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能保证交易信息安全真实可靠吗?
重庆金窝窝网络分析如下:
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的完整程度和真实可靠性,确保所有交易信息是没有被篡改的、真实有效的;
区块链上每一个节点都保存着所有交易信息的副本,当区块链上的数据和参与者数量非常庞大时,修改信息的成本将会非常高,至少需要掌握超过全网51%以上的运算能力才有可能修改信息,修改成本可能远超预期收益;
当部分节点的信息被恶意篡改了,区块链上其他节点会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些未形成“共识”的信息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区块链是否有骗局
99%都是骗人的,说什么升值多少之类的都是骗人的。这只是一项技术,他的应用才有价值。
区块链技术最早的应用就是数字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大热,让很多人都想参与到区块链中从而获利。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这个泡沫也越来越大,今年第一季度,比特币开始大跌,到整个一季度结束,比特币达到了50%的跌幅。这给很多刚刚投入到区块链热潮中的新人破了一盘冷水,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很多蹭区块链热度的山寨项目也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比如山寨数字货币,ICO圈钱,国内好多号称区跨链技术的假项目,这完全和区块链技术本身没有关系。(by:区块链商机)
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骗局,但是不排除有人拿区块链做幌子去做骗局。
区块链存在的几个问题:
1、区块链体积过大问题
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节点存储的区块链数据体积会越来越大,存储和计算负担将越来越重。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其完整数据的大小当前已达约71GB,用户如果使用比特币核心客户端进行数据同步的话,可能三天三夜都无法同步完成,并且,区块链的数据量还在不断地增加,这给比特币核心客户端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门槛。
2、区块链数据确认时间的问题
目前的区块链系统,尤其是金融区块链系统中,存在数据确认时间较长的问题。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当前比特币交易的一次确认时间大约需要10分钟,6次确认的情况下,需要等待约1小时,当然对于信用卡动则2至3天的确认时间来说,比特币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距离理想状态仍有较大距离。
3、处理交易频率问题
区块链系统面临交易频率过低的问题。还是以比特币区块链为例,每条交易的平均大小约为250个字节(Byte),如果区块大小限制在1MB,那么可以容纳的交易数量为4000条。按照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的速度计算,每天可以产生144个区块,也就是能容纳576000条交易,再除以每天的秒数86400,比特币区块链最高每秒处理6。67笔交易。目前,比特币区块链上每天的实际交易量已经接近系统瓶颈(图),如果扩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可能造成大量交易的堵塞延迟。 比特币区块平均交易数(来源:区块元) 相比之下,Paypal 在 2013 年第三季度的总体交易笔数为 7。29 亿笔,平均每秒为 93。75笔交易。全球最大的支付卡VISA的官网信息显示,VisaNet在2013年的测试中,实现了处理每秒47000笔交易。比特币区块链比起支付宝等几大支付网络,从交易处理频率来看,更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当然,这也是中本聪早期故意为之的设计,比特币价格比特币区块大小被限制在了1MB,以此避免流氓矿工的恶意行为,对人们造成不良的影响,比特币区块链支付网络之所以能够成长到如今价值数十亿美元,就在于它的去中心化。
4、区块链发展受到现行制度的制约
一方面,区块链去中心、自治化的特性淡化了国家监管的概念,对现行体制带来了冲击。比如,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不但对国家货币发行权构成挑战,还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削弱央行调控经济的能力,导致货币当局对数字货币的发展保持谨慎态度。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这项新技术也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预期,法律和制度建立可能会滞后,导致与运用区块链相关的经济活动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和法律保护,无形中增大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5、区块链技术与现有制度的整合成本较大
对于任何创新,现有机构都要保证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要符合监管要求,还要与传统基础设施衔接。特别是当部署一个新型基础系统时,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非常大,现有传统机构内部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当然,问题的存在并不能阻碍区块链的发展步伐,诸如简单支付验证、侧链、闪电网络协议等技术的提出和深入研究,已经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思路。
这些都是骗人的,当你能提现时各种套路,让你加群,会有一群托儿在里面各种提钱,冲会员,买东西。然后你会信以为真,以为冲钱能挣更多的钱!
我觉得骗人玩意太多了
2、区块链是如何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
区块链是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