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最近大家可能也是在找关于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身边的同事,沟通了很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通过对“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前段时间,山东省滨州市信县报告2例炭疽病例,其中1名14岁学生死亡,另一名35岁男子正在接受隔离治疗。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事情的起因是,7月25日,这名35岁男子在14岁学生家宰杀了一头牛。期间,该学生来回经过屠宰现场,还帮着搬运冷库牛肉,尽管这头病牛流出来的血是黑色的,内脏泛着异味。直到3天后,突然出现发烧、疲劳、腹泻、抽搐的症状。

但当时,孩子的情况未引起大家足够重视,一直在卫生所进行救治。直到7月31日,病情迟迟未见好转,突然开始昏迷、锁骨疼痛,才转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可是时间有点晚了,治疗7天后,在8月6日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检测和临床表现,判断为肠型炭疽导致的死亡。

炭疽,虽然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但是在人和人之间不易传播,目前也有成熟的治疗方案,本身是可防可治的,这名学生的死亡令人痛惜,除了告诫我们要对传染病心生敬畏,也迫切的需要相关从业人员和医生对炭疽病有所了解。

#01

一位48岁农民从炭疽感染中恢复

2006年,澳大利亚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个案例。一名48岁农民因发热、不适、手和手臂发炎病变就诊当地医院。

他说,来医院之前,他在清理收割机上的装载螺旋时擦伤了手臂。在受伤的几天内,擦伤部位出现丘疹,并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发展为更大的炎性病变。在此期间,他抓伤了一处病灶,并流出脓液。

入院当天,医生临时诊断为蜂窝织炎,给予静脉注射氟氯西林,第二天还加入了口服红霉素。而入院当天还收集了病变拭子送检,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被认为是伤口污染物的芽孢杆菌。

入院两天后,医院的一名护士注意到一些病变出现,并与疾控官员讨论了患者的情况,引起了医生们对其感染皮肤炭疽的怀疑。这位患者的病灶中心凹陷,部分已经形成黑色痂,周围组织呈红色、水肿并伴有广泛肿胀,这些都被认为是皮肤炭疽焦痂的特征。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于是,当地实验室赶紧对芽孢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最终证实就是炭疽芽孢杆菌。找到病原体后,医院果断更换抗生素治疗,静脉注射青霉素6天,出院前一天,患者开始口服环丙沙星一疗程,最后,病人完全康复。

#02

炭疽怎么进行传染的?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对炭疽的发病和治疗应该就有一些了解了。你肯定也好奇,这个人怎么就感染了炭疽?从发病过程来看,患者的职业可能是他感染的重要原因。

对人类来说,炭疽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牛、马、羊等大型食草动物,不同草食家畜间可通过共食污染的草料和接触污染物而感染,猪常因吞食污染的草料或水源而发。

吞食病畜的肉类或皮毛是狗、狼等食肉动物的主要感染来源,也是人群的次要传染源,从而形成一个外环境-食草动物-人群的传播链。

(https://krazykillers.wordpress.com/2014/06/29/the-aflac-duck-wasnt-quacking-anthrax/)

感染炭疽患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是潜在的传染源。炭疽全年均有发病,7-9月份为炭疽的发病高峰期,但吸入型炭疽的发病常见于冬春季节。

所以,案例中的农民和那名14岁的学生,很可能就是病草和病牛导致的感染。

#03

得了炭疽会有什么表现?

从炭疽杆菌感染到是否发病,取决于炭疽杆菌的数量、途径和毒力,也跟人的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感染后,炭疽杆菌在皮肤的破损局部快速繁殖,经淋巴管和微血管向周围散播,从而导致全身感染。

炭疽芽胞萌发的最佳环境是哺乳动物宿主体内,休眠的炭疽杆菌芽胞进入宿主体内遇到血液和淋巴液后,在吸收水分后迅速恢复酶的活性,启动细胞分裂繁殖,形成典型的肥厚荚膜。在机体内荚膜抗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消化、降解,使吞噬细胞难于吞噬清除。

根据病灶部位,炭疽病的主要表现为皮肤炭疽(最常见)、吸入性炭疽、消化道炭疽。

皮肤炭疽

潜伏期5-7日(范围为1-12日),超过90%发生在暴露部位的皮肤——如面、颈、手臂和手部。皮肤炭疽的进展过程见下图。

向下滑动查看

(图片来源: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其中焦痂伴(左图)周围广泛性水肿(右图)是皮肤炭疽病的典型表现。及时治疗病死率小于1%。

左:焦痂;右:周围广泛性水肿

(图片来源:uptodate)

吸入性炭疽

潜伏期为1-7日(也可长达43日)。可出现突发高热、寒战、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现。

前驱期可类似流感表现,可突然迅速进展出现明显呼吸问题,一旦进入爆发期数日内可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

(图片来源:uptodate)

肺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继发于纵隔炎的纵隔增宽是吸入性炭疽的典型改变。

消化道炭疽

潜伏期1-5天。可出现有急性腹泻、急腹症的表现。该类型具有家庭群聚性暴发或点源暴发的趋势。

炭疽杆菌可感染消化道从口腔至升结肠的所有区域,表现有坏死性溃疡及周围受感染肠段及肠系膜的广泛水肿,可分为胃肠道型炭疽(更常见,治疗效果较好)以及口咽型炭疽(少见,死亡率较高)。

以上各型均可进展为炭疽性败血症、炭疽性脑膜炎,病情发展迅猛,一旦发生,预后极差。另外国外也有注射性炭疽的报道。

#04

得了炭疽怎么办?

炭疽病作为乙类传染性疾病(其中吸入性炭疽病例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一旦确诊即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首选青霉素G,如果青霉素过敏,可以使用环丙沙星、四环素等进行治疗。

一般来说,大部分类型的治疗效果较好,早发现早治疗就极为重要了,大家务必要引起重视,避免拖延导致病情出现恶化。

#05

如何预防炭疽病?

炭疽发病虽然比较可怕,但普通人感染炭疽病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为防范未然,下面几条防疫指南务必牢记:

1. 日常要选择经过严格检疫的正规市售肉制品,在烹饪过程中一定要将肉煮熟煮透再吃,然后日常生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 去牧区旅游,尽量避免与未经检疫的羊、骆驼、土拨鼠等亲密接触,远离病死动物等传染源。

3. 高危职业人群、高危地区人群在从事相关活动时即使做好个人防护,发现疑似感染炭疽的牲畜及时报告,千万不要因为舍不得自行宰杀。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明白,这是一个14岁少年用生命的代价在给与我们警示,希望大家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朋友。

参考文献:

1.https://search.uptodate.live/contents/zh-Hans/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diagnosis-of-anthrax?

2.https://search.uptodate.live/contents/microbiology-pathogenesis-and-epidemiology-of-anthrax?

3.https://www.chinacdc.cn/jkzt/crb/zl/tj/tjzstd/202108/t20210830_235741.html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炭疽病诊断治疗与处置方案(2005年版本)。

5. Anthony Kolbe, Marion G Yuen and Bridget K Doyle. A case of human cutaneous anthrax. Med J Aust 2006; 185 (5): 281-282. doi: 10.5694/j.1326-5377.2006.tb00562.x

线上问诊医生

以上就是一些关于14岁学生死于可防可治的炭疽病,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的相关内容以及这类内容周边的一些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续我们还会更新更多关于的相关资讯内容,关注我们,每日了解最新热点资讯,关注社会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