超级账本的落脚点在具体的业务之上,“我不喜欢用联盟链或公有链划分,它们真正区别在哪里?在于它的业务场景。同样的区块链技术,用在公司内部就是私有链,因为只是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用到这个几个公司之间或者一个联盟之间的话,就叫做联盟链;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那就是公链。从技术上来讲,它们本身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看这项技术在什么样的业务场景下去解决了什么问题。”
在这样的思路下,永旗超级账本负责人Eric的构思中,永旗超级账本是完全兼容的,“别人已经打造好的,我们就直接把它连接起来,或者是已经半路的,我们还可以把它优化的,提供技术的这个支持,让他们的公链性能更强,更符合商业的应用。”
对于其上附着的公链和跨链技术的构造和适配,永旗超级账本以某人具体的活动业务为例进行解释:一个人会通过ID认证接入永旗生态,之后他可能去玩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可能需要与伙伴聊天沟通。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公链,如ID链,游戏链,娱乐链,社交链等。从横向的业务角度看,一个人的一系列操作,可能是跨多个链的,这也对跨链操作提出了要求。
而对于企业级应用,永旗超级账本借鉴采取将共识算法、加密协议、智能合约、交易模型、权限管理等程序模块化的方法。这一改进使得区块链可以快速部署,并且易于维护。企业只需要挑选自己需要的模块组合即可开发区块链,而无需培养招聘专门的人才或使用专门的机器,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还能够顺利融入永旗超级账本的生态中。
“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不同行业的行业链都能够在永旗超级账本的土壤中扎根生长,积极接纳别人已有的公链,同时对于我们认为有前景的行业,那我们自己会组织专家去做行业链。”Eric在采访中说。
他将永旗超级账本的未来设想的更远:“这是新一代的底层技术,不能仅仅考虑两三年的事。在初期我们就是按照三十年的使用期限来规划的,我们要在其中给AI技术、VR/AR/MR技术等新技术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
目前为止,在对永旗超级账本的采访中,负责人表示,这项底层技术已经取得了效率上的进展。不过,无论怎样,永旗超级账本为还处在迷茫中的区块链行业又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或许,瞄准底层技术将成为瓶颈的突破口,效率、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不可能三角”也将完美统一。永旗链究竟能否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承诺?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content_hash"!"796f08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