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

  原标题:央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

  9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央行于近期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下称《报告》),对2020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报告》共分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金融业稳健型评估、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三大部分,共计17个专题。其中,在宏观经济运行部分,《报告》分析了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恢复情况。

  《报告》分析指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结构、贸易投资、宏观调控框架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经济经历了“二战”以来最严重衰退,主要经济体上半年经济萎缩,下半年有限反弹,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来看,《报告》指出,经济缓慢复苏是202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关键词。数据显示,2020年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第二季度大幅下降后,下半年有所回升,但增长动能减弱。而从环比数据看,2020年全年,美国、欧元区、日本GDP同比分别下降3。5%、6。6%、4。8%。

  尽管上述国家地区经济正逐步恢复,但失业压力仍处高位。《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失业率在4月达到14。8%的高位后逐步下降,但降幅持续收窄。12月与11月持平为6。7%。

  而2020年4—12月,欧元区失业率则从7。2%升至8。1%,日本失业率从2。6%升至3。0%。

  受疫情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也有一定程度的萎缩。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同比萎缩5。3%,但预计2021年将反弹至8%。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直接投资大幅下降42%,其中,发达经济体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下降69%,发展中经济体则下降12%。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预测: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6。0%和4。4%。其中,比特币交易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分别为5。1%和3。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速预计分别为6。7%和5。0%。

  对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向,《报告》指出,或将面临金融风险隐患增加。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全球股市快速恢复,多国房价再创新高,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严峻挑战。据IMF预测,2021年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除外)的公共债务水平将升至GDP的61%,融资需求约为GDP的13%。同时,由于疫情背景下投资者普遍存在风险厌恶情绪,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更多地发行短期浮动利率债券,未来可能面临较大展期风险。

  《报告》认为,2020年以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球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面对重大考验和挑战,中国“十三五”规划依然圆满收官,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3%,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

  从经济增长情况来看,《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为101。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逐步恢复常态。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万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3万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40万亿元,同比增长2。1%。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29万亿元,同比下降3。9%,好于预期。各季度同比增幅分别为-14。3%、-7。4%、4。7%、5。5%,财政收入逐季好转。

  同时,全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6万亿元,同比增长2。8%,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基层“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51万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3%。

  相比于国际就业形势,国内就业情况也总体稳定。《报告》显示,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比上年少增166万人,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年末持平。全国居民人均可配收入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2。1%,比上年放缓3。7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56,比上年缩小0。08。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17。6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6%,其中住宅销售15。4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分别提高2。7个和1。7个百分点。2020年,全国商品房累计销售17。3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7%和2。1%,涨幅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3。1个和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增速保持回落。《报告》表明,截至2020年末,我国房地产贷款余额49。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较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1。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较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4。6%,较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

  对于“十四五”阶段的过捏经济发展,《报告》建议,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操作上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同时,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

  另一方面,《报告》认为应加强金融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加强基制度建设。同时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赁政策体系。

  同时,还应做好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金融风险全方位扫描预警。全力做好存量风险化解工作,坚决遏制各类风险反弹回潮。

  《报告》提醒,国内应强化平台企业金融活动监管,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加快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协调。健全金融风险问责机制,对重大金融风险严肃追责问责,有效防范道德风险。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加强预期管理,做好应对预案和政策储备。提升金融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全局性和主动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