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举例(张连起:说说“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举例(张连起:说说“数字货币”)

张连起CCG特邀高级研究员,财政部会计标准战略委员会委员,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彰显了对数字人民币的积极审慎态度。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丰富的消费场景,将为数字人民币的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数字货币意味着一种更便捷、高效、低成本的支付选择。从试点来看,数字人民币在使用时无需支付任何服务、手续费用,无需绑定银行卡,且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使用。通过手机、智能卡乃至可穿戴设备与App互连,数字人民币支持多样离线支付方式,并对线下消费、线上购物都适用。从“扫一扫”到“碰一碰”,数字人民币提高了支付的便捷程度,对于不擅长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尤为友好。此外,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纯公共品,有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包容性。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群众即使没有银行账户,也可以通过数字钱包享受支付等金融服务。

  

除了使用更便捷外,数字人民币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领域也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完全匿名使用的现金,也不同于与实名银行账户绑定的传统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实行可控匿名,即坚持“小额匿名、大额可溯”,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行匿名。这既有利于保护用户隐私,也便于对电信诈骗、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测追踪,进而维护金融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此外,数字人民币在跨境贸易、跨境结算方面也拥有巨大潜力,能够为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助力。

  

普通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是,使用数字人民币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数字人民币是真正的“钱”,而支付宝、微信则是“钱包”,因为它们需要绑定银行账号。在有些场所,商家可能会拒绝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但任何商家都无法拒绝使用数字人民币。使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需要连接网络,而数字人民币并不需要,两部手机通过“碰一碰”,就可以在离线状态下完成支付。由此可见数字人民币对现有第三方支付的全面优势。

  

数字人民币的使用载体主要是智能手机。我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大概在60%左右,一些偏远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较低。即使在一些大中城市,很多老人也不会使用复杂的智能手机,因此数字人民币就很难全面取代现金。

  

目前试点的数字钱包分为软件钱包和硬件钱包两种形态,软件钱包是指手机App,而硬件钱包可以将数字人民币存储在智能卡上,这意味着不用手机也能使用数字人民币。但即使是硬件钱包,对很多老年人而言也很复杂,很难完全替代传统的现金消费习惯。

  

概括起来,数字货币与比特币有五个不同:一是法律地位不同。比特币在我国定性为一种特殊商品;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有国家信用背书。二是性质不同。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心化货币。三是发行量不同。比特币发行总量被限制在2100万枚;央行数字货币发行量由央行视市场货币流通量而定。四是流通范围不同。比特币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央行数字货币暂时仅在国内流通。五是价值量不同。比特币价值随着市场交易波动幅度较大;央行数字货币是数字化人民币,因此价值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指出,“虚拟货币”并非货币当局发行的法定货币(法币),比特币购买其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因此,借“虚拟货币”的货币属性进行的投机炒作、网络集资、借贷融资等行为,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

  

数字人民币会改变金融的格局。首先在法定的货币形态中增加数字人民币,改变了支付市场的格局,其次在市场化支付工具占主导地位的零售市场中,增加了官方的支付工具。

  

数字人民币还会改变银行业竞争格局和货币市场监管的格局。比如金融消费者一旦减少对银行账户的依赖,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金融服务和金融机构,金融竞争将变得更加充分。而央行拥有实时、完整、结构化的央行数字货币流通数据,有利于实现货币供应总量的精准调控。

  

推出数字货币旨在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其目的和方向不是为了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支付货币的地位。

  

但在国际上,央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的数字形式负债,相较商业银行存款体系中的货币,天然降低了结算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敞口,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金融系统中券款对付以及跨境支付的痛点。而跨境交易的去中介化,得以绕开以美元为基础的SWIFT体系,对货币弱势国家的主权形成保护,有助于实现和谐的国际贸易合作。

  

数字货币的研发和试点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当然是有助益的,但短期内不能高估。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推出数字人民币就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取决于体制和政策上的选择,取决于我国综合实力、科技竞争力,包括经济体量、贸易规模、货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金融的关联度,以及地缘政治因素等。此外,货币不同功能的协同所强化的外部效应,也会影响货币的国际使用。各国的实际行动表明,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分量已经越来越重。截至目前,已有29个国家在贸易结算中转向使用人民币。

  

全球范围内有86%的中央银行正在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力,60%的中央银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中央银行正在部署试点项目。近年俄罗斯“去美元化”进展加速。俄罗斯已从抛售美债、建立本土结算系统、加入英德法设立的“贸易互换支持工具”(INSTEX)以及推进非美货币结算等多个方面入手,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据报道,俄罗斯央行总裁纳比乌里娜(Elvira Nabiullina)表示,鉴于该国对数字货币的巨大需求,该行计划于2022年开始测试数字卢布。她表示,目前俄罗斯正在致力于推出数字卢布,以方便当地企业或个人支付,并在西方不断对该国打压的情况下,让国际上更多的国家认可卢布,助推本币的国际化水平。

  

美联储理事Lael Brainard表示,数字货币将有可能会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美国应迅速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加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作用。

  

数字货币打开了全球货币“升维竞争”的新赛道。展望未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或将成为国际数字货币体系的一种重要形态。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下的竞争力,发挥央行数字货币的先发优势,是我国货币金融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文章选自人民政协报,2021年6月4日

  

⊙ 新国际舆论环境下如何实现话语突围

  

⊙ 文字+视频 王辉耀对话耶鲁大学著名历史学家韩森:千年全球化起源于中国宋朝

  

⊙ CCG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全球化受到的威胁来自国内,各国需要把自己国内的事情处理好

  

⊙ 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CCG举办“气候变化”研讨会

  

⊙ WTO的未来前景如何?他们这样说 ——中国入世20周年CCG研讨会成功举办

  

⊙ 智库力著 CCG在线发布并研讨新作《全球化: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 文字实录+视频 《金融时报》首席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对话王辉耀:我相信全球化和我们对这个星球的共同管理

  

哈佛大学“中国通”托尼·赛奇对话王辉耀:中美竞争会在某些领域发生,但互惠领域仍会持续发展

  

⊙ 哈佛大学“软实力”提出者约瑟夫·奈对话王辉耀:中美之间发生新冷战的说法,是对历史的误读

  

⊙ 气候峰会之际,CCG举办会议探讨“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挑战

  

⊙ 双语视频+文字实录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对话王辉耀

  

⊙ 《世界是平的》作者对话CCG创始人王辉耀:世界比以往更快、更深、更融合、更开放,更脆弱

  

CCG举办开放日活动,四十多国大使与使节参加

  

CCG发布《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20~2021)》

  

⊙ 慕安会第一问!CCG秘书长对话联合国秘书长

  

⊙ CCG在2020年全球顶级智库百强榜单中再上升12位

  

⊙ 国际形势风云变换,近期CCG与各国驻华使节交流记

  

  

视频 《焦点访谈》——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

  

CCG报告 拜登时代的中国与美国:趋势与应对

  

全球化智库CPTPP报告入选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成果

  

送上一本有声日历,请您注意查收

  

⊙ CCG新年贺信 告别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开放前行

  

⊙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启动!

  

⊙ 六十国代表出席CCG大使圆桌

  

⊙ 2020 第五届中国全球智库创新年会举办

  

⊙ 2020第六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国际人才组织联合会(AGTO)”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上发起成立

  

⊙ 社会智库协同网络发起 加强社会智库合作 发挥更大作用

  

⊙ CCG主任王辉耀在雅典民主论坛上接受纽约时报专访

  

⊙ CCG主任王辉耀与25国驻华大使谈疫情后的中国经济

  

⊙ 中国服贸会扩大开放暨企业全球化论坛成功举办

  

⊙ 【完整视频】纪念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线上专题论坛举行

  

三次亮相,为何这个舞台的辩论和对话如此重要

  

⊙ CCG30余场线上研讨集中展示

  

全球化智库(CCG)报告/期刊在线阅读

  

⊙CCG十年磨一剑,只争世界100强

  

CCG访美“民间外交”开展二十余场活动:关键时点发出智库声音

  
","content_hash"!"729b2d0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